層次分明的華格納美學《愛的超脫與永恆—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
9月
20
2016
簡文彬(劉振祥 攝,NTSO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323次瀏覽
武文堯(復興高中音樂班)

NTSO國立台灣交響樂團藝術顧問簡文彬,自2014年上任以來,透過有系統的樂季規劃,以及大膽創新的演出安排,讓樂團短時間內以音樂會形式(Opera in Concert)密集演出了多部歌劇。傳統名劇與冷門作品同時被推廣,無疑帶動了台灣欣賞歌劇的水準與風氣。今年(2016)樂團開季音樂會選擇了演出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und Isolde),同樣以音樂會形式演出。正好趕上台中國家歌劇院(NTT)開幕,此次開季音樂會首場演出便選在台中歌劇院的大劇院,話題性十足。筆者聆聽的則是台北國家音樂廳的場次。

音樂會形式的歌劇,少了舞台製作的大費周章,卻多了音樂處理上的用心細膩,筆者嘗試就此次演出進行討論與分析。

《崔斯坦與伊索德》上一次在台灣演出是2003年,當時的指揮就是簡文彬,樂團則是NSO國家交響樂團。十三年後的此次演出,並未演出完整的三幕歌劇,而是以精選(excerpt)的方式,僅演出第一幕〈前奏曲〉(Prelude)、完整的第二幕以及第三幕〈愛之死〉(Liebestod)。對於初次欣賞此劇的人來說,這樣的「精選」是非常好入門的,有頭有尾,大致上聽到了整齣歌劇的精彩之處。然而若能演出完整的歌劇,更能體現此次演出之精采—此次歌唱家都是國際知名的華格納專家,包括飾唱伊索德的Linda Watson、飾唱崔斯坦的Corby Welch以及演唱馬可王(König Marke)的Thorsten Grümbel。台灣歌手部分,則由石易巧飾唱侍女布蘭潔娜(Brangäne),林中光飾唱梅洛特(Melot)一角。外國聲樂家的精彩演唱不說,兩位台灣聲樂家的表現亦可圈可點,其中石易巧的演唱尤其激起筆者的共鳴。

布蘭潔娜在第二幕的發揮空間並不算太多,但石易巧一開場便以紮實渾厚、具有穿透力的聲音抓住觀眾的目光。第二幕開場許多段侍女與伊索德對話的部分,石易巧與Linda Watson默契十足,前者的演唱完全不遜於後者,相反的還有畫龍點睛之效。舉例來說,第二幕最有名的〈布蘭潔娜守望歌〉一段,石易巧的音色與情緒與樂團配合良好,綿延的旋律線條凌駕在管弦樂的波濤之上,很成功的將整個情緒渲染出來。要能夠做到以上幾點,並與國際級聲樂大師合作的如此契合,沒有深厚的演唱功力是絕對辦不到的。或許台灣沒有適合演唱伊索德的戲劇女高音,但不要忘記我們還有像石易巧這樣擁有堅強實力的歌手。

2006年NSO推出全本歌劇《尼貝龍指環》,當時Linda Watson便擔任Brünnhilde一角。作為當今炙手可熱的華格納女高音,此次擔任伊索德的演唱同樣展現了極高的水平。Linda是具有爆發性的歌手,高音域的音色並不尖銳,反而是紮實、富有表現力的。不論是第二幕第二景精彩的High C,或是極為私密隱晦的「伊索德獨白」,Linda都能處裡的精彩萬分,能收能放的情緒表現,也難怪作為華格納專家實至名歸。

男高音Corby Welch的崔斯坦也是極為精彩的,他所營造的音樂感染力十足,很能讓人產生共鳴。像是第二幕「愛之夜」,音樂線條的堆疊,尤其在上升音形的部分,真的能夠帶領聽眾「超脫」。好的崔斯坦就像Corby一樣,是能夠真的體現出崔斯坦心境,而不只是擁有很高的演唱技巧。第二幕「馬可王獨白」後、「崔斯坦之問」段落,Corby成功的揣摩出對於「永恆世界」的嚮往。

所有外國聲樂家中,筆者特別欣賞Thorsten Grümbel的馬可王。長達十三分鐘的獨唱,一直是男低音的挑戰。Grümbel不只唱的精彩,對於細節的掌握更是令人驚艷。雖然音域偏低,但其音樂仍然十分有變化,且充分的共鳴,讓低音音色厚實溫暖。簡而言之,Grümbel的演唱讓這角色更加悲傷,忠實的表現出馬可王的無奈。演唱梅洛特一角的男中音林中光,表現機會十分有限。第二幕後半才登場的角色,總共唱不到五句話,只能站在舞台上默默地聆聽馬可王的獨白。不過林中光在這獨白中有許多的臉部表情,對於梅洛特這樣忘恩負義的角色,林中光不論在音樂上,甚至戲劇上都詮釋的有聲有色,無奈角色份量過輕,無法有完整的施展機會。

由於庫威納爾(Kurwenal)一角在第二幕僅有一句臺詞—「Rette dich, Tristan!」,因此此次「精選」的演出直接將此角色刪除。這是一個經濟實惠的刪減,然而卻容易讓聽者有些困惑—為什麼「愛之夜」的高潮正醞釀著,卻突然被刺耳的和聲打斷?

華格納的音樂長久以來,都讓人有「厚重」管弦樂效果的印象。尤其是二次大戰 之後「大型管弦樂團」的黃金年代,常常用過分「浪漫」、「渲染」的方式演奏音樂,像是演奏貝多芬的交響曲(卡拉揚的詮釋便是一例)。然而華格納本人的指揮風格,可能並不是這種「重度浪漫」傾向的,相反的,結構的清晰度,以及樂曲中一些調配的很精細的效果段落,可能才是華格納要強調的。但由於華格納遺孀柯西馬(Cosima Wagner)長期主導了華格納音樂的表現,而讓20世紀的華格納演出基本上都是「膨脹」、極度「效果化」的。簡文彬在詮釋《崔斯坦與伊索德》時,試圖還原了原本華格納的意圖,也就是讓音樂層次、架構化,激動樂段也始終保持著客觀的理性。這樣的處理讓《崔》劇的音樂澄澈透明,透過簡文彬對於音樂細膩的鋪排,表現出此曲難得的架構性。例如在〈前奏曲〉中,簡文彬營造的樂句基本上都不會太長,尾音也收的俐落。雖然不至於像諾靈頓(Sir Roger Norrington)完全以古樂的手法演出華格納,簡文彬讓絃樂還是有充分的「Vibrato」,但整體而言確實讓此劇輕盈些,連第三幕〈愛之死〉都表現出少見的冷靜。這樣的詮釋筆者個人非常喜歡,就像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曾經說過的,要將此劇指揮好,不能完全融入到音樂中,相對的要將自己抽離,冷靜的處裡反而讓張力更加強大。

NTSO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在簡文彬的指揮下,發揮了具有一定水準的演奏。也因為簡文彬豐富的歌劇經驗,使樂團的伴奏給予了聲樂家充分發揮的空間。而在音響上的平衡,也讓聲樂的線條能清晰地展現在樂團之上。不只是伴奏,樂團在帶動音樂走向以及戲劇發展上也有生動的演出。當然小部份的問題仍然存在,比較嚴重的是木管的音準問題,在第一幕〈前奏曲〉時幾乎全部偏低了。

此次演出還有另一特別的點,便是路寒袖為了此劇創作的兩首新詩,由楊照分別在第一幕接第二幕,以及第二幕接第三幕的轉換時間朗讀。然而筆者認為這樣的安排是多餘的,新詩的創作非但未能帶動劇情的走向,相反的,創作者似乎未將此劇完全理解,導致可能誤導觀眾的情形發生。例如第一首新詩提到,崔斯坦與伊索德因為喝了「媚藥」而陷入瘋狂的情愛之中。然而在未喝下「媚藥」之前,兩人就已有複雜的情愫產生其中,也因此產生了「凝視」動機、以及伊索德的復仇之劍滑落。曾有學者提出理論,若將「媚藥」換成「白開水」,崔斯坦與伊索德仍然會愛得如此瘋狂。楊照的朗讀也並未有什麼加分作用,對於劇情的提示也交代不清,筆者認為這樣的設計應可說是音樂會的敗筆。

總而言之,NTSO此次的歌劇演出是十分成功的。台灣觀眾對於歌劇的參與不能只是湊熱鬧的—這是台灣現在最主要的問題。例如台中歌劇院場次啟售不久後便售罄,台北場卻還有八百多個空位,華格納歌劇在台灣的演出不該只是一窩蜂的熱潮。NTSO無疑在這方面花了許多心思,尤其音樂會形式的歌劇,讓大家回歸到音樂的本質。期望國台交繼續耕耘,讓《崔斯坦與伊索德》下一次在台灣的演出,不必再等十三年。

《愛的超脫與永恆—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

演出|簡文彬、國立台灣交響樂團、Linda Watson、Corby Welch、Thorsten Grümbel、石易巧、林中光
時間|2016/09/11 14:30
地點|台北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