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王照璵(2024年度專案評論人)
今年國光劇團(後稱國光)成立,已邁入第三十個年頭,為此劇團規劃了一系列慶祝演出。打頭陣的「國光30:春分啟動」,便為觀眾帶來了四天六齣好戲。筆者欣賞其中《江流無間道》、《除三害》、《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後稱《金玉奴》)。
3月15日的戲碼是唐文華、李家德主演的《江流無間道》。這名字看來新穎,但並非新編戲,實為對岸戲曲改革時期知名編劇范鈞宏《九江口》修編版。而《九江口》本身也是老戲修編。【1】范鈞宏一如在《春草闖堂》、《楊門女將》發揮的「小琢成大器」作用,在修正舊本拖沓節奏與不合理情節之外,還增添許多適合表演的橋段,讓一齣平平無奇的老戲重煥新生。國光的《江流無間道》其實也延續了這樣的精神。
國光在原作的基礎上精簡場次,刪掉了臥底事件的前因。雖然《九江口》結構遠比老戲精煉,但仍保留循序漸進的敘事方式,娓娓道來臥底計畫的始末,但這段鋪敘稍嫌平淡入戲太慢。刪去鋪敘情節,直入臥底任務主線,讓人物更加精簡,演員分工更加餘裕。然而,這樣的刪減若未妥善處理,便容易影響整體節奏。如2023年國光演出《徐九經升官記》也刪去了一開始的倩娘案,雖然案情在後面有所補敘,並不影響觀眾理解。但入戲太快,缺乏鋪墊,使得那次徐九經登場顯得有點「乾」。
江流無間道(國光劇團提供/攝影陳少墉)
相形之下,這次《江流無間道》的修改就細緻許多。先是增寫序場,在序曲的烘托下交代元末三雄爭霸的局勢,引導對這段歷史不熟的觀眾進入風雲攪動的亂世氛圍中。修編者刻意不挑明李家德扮飾的角色,直到張定邊盤問試探開始,才逐步揭開他的真實身分,為沒看過原作的觀眾營造一定的懸疑感。除此之外,增添華雲龍與公主歌舞表演與張定邊抒情唱段,筆墨不多卻讓人物形象更加完善。觀眾會為公主的死亡而感嘆,而不只是路人角色。張定邊的抒情唱段也深化了他與陳友諒的君臣之情,因此救駕時,張定邊的那一跪,才更能觸動人心。這些都是很成功的細節修補,不過「無間」一詞反覆點題,稍顯刻意,或許可以再斟酌。
不同於劇壇主流以架子花臉、小生分飾張定邊、華雲龍,《江流無間道》改由武老生與武生擔綱主演,這自然是依據劇團狀況所進行的調整。雖然說張定邊有李萬春為代表的武老生路子,瀋陽京劇名家常東也曾以武生來詮釋華雲龍,但沒有同時讓武老生、武生同臺詮釋這兩個角色,這當然是因為這兩個行當表演的同質性太明顯。唐文華雖然化用許多花臉表演程式來塑造張定邊,但整體來說還是在武老生範疇之中。兩個角色的表演對比就不那麼鮮明,如那段經典的兩人對啃唱段,便少了些剛柔對照的火花。而張定邊雷厲風行的做事方法也更適合由花臉詮釋,同樣的事讓武老生來做,還是會給觀眾一種違和之感。
唐文華的張定邊在這齣戲中展現出老驥伏櫪的氣概,可說是唱念作打都賣足了力氣。他融合老生與花臉兩種路子,穩重又帶有幾分霸氣的做派,頗具個人特色。最後的大開打,年近六十五歲的他更是不吝力氣地完成飛腳、搶背等一連串繁複身段,把張定邊的悍勇表露無遺。但在與華雲龍對質那段,吃了點螺絲,原本堆疊的情緒與氣勢因而稍挫,沒能達到預期效果,著實可惜。
李家德的華雲龍在發揮武功的機會不多,但亮相、起霸、倒翅虎等身段依舊俐落漂亮。而角色間諜的身份,讓他有不小發揮演技的空間,他時而巧言善辯,時而風流倜儻,時而陰鷙狠辣,描摹間諜的千面特質。李家德作為近年來國光力捧的青年演員,在武戲外也致力於唱功的打磨,進步頗多。不過近幾次演出嗓音稍嫌扁平,似乎需要注意。
謝樂的公主,戲份不多卻頗令人驚豔,在新增的歌舞中演出了少女嬌俏感,成功地讓這個角色不只是一個功能性角色。尤其救駕的武打更是出乎意料的流暢,屢次擔起大任的她,無疑又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最後要讚許救駕的大武戲編排有度,場面整齊,搭配上優秀賣力的武戲演員,在舞臺上營造出磅礡氣勢,為全劇做一個非常有力的收束。
平心而論《江流無間道》是一齣成功卻有點遺憾的演出。希望此劇能有再進一步調整重演的機會。也令人感慨,這齣戲如果能早幾年面世,會是怎樣的光景。
除三害(國光劇團提供/攝影陳少墉)
3月23日的戲碼是《除三害》、《金玉奴》。開場的《除三害》是一齣很多流派都唱的老生、花臉對手戲,此次採用中國京劇院李和曾(高慶奎派演員)的版本。不過由於僅演〈路遇〉一段,因此是以老生為主,花臉為輔的唱功戲。劉化蒂飾演的時吉有書卷氣,顯得老成持重,與對岸演員所突出的老練感不同。她的行腔細緻,但在腔高之處偶有控制不穩的現象,少了點高派峭拔有力的痛快感。
歐陽霆是臺灣近年難得能兼演銅錘與架子的青年演員,他的周處表演穩健,但在唱念轉折之處,偶有氣力不足之感。近來幾次看戲,都有類似的狀況,期待能盡早突破瓶頸,為臺灣觀眾帶來更多的好戲。
《金玉奴》雖然是一齣知名的骨子老戲,但目前的演出本已是對岸戲曲改革改戲的成果,刪去原本的宿命觀外,也推翻了老本「和稀泥」式的團圓結局。改為莫稽削職為民,金玉奴與老父回鄉安居的結局。雖說修編後《金玉奴》臺詞與情節安排,看得出共產階級意識的影響。但不團圓的結局的確更符合當今觀念,目前臺灣京劇界也多依循修編版演出。不過這次演出,國光仍是做了一些變化,刻意恢復傳統演法,安排天禧星登場,藉此點出:「即使姻緣天成,也是事在人為」的反諷視角。【2】借用傳統翻出新的意涵,是一種很有趣的處理方式。只是目前的處理仍比較孤立,未來是否有機會利用天禧星,構築一個框架,深化這層視角,可以展現更鮮明的臺灣特色。
黃宇琳飾演的金玉奴並不是一個戀愛腦少女,她對莫稽除了男女之愛外,也有翻轉自己社會地位的盤算,這也非常符合一個位居社會底層少女應有的思維。因此她會不滿莫稽不求上進,也會隱忍莫稽的冷臉。直到莫稽痛下殺手,才徹底絕了她的心思。正因黃宇琳掌握了人物性格發展,所有表演的分寸掌握才能水到渠成。她的唱念雖然沒有那麼鮮明荀派色彩,但總能在適當之處展露荀腔荀韻,精準恰當地刻劃人物。
京劇舞臺上的莫稽落魄時窮酸猥瑣,得意時忘恩負義,是一個非常不討喜的角色。因此不少演員從一開始就用飾演惡人的心態來塑造人物,突出人物虛偽狡詐的一面。但溫宇航的莫稽顯然心思沒那麼深沉,在他身上有一種無關善惡的質樸生命力。多日的凍餓早已摧毀他的自尊,能攀上丐頭之女,吃上飽飯,早已心滿意足,因此高中之前的莫稽還有幾分可愛。但得中之後,他也絲毫不掩飾對金家父女的厭惡之心,直白地顯露傲慢態度。溫宇航為觀眾貢獻出堪稱整容等級的演技,與前半部分形成鮮明的對比。
陳清河的金松充分發揮丑角生活化的表演優勢,把一位「女兒奴」的老父親給演活了。為了女兒,他可以愛屋及烏地對莫稽無微不至地照顧,也可以忍受莫稽高中後視其為奴僕的羞辱,人物刻畫細膩深刻,令觀眾對這個角色又憐又喜。
臺灣戲曲界長年對「編新」的關注遠遠勝過「述舊」,修編老戲往往難以吸引目光與資源。然而,國光作為臺灣戲曲界的領頭羊之一,從沒有放棄修編老戲的道路,多年來的耕耘,已累積出如全本《瓊林宴》、《慶頂珠》、《長生殿》等獨屬國光的優秀演出本。近年提出的「以創作的心態面對傳統」,其實只是長期實踐後的聲明。此次,「國光30:春分啟動」系列中的《江流無間道》、《金玉奴》雖是盛演已久的經典劇目,但國光團隊沒有陳陳相因,照本宣科,而是細加調整雕琢,為經典注入新的活力。如果能有更多編劇將創作視野從「編新」拓展至「述舊」,相信這條賽道是大有可為的,畢竟菊圃芬芳不僅在於新蕾綻放,更來自深根老枝的持續吐香。
注解
1、傳統老本《九江口》又名《忠義臣》是一齣老生戲。范鈞宏於1959年改編為現在的版本,由花臉袁世海飾演張定邊,小生葉盛蘭飾演華雲龍。
2、「國光30:春分啟動」節目單,頁2。
《國光30:春分啟動》
演出|國光劇團
時間|2025/03/15 14:30、03/23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 大表演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