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狂瘋癲人鬼戲:《中元的構圖》
6月
03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67次瀏覽

劉秀汝(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碩士班)


臺灣戲曲節推展出的節目題名「扶妖繞,神自在,戲出新天地」為題,要求參展團隊以在地的神怪元素加入其戲中,而宗教信仰一直以來是台灣多元民族性的合體,不論從電影到舞台,從戲臺到民間,隨處可見的信仰習俗,是臺灣最具有在地風俗的文化風格其一。

此次榮興採茶劇團的選題為客家經典文學大師「鍾肇政」筆下的短篇集小說《中元的構圖》為靈感,亦作為此次的劇名,在這次的次參展創作中,當代客家戲中是成功的,而且大大突破了以往對精緻客家大戲的觀影感受。以往我們認知的戲曲的新編或者移植,是一個正常的方式,但在客家戲本身的屬性上難以突破原典的。大戲的完整性不難呈現,難在客家戲本身的節奏是比較抒情與輕柔的,有時以剛硬方式去重新編排,反而略失客家戲本身所呈現的情感澎湃。

而此次的編排上雖節奏緊湊且分段清楚明白,但仍不失客家戲應有的情感表現。劇情描述阿木悲慘的一生,用穿插的方式去描寫戰爭的悲劇所造成阿木的心理陰影。人物的情感引領觀眾進入情緒。劇中人物所呈現的情緒為:阿南的放手,阿木的癡狂,阿寶的背叛,阿枝嫂的犧牲,都透過客家戲的曲調與西路、亂彈,串連山歌與平板間的混用,著實使客家戲的特性,是柔與緊的細緻將情感的堆疊達到最大的程度,因此不論是人物的轉換抑或曲調上的安排,都讓人感受到宛如短篇小說一般流暢。

幕的命名以「痴」、「嗔」、「貪」正好指出阿木癲狂的主因,在現實與過往掙扎的他,隨著狂瀾。臺上意象的大士無處不在,泛指出阿木的罪是由心生而所造成的悲劇。這齣構圖中,描寫阿木的內心悲劇過程既複雜又直白的結構拼湊致使每一段都如此的精湛。而鬼的意象也表現得宜,不論是小鬼的迷惑亂象,女鬼複雜的內心迷音,或者阿木所看到的幻覺情境,都使人驚心動魄。而串場是以人做紙紮人,符合中元慶典的概念,而紙紮人又是引事者牽引著下一幕的發展,述說著阿木的輪迴,以亂彈戲的將戲曲的經典劇目《回窯》、《殺惜》作為故事的串場與引導,使情感保持並延續。

不擁有以往對大時代所做的過度解讀是好的,能讓觀眾更聚焦於時代下小人物內心掙扎與苦境。這是編劇與導演所創的方式,將戲曲中的情發揮至淋漓盡致。三幕結構穿插的故事線,將觀眾帶回時空的背景,鉅細靡遺的描寫人物的悲哀,是將戲曲所呈現出意象之情,發揮至最大,而阿木最後的轉身撲向大士正如同是希望之光亦或者是毀滅之焰,正留待觀眾思考,阿木視作為瘋人是亦是真鬼,在這中元之地的意象是符合臺灣的多元文化的展現,但無論如何,《中元的構圖》的確是當代客家戲的實驗創作的一道典範,期待後續客家戲能在當代繼續實驗出不一樣的構圖。

《中元的構圖》

演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時間|2022/05/01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楚漢相爭:韓國城風雲》的呈現手法素樸,從天上壽宴轉進人間戰禍,取站頭刻劃時代氛圍,平實直述歷史人物融入民間想像之後的模樣。有文有武的簡約戲碼,滿足觀眾對演義故事的嚮往,也展現外台歌仔戲順勢而變的靈活身段。
4月
17
2025
《閻羅殿AI手冊》或許不能算是齣完成度高的精彩作品,但它的確有意無意承襲了近年新編戲曲抑或跨界戲曲常見路線,以虛擬的陰間鬼界切入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試圖為傳統形式尋找述說當代故事的可能途徑
4月
17
2025
筆者以為《黃鶴樓》之看點乃在於演員如何將角色性格內化、使形神相合,此劇若非老將來演大抵也演不出精妙之處,而《周瑜歸天》則因做工繁重常為新秀練功劇目,此次劇目安排不僅僅在劇情的銜接,與演員特質亦有其適切考量。
4月
16
2025
這類型經典新製的演出,勢必面臨「技藝傳承-戲曲文本-觀眾品味」三者孰輕孰重?該如何重新取捨建構?筆者認為《漁樵歌》為經典嶄頭新詮釋,做了極大化的提煉與平衡。
4月
15
2025
《若沒有你,我還會是關羽?!》從命題可知這齣戲的靈魂人物除了名垂千古的武聖關公外,更加進了關羽的坐騎赤兔馬和隨身誅敵兵器青龍偃月刀兩個角色;這後二角的真實存在形體,乃吾人可以用感官感知到的「器」或「物」,是屬於哲學家所謂的「形而下」者
4月
11
2025
整個作品可以說是立意良善,也達成了將物件擬人化,並以此解構英雄神話的目標,但是在演出結構的安排上,或許還有調度完善的空間,使演出在戲中戲的架構中,能夠得到更密切的呼應
4月
11
2025
大量且不斷穿插的說書,明確切斷了情節的延續性,同時也斷裂了演員對於劇中人物的揣摩,於是演員成為「立體化」的繪本,隨「說書的語言」展開所有動作,成為服務說書的狀態。而這樣的形式多少也拖沓了整體節奏
4月
10
2025
團隊過往對於戲曲身段的承襲或化用著力甚深,不論是接聽杖頭飛鴿傳書,或是化趟馬程式為現代機車的騎乘,都是極具巧思的創發。可惜本劇的表演採取較隨性自在的形式,藏身在華麗服飾的身段,不復見獨出心裁的精彩。
3月
28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