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表演秀的思索與觀看《夢幻舞馬》
3月
11
2015
夢幻舞馬(聯合報系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73次瀏覽
高梅(故宮臨時約聘人員)

馬革裹屍是英勇無匹的豪情,脫韁野馬是解開束縛的歡愉;白駒過隙用以形容時光瞬轉,萬馬奔騰足以歌頌雄闊氣勢;我們欣羨令狐沖一騎入江湖的瀟灑率性,我們謳歌成吉思汗與兩匹愛馬橫掃歐亞。馬,承載人類權力的野心,對力量的嚮往,對勇氣的期許與對自由的渴求,但是在傳統藝術裡,無論文學、繪畫或戲劇,馬都脫離不了被控制的命運,這樣的表現手法對於動物權日受重視的現今,顯然已不合時宜,也因此近來對於動物表演秀有更多的反思與討論,《夢幻舞馬》乘著這股眾生平等思想的風,為受眾編織了一段美妙的視覺饗宴。

有人說,《夢》是馬奔向自由的形象化展現,我卻認為《夢》是呈現人類與自然間天人合唱的平衡。在卡瓦利亞劇團主要的精神中,演員和馬明星是平等的,甚至為求扭轉馬術給予人「操控」的刻板印象,有意消除騎士、訓練師的存在感。所以,馬明星才是周邊商品的主角,有個人玉照、肖像、擬真玩偶,騎士颯爽英姿NG,連LOGO上設計的人影都要附著在馬影子之下。《夢》的馬明星是有自主權的藝術家,培養情緒後才有完美的演出。馬鞭是裝飾品,罷工是許可的,各種細節體現卡瓦利亞對自然的親近與尊重。

下半場的演出非常符合天人合一的精神。劇組以馬術為橋梁結合舞蹈、雜耍、特技,讓演員與馬明星有更多的對話,展現二者之間親密的信賴關係,觀眾掌聲如雷,成功炒熱氣氛。最後一幕「劇末狂歡」更將節目推向高潮。先以多媒體創造水幕影像,勾勒出馬匹夢幻離塵的形象,同時水池於舞台中央成形,舞臺搖身一變成為人們嚮往的自然地景,綠地河川疏緩現代人因工作緊繃的情緒,接著,馬群在溫水中跳起芭蕾、在山坡上馳騁,擺脫騎士和韁繩馬鞍,馬明星與訓練師合力打造真善美的理想國度,平等自由尊嚴不再僅是專屬人類的自滿傲慢,而是存於萬物之間的真理。

誠然,馬術源自訓練,本質上就具有征服與控制的上下權力概念,將立基馬術上的《夢》視為平等理念的舞台實踐是有些誇大了,但筆者想指出的是,當人類透過科技掌握自然資源分配的主導權成為事實,讓豢養動物回歸解放、重返自然的追求很可能流於激情的口號、永遠的烏托邦。《夢》可貴之處在於從現實出發,提供人類和其他物種相處的可能性──雇傭。這不僅幫為人詬病的動物表演秀找到另一條出路,也間接肯定所有物種的自主權,由此視之,我們不得不感嘆佩服卡瓦利亞設計出這樣極具開創性、宣示意味的展演模式。

比起下精彩的下半場,上半場的舞台就暗淡許多。上半場採取演員──雜耍及馬明星──繞圈跑二種演出交錯的形式,除服裝、佈景主題有所變動外,無論人或馬都一直重複同樣的動作,缺乏新意。這當然與馬匹生理條件有關,龐大的身軀能使舞台有最亮麗、震撼的視覺效果,但四肢著地的行走方式侷限了他們的動作變化,相形之下,演員靈活的肢體就更為重要,必須擔負豐盈形式美感的責任,這之中的調度或許劇組要更謹慎思考。此外,馬術是一專業學科,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對於大多數看熱鬧的外行觀眾來說,上半場的置入過多的「專業馬術」,沒有事前的解說提示,我們不能很好的了解馬明星展現的動作有多麼的珍貴,難以進入演出情境,解讀的困難或許也是令人感到演出無味的原因之一。再加上馬明星和演員互動稀少,馬群往往淪為舞台會動的擺設,無怪乎終場休息時前方觀眾抱怨《夢》以馬為主打只是噱頭,就一部票價昂貴、世界知名的作品而言,得到這樣的評價實讓人感到惋惜。

整體來說,雖然上半場演出有失水準,但《夢幻舞馬》仍具有指標性意義,他代表人與自然新關係的開端,也是人類歷經自然反撲後,尋求發展和保育之間平衡點的自省,是天人合唱智慧的表現。筆者下筆評論《夢幻舞馬》的同時,也期待卡瓦利亞劇團下次帶來更精彩的戲碼。

《夢幻舞馬》

演出|卡瓦利亞劇團
時間|2015/2/1119:30
地點|南港展覽館旁停車場大帳篷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