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場什錦百匯《媽祖護眾生》
10月
17
2012
媽祖護眾生(蘭陽戲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22次瀏覽
劉美芳

全台唯一公營卻屢陷裁撤與否爭議的蘭陽戲劇團,在風雨飄搖中渡過了二十個年頭。為了宣示自己「轉大人」了(文化局長兼團長用語),自認已備妥跨出去巡演全台的能量,《媽祖護眾生》於焉生成。

為了展現劇團卓然有成兼容並蓄的氣度,全劇製作規模遠逾昔常:前文化局長鄭文堂親任導演,以影像專長跨足歌仔戲劇壇;編劇是出身北藝大戲劇所主修劇本創作的蔡逸璇,音樂設計是台北市立國樂團研究組長呂冠儀,服裝設計則由擁有時尚品牌的許艷玲操刀。演出陣容不只有今年的特聘演員呂雪鳳,還特意邀約石惠君擔綱全劇重心的林默娘;更敦請國寶級的宜蘭藝師莊進才負責演出的嗩吶開場。廣邀藝術家共同創作本無可厚非,所聘人才亦是一時俊秀,但其中卻沒有一人真正隸屬於蘭陽戲劇團,劇團的角色似乎更貼近製作經紀公司。

為了擴大演出規模,劇團曾在暑假期間兩度發動演員招募計畫,表明「期望透過此劇栽培適合新秀,並安排專業訓練課程,培訓在地人才並參與此劇巡迴演出……只要熱愛表演藝術,誠摯邀請您一起加入!」甄選條件有三:第一項規定要有三年歌仔戲表演經驗或戲曲學院學歷,但未限定是專業或票友的演出;第二項要求是學校或社區歌仔戲社團的學習者;第三項條件更為寬鬆,只要具備台語讀念能力都有機會成為演出一份子。於是我們看到一個強調已然成熟的劇團,耗時費力完成了一場「師生聯演」。場上除了有隸屬劇團的核心成員,還有外調的專業演員、「蘭陽舞蹈團」舞者、「群藝意象」的武行人員,以及「結頭份社區發展協會」的鄉鄰百姓,展現出多元的身體素質與表演能量。而俗話說:「鬼魅易畫,犬馬難為」,媽祖既是討海人的共同信仰,觀者心中對其形象早有定見;林默娘在世時間太短又不曾留下明顯事證,不強調神蹟實在難以描畫,舞台上還是得藉由影像投射、黑光彩繪、波濤景片、蛟龍吊偶等手法來呈現其愛眾救人的成效。

台前如此,後場又是如何?為了創造宜蘭人共有的參與感,在專業樂師群外配置了「宜蘭青少年國樂團」的龐大陣容;為了容納如此浩繁的樂隊編制,只能硬生生棄捨演藝廳最足以自傲的三面舞台,表演場域被迫限縮在窄狹的上舞台空間,或遊走在樂團週遭權做串場。巨大的樂隊群縱使以最小氣力拉彈吹奏,集聚的聲量也足以使演員的唱唸頓時成了耳語呢噥。

尤有甚者,在劇中默娘得道升天為演出畫下終結後,演員呂雪鳳與江俊賢竟然換上便服主持宵夜場的「聯歡晚會」,教唱大家劇中未曾出現過的主題曲【媽祖護眾生】。兩段八句的唱詞,句句彰顯媽祖的不凡與偉大,強調其聞聲救苦、犧牲奉獻的精神,要求場下看客存有慈悲心方能成就不平凡。霎時間劇場宛如道場,積極感化的用心較諸明擺的宗教劇更為直捷。戲劇是否需承載道德教化,是個永遠爭辯不出答案的課題;卑微的觀眾,可以單純要求看場好戲嗎?

《媽祖護眾生》

演出|蘭陽戲劇團
時間|2012/10/14 19:30
地點|宜蘭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劇本語言風格的不統一,這個問題在上半場較為明顯,唱詞使用較為文言、甚至有些晦澀的詞,說白則帶有心靈雞湯似的現代語言,唱詞和說白本身也呈現一種「雙身」的狀態。
7月
14
2025
這類「自述身世」戲曲作品之所以會在臺灣流行,一方面迎合了觀眾對於戲曲圈的好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戲曲界想透過自己的生命故事,向觀眾訴說自身存在的意義與困境
7月
14
2025
《神木之心》從劇團所在地嘉義發生的故事為發想,編劇沈婉婷不過度聚焦政治受難者的悽慘遭遇,筆者認為編劇反而藉由高一生述說台灣人在歷史上的處境與編劇對於歷史的詮釋。
7月
14
2025
或許我們應問:當歌仔戲的身體不再只為忠孝節義服務,而開始述說未竟的愛與多元的倫理關係時,是否正是其與當代觀眾建立新聯繫的契機?是否意味著戲曲的未來,不在於回望,而在於那道由身體開啟、正在持續生成中的裂縫?
7月
11
2025
《文武天香》重演版和首演版所呈現的落差,或許出自換角;但版本差異讓演員與作品、行當與人物、技藝與情感等繁複美學辯證浮上檯面。真正叩問的,或許是觀眾心中的戲曲美學尺度。
7月
11
2025
時空交疊的當代戲曲作品並不少見,要如何讓觀眾理解,端看主創團隊的手法與功力。但《新新》在這方面明顯不足,三段時空的轉換缺乏合理的解釋。
7月
07
2025
編劇在整齣戲中跨越八世紀的唐代、1930年代的大稻埕以及2025年信義區等三處時空,企圖改變對客家的想像。這齣古今對話的《新新》似乎開展出客家戲曲新興的可能性與思考。
7月
04
2025
《幽戀牡丹》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達到了優秀當代戲曲作品的水準。小而美的製作規模,非常適合四處巡演。對筆者而言,這齣戲更是開拓了對薪傳歌仔戲劇團的想像。
7月
02
2025
就篇幅配置和表演密度而言,整體製作以三折為核心的意圖相當明確。此種編排可能令初次觀劇者感到節奏起伏較大,卻同時凸顯崑曲重視演員身段、唱腔與水袖功的藝術本質
7月
0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