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縷幽魂鎖梧桐,含冤悲鳴飄渺中《鴛鴦淚》
11月
09
2018
鴛鴦淚(景勝戲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23次瀏覽
楊秋玲(家醫診治行政櫃檯掛號與衛教人員)

同樣是夫婿上京赴考的戲曲橋段文本,乍看之下,可能會以為又是另一版的狀元張協、王魁負桂英、陳世美與秦香蓮……等負心漢故事。事實上,《鴛鴦淚》為這類的赴考高中後貪為榮華富貴而成為東床快婿拋棄糟糠之妻者,做了一個相反行徑的故事演繹。

序場如此展開——女主角沈梅娘遭皇親國戚蒙面追殺。蒙面者問苦主沈梅娘是否願意放下對郡主鄭玉嬌的仇恨執著?梅娘自是不願,也如此而遭來殺身之禍,一縷芳魂消杳在梧桐樹下。自此,為故事給觀眾起了個懸念。這皇親國戚肯定與高中後的駙馬爺所派的殺手相關……而事實上是,沈梅娘之夫招陽池在進京途中,巧遇鄭英王爺平南大將軍與昇平郡主兄妹二人出外射騎遇突襲險境,陽池武藝相救,一路護送王爺郡主兄妹回京畿。王爺迎回府中做客謝恩 ,郡主對陽池諳生情愫;貼身婢女春桃慫恿郡主計設陽池成為入幕之賓,陽池不得不娶郡主,心中百般不願地成為負梅娘之漢者。郡主知陽池已婚配且有一子,自言願為小妾,陽池便修書一封告知梅娘經過。

梅娘接獲家書,與院公攜子坤寶上王爺府內尋夫陽池。郡主原本欲親自迎接梅娘,被婢女春桃阻擋,云有失郡主身份,且郡君身份豈能與人共配一夫,甚而為妾……昇平郡主因春桃讒言,心起惡毒,逼梅娘寫自願休書,否則陽池玷汙郡主名節情事性命不保,更命春桃溺死坤寶。院公發現坤寶被害而亡,與春桃搏鬥之時,郡馬回府,見院公殘喘,始知坤寶已被郡主所害。院公逃出王府,梅娘悲戚離開王府路中遇院公一息殘存,告知坤寶溺斃,天大冤情,正逢王爺經過,梅娘便攔轎喊冤控告郡主惡行。

故事行進至此,我們可知陽池負心並非自主決定,而是因酒宴設計。比起多數別妻赴考後高中的負心漢,陽池的被郡主鄭玉嬌覬覦,有著更多一點的故事懸念。郡主原來顧及皇親女性身份而不願設計陽池,然婢女春桃一番的洗腦之後,理性終於退到後處,讓魔性向前。平南大將軍知陽池酒後污毀郡主與皇親國戚名聲,欲治罪陽池,但郡主求情,願委身相嫁。陽池見郡主不計名份,倒也真誠相待。

千百年來,東方傳統女性對於愛情與婚嫁,總是居於被動,並相信著愛情的美好。認為只要自己能夠為愛情犧牲,便值得一切。然而,事實終不會因婦女一昧的犧牲美德,而有所善終。故事中的郡主本也是具傳統女性思想:願與梅娘共事一夫。然而卻因婢女一番獻計慫恿,柔軟的心剎那之間全化作惡魔行事。並對陽池承認,一切加害皆其所為……

郡主的單純與可恨,皆在於此。以為對陽池全數招出,便能獨得一人所愛,殊不知在其起心動念要讓梅娘知難而退的同時,真實的愛情便已不復存在。郡主的單純與真實在魔念升起的那一刻便已煙消雲散……愛情究竟是使人成長亦或是使人墮落?全在起心動念之間。

鄭王爺聽梅娘喊冤,控告者正是自家皇妹,便將梅娘再帶回王府。為了保皇妹還是殺梅娘,王爺陷入人心的掙扎兩難局面,終究敵不過人心的自私護短,不得已只得對梅娘趕盡殺絕,而陽池為自保,只得裝瘋瞞天過海。

看似陽池、郡主、王爺都有其人格缺陷,以致做出不得不的選擇,然而若在起心動念之際,角色們有能力後退幾步,猶如靈魂出竅,對自身有所觀照,或許梅娘的命運就不會一縷幽魂鎖梧桐了,但,也正是故事人物無法有全然的觀照,才能在舞台有著勾人省思的空間存在。

景勝戲劇團不只為了延續客家戲本土文化,亦希望為客家戲曲開創新局,力求創新與突破。此番演出皆為年輕新秀擔綱主演角色——平南大將軍舞台演出穩重果具王爺英姿形象、郡主玉嬌潑辣詮釋使壞,彷彿惡魔上身的殺紅了眼,令人膽顫與唏噓;梅娘眉宇間盡露溫柔婉約、坤寶有童真。此次《鴛鴦淚》演出,演員演出呈現較之以往細膩許多,角色的分配也都符合演員本身氣質。音樂編排上,許多的曲調也運用搖板變化,來表現角色情緒上的張力與無奈,因此確實產生了催化觀眾與演員之間心理距離靠近的作用。景勝劇團努力讓客家大戲在年輕一代中重心紮根,而年輕演員是否能夠讓景勝客家戲曲,走出嶄新的一片天空?值得期待。

話說包拯路經梧桐樹,感陰風陣陣,知事有蹊蹺。便下轎請出梅娘冤魂,接受控冤。包拯辦案過程中雖遭太后以平南大將軍安社稷有功百般阻撓。最後戲終,陽池一家冤案終於沉冤昭雪。

景勝的公安戲是不錯的,不過此次《鴛鴦淚》編排的包公審案,似乎還有更大的發揮空間,或許為了交代「原本良善的權貴如何成為面目猙獰」的魔鬼細節,而壓縮了包拯這號重要人物在戲中的份量。如若能再增加辦案時張力,更能大快人心。畢竟,觀眾整晚所等待的重點之一,也就是這一刻惡人正法的快感與舒暢。

我們所遇到的人,都是一面面的鏡子,投射出我們身上那些,自己不曾了解的碎片,學著去面對那些碎片,就是我們的考驗。《鴛鴦淚》之中,可窺見人性本善良的一面,但正如榮格說,人們為了逃避面對自己的靈魂,可以做出各種荒誕不經的事情來,依著自身所衷而選擇的,往往也因自私與貪婪而往惡的他方而去,最後終為不歸路。愛,其實和對方是誰並沒有關係,都是我們的小我,期望從別人身上,尋找支離破碎的自己;愛,是在一次一次劇烈的情感碰撞下,逐漸了解自己本來樣貌的過程。如果不是如此激烈,我們又如何能夠一層一層,脫下自己頑固的小我面具,在血肉模糊之中學會成長呢?

這就是真正的修行本身。經歷愛情,讓我們學習如何去愛人,而愛情就像所有的藝術一樣,能夠是藥,能夠治癒每一個不完整的靈魂、治癒累生累世所隱隱作痛的創傷;卻也可能是毒,端看如何選擇、飲用。《鴛鴦淚》給觀眾最大的醒思莫過於郡主鄭玉嬌一開始便選擇讓瓊漿成為了毒,而自行飲鴆止渴。

《鴛鴦淚》

演出|景勝戲劇團
時間|2018/11/02  19:30
地點|中壢藝術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導演根據本劇無厘頭的調性,卸下了正劇的枷鎖,大玩各種荒誕場面調度,如倒帶式的追逐場面、遊賞花園時具象且惡搞的故事壁畫、宴會中跳大腿舞的北京歌姬,乃至於最後時空封閉循環,讓劉嘉慶不斷被殺的畫面,都讓全劇充滿歡快的氣氛。
6月
27
2025
《轉生到異世界成為嘉慶君──發現我的祖先是詐騙集團!?》的編導,立足此刻,把人類共同情感設定為啟動嘉慶君遊台灣異世界的鑰匙,連接到清代台灣的歷史事實和歌仔戲表演邏輯構成的縱橫脈絡之中
6月
27
2025
導演似乎僅是運用舞者「拼貼」出全戲的情感厚度,導致現代舞與戲曲演員表演似乎各成一區,觀眾無需藉由舞者的表演,來感受角色的內在複雜情感。
6月
25
2025
就整齣戲來說,對比構成發展主線。行當面可見正生和採花,角色面是濟公和女媧,兩組對照角色既有呼應,軌跡又不同。演員們善用唱、唸、作、打創造出生動具體的角色形象,一招一式堆疊戲肉
6月
25
2025
附身,其實也讓《幽戀牡丹》形成多重樣貌,從「情節架構的層疊與綿延」到「人物與演員間的扮演關係」,讓多具有不同名字、卻是相同身體的軀體,在實情假意、真相謊言間游走。
6月
19
2025
《戲神養成記》作為三十年大戲,除了是尚和階段性的成果展現,以戲神與劇團入題,也帶著對於這三十年來經營劇團的省思與心得,對自我的承擔給予期許及肯定。
6月
18
2025
作為新生代的跨界創作,筆者未見其具備青年跨界應有的「衝突感」與「破格感」。跨界是否僅止於形式的並置?是否還能更進一步——解構並重組彼此?本劇標榜舞蹈與戲曲融合,但實際觀看下來,兩者卻往往各說各話,難以達成真正的交融。
6月
12
2025
整體而言,本劇仍不失為一次成功的改編,不但貼近傳統歌仔戲的大眾口味,也為本土劇團示範將來跨國合製、或深化表演語境的可行路徑。
6月
12
2025
或許因為有《鏢客》珠玉在前,才顯得《錦衣》略為遜色。然而以豫劇團創團七十年的歷程而言,《錦衣》與《鏢客》開啟了文戲以外的另一條新路徑,以共同宇宙建構了架空的武俠世界,各式武器的運用也相當多樣化、別開生面。
6月
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