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戰打?還是找敵人?「得尺得尺」的戰爭界域《戰場上的野餐》
4月
23
2018
戰地上的野餐(黑眼睛跨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65次瀏覽
王寶祥(特約評論人)

戰爭界域分明,敵我劃清界域;有敵人,才有戰爭。沒敵人,得找出敵人,否則不知為何而戰;除非——敵人自找,送上門來。這般前提,一方急尋敵人,一方誤闖敵營,建構了改編自法國西班牙裔作家阿拉巴爾(Fernando Arrabal)成名作《戰場上的野餐》(1952)的荒謬命題。

敵我的界域,原本的荒謬,卻在黑眼睛跨劇團的改編嚴肅了起來,界域逐漸鮮明起來。開演前的氣氛看來是荒謬但輕鬆的:看來是戰區,周邊卻為佈滿觀眾野餐區佔據,突兀的超現實感,因為姿態輕鬆,而格外荒謬。但荒謬模糊的界域,卻被瞬間破壞,且一開始並非由製作本身,而是由製作人本人:製作團隊現身立規,在劇場相當罕見的舉措,告誡觀眾,主要是舞台區席地而坐的野餐觀眾,應恪守的界域(例如勿跨越野餐方墊的範疇)。這也算正常,還不夠嚴肅。使緊張氣氛陡然升高的,是她接著似乎不像在演戲地諄諄告誡,這回顯然是向全體觀眾,當今吾人面對的四合一敵人:普丁、川普、金正恩、習近平對全世界的危脅。原本還以為這陡然拉出的敵我防線,可能只是故作正經的「央視」劇場版,預告即將登場的反戰荒謬劇,但隨著改編軸線愈加明顯,才領悟兵不戲言,這是戰爭。

由是,在原劇暴露戰爭的無情與荒謬的同時,實驗劇場的製作有個同時進行的潛台詞,開發不少觀看的層次。開場的視與聽,已然透露潛台詞的玄機,引導觀眾界定敵我界域:看到戰場上告示牌一組警語,但英語的中文翻譯,卻全錯得離譜,例如gun free zone,原本的不准使用槍枝區,誤譯成為槍枝自由區。這嘲諷可並非唯一潛台詞(貨真價實的subtext),還有離譜翻譯用的是簡體字,應屬刻意。然立牌的一方,卻響起聲音的引導潛台詞:《中國一定強》的軍歌,【1】音畫雙管齊下,嘲諷戰爭作用似乎遠低於定調敵我功能。

父母赫然出現戰場,懇親卻為野餐,這段在短短一小時的戲裡篇幅不小,兩位演員也戮力演出,父親顯露溺愛與殘暴雙重特質,母親母愛與自戀合為一體。兩位不速之客,揭露了這場戰爭的虛假:父親教導殺敵,結果比兒子還三腳貓;母親餵食愛子的食物,不是樣品雞就是模型魚,點名這是打假戰(phoney war),亦是裝和平(fake peace)。重頭戲要等到來路不明的敵人,誤闖敵營才上場。而由敵化友,主客搭橋,對於敵軍的好客之道,分寸如何拿捏? 荒誕的應對進退之間,製造不少思索敵我距離的空間。但最引人矚目的,恐怕不是敵對敵的面對面遭遇,游移於信任與懷疑,悲憫與殘酷之間,而是敵人毫無疑問的台灣原住民身分。雖未言明,但刻意由文化差異,包括語言上分不清漢語的「得寸進尺」,講成「得尺得尺」,以凸顯原民身分,如此也逼出其他三個腳色的族群背景。由此觀之,爸爸似乎刻意的外省腔,母親刻意的鄉土味,兒子當然是族群融合綜合體。

刻意如此這般,意在誘導觀眾讀出台灣族群關係的系譜,也順勢回溯開頭的黨國愛國教育,與譏諷簡體的連結,而勾勒出整體的政治閱讀形貌:台灣原民與漢人的戰爭是場錯誤的假戰爭,紛擾是錯誤的假議題。若有紛擾鬥爭,也都歸咎於不露臉的上位者操弄,受到國共黨國鬥爭左右。外加透過兩位天使般的稚嫩業餘演員,扮演的大誤戰爭救護隊,既像是象徵性的北歐收屍女武神,又嘲諷像是發戰爭財的戰爭販子,尋傷兵分不清是為了做功德,還是拚業績。

超越一般反戰劇的批判戰爭殘酷,嘲諷戰爭荒謬,導演觀點呼之欲出:有些戰爭是錯的,因為敵人是假的,其實是朋友。團結的契機,在祭出原住民和事佬領頭帶動唱,企圖以《很久沒有敬我了你》式的樂天,來得速式的一唱泯恩仇。族群和解還不能來得太遲,否則最後飛彈無情,炸的是不分族群的生命共同體。

如此分明的訊息,問題來了:若內部鬥爭是錯的,內部敵我之分是假的,那對外呢?投彈的才是最終共同真正敵人,要團結以抗? 這不禁讓人返回開演前的原點,罕見的製作群喊話,原來是企圖引導觀眾找出敵人?開演前就已經預設 「得尺」度量敵我之界域,劇終以悲劇毀滅來團結我方,遙度遠距的「共」敵,無怪乎無須得吋,事先就早已「得尺得尺」。

但這忖度敵我,從四合一國際敵人戰線,到原漢之一曲大和解,是否過於簡化,過於單邊?如同開場時,單兵仰臥,一根棍棒夾胯下,母親到頭逼問戰壕如何解決,「自衛」如何有別於「自慰」? 吟唱原住民歌謠時,所有表演者也企圖走向觀眾,帶動齊唱。這到底是尋求認同,還是逼人表態?(鼓勵大部分不會唱的觀眾鼓掌,彷彿是要求舉手或口頭投票。)

戲罷,看到場外海報,似乎復刻馬內(Edouard Manet)最常被諧擬的《草地上的午餐》(Le Déjeuner sur l'herbe,1863)。若說這幅名畫最特出的在於裸女在野餐場景的突兀,在當時更突兀的恐怕是裸女竟然敢與觀者對視。海報將女變男,民變兵,凝視觀眾;逼問的會不會是:找錯敵人,是錯?還是找敵人這碼事,本身就是錯?凝視觀者的劇中主角自稱是詩人,雖然比較像媽寶小鮮肉,總該唸過英國一次大戰反戰詩人歐文(Wilfred Owen)的《戰爭的悲慟》(The Pity of War,1918)吧?詩就在慟裡,慟就在戰裡,無須為誰而戰,為誰而慟。

反戰,還需要讓人聽出反戰之外的弦外之音嗎?除非是:別反錯戰,要戰對,要對戰,要主戰。反戰而勿戰?或是誤戰而務戰?個人解讀,請勿戰。

註釋:

1. 《中國一定強》就是《中國不會亡》,原為抗日歌曲,後國民政府將歌詞由 「不會亡」改為「一定強」,在台灣廣為傳唱。

《戰場上的野餐》

演出|黑眼睛跨劇團
時間|2018/04/14 14: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演出中自我愚弄與創造笨拙而帶來的喜劇節奏,與日常生活中對戰爭或廣義生死循環的消費,劇場位居兩者之中,是這社會氛圍中不由自主捲動的娛樂場。(劉純良)
5月
10
2018
此戲所表現的是「從0倒退至-10」。起始於對戰爭的浪漫想像、揚言要幫忙小護士們尋找屍體、到最後全然相信憑自己的片面之言就能夠停止戰爭;眾人愈發歡欣鼓舞,場面就愈加詭異。藉由如此不留情面、諷刺到極致的表現,來彰顯戰爭的荒謬。(郝妮爾)
4月
21
2018
當「原住民符號」被放在受俘與求饒、被汙衊與被和解,最後手拉手唱〈我們都是一家人〉只是種以漢族為本位、偽善的和解。好在最後這虛偽的善與解套被轟炸殆盡了。(黃馨儀)
4月
19
2018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