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遠也最靠近自己《春泥II──眾聲相》
9月
04
2017
春泥II——眾聲相(壞鞋子舞蹈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38次瀏覽
林乃文(特約評論人)

壞鞋子舞蹈劇場第二年土地計劃——「以身體為刀刃,單刀直入地把自己砸向這塊土地」【1】——取刃自四十歲以上的素人。一始我便不預期有舞台慣見的精實俐落;何況人到四十以上,贅餘鬆弛難免無畏無赧地賴在身體不走。然而當燈光從地面緩緩揭起,幾名黑衣人全部背對著觀眾,昂然直立的一瞬間,我竟難以分辨誰是素人誰是舞者;他們看來同樣自信而美麗。

若非事先知道有六名素人女性,與三名專業表演者,恐怕前十分鐘內,我會以為這是個整齊的舞團演出。雖無高難度動作,但肢體動作的方向、速度、幅度、節奏等,無不平衡配置,精準執行。雖說以日常場所「菜市場」為主題,動作元素也淬取自素人本身,但整體被高度淬煉而抽象化,幾無塵氣。騎入場中的腳踏車、散落旁邊的日常椅凳,則乾淨節制地透露出常民氣息。無論舞者在後,素人在前,彷彿操偶人的同步揮舞肢體;或地上地下一對舞者形成鏡相的對話與肢體,都顯得「現代」舞感十足。幾把椅子被散置場中,所有人玩起「一二三木頭人」結合「大風吹」的遊戲,跑停追抓坐之間,稍微「玩」出一點「亂」相;然也是默契良好、溫暖真摯、姿態高低錯落、亂中有序,玩得優雅漂亮的一場遊戲。

我必須說是一場認真而美麗的演出,讓素人發揮超常的身體潛能,證明了「人人都可以跳舞」【2】。但重點到底是「舞」還是「人」呢?生活中原本觸目皆是、難以迴避的贅餘鬆弛,被藝術化地高度提升,有一種「美」的意識,幾乎凌駕眾聲;猶如眾女生舞衣上的銀色拉鍊,冷冽俐落地包覆身體,越過四分之三場後,才拉開露出內襯的狂野花布,而不氾溢踰越地成為黑色洋裝的裝飾亮點。眾女生在舞蹈中途,送出給觀眾的「悄悄話」小紙條,那些不可親口言說的各自秘密,卻在「美」的意識調控下,最後揭曉為全體「詩化」的一首歌詞。

舞作最精彩的地方在它的空間的運用,不但翻轉枋橋大劇院原本空間的社教性格,更鮮明傳遞出舞作的精神象徵:「向外看」。觀眾背對原本的鏡框式舞台而坐,面向寬闊空敞的大廳硬地板,而原本觀眾入口的拱廊變成表演區的背景,腳踏車悠遊騎乘其中,最後也變成舞者逃逸的出口。只見她們扯開包封的布幕和塑膠紙,推開劇院大門,陸續消失在視線盡處;留下觀眾在劇場內,痴望著門外的天寬地闊,無限人間。這樣的空間翻轉,精湛表徵了春泥系列「向外看」的精神視角:藝術不再注目於舞台上鑽研如何完美,而是面向劇場外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提問何為身體的真實?這同時也提醒了我,春泥的核心不在舞台上再現了多少「泥」相或「土」氣,而是探問的視野,向外開展,朝最遠的地方奔去直到與自我相遇,(我們想要相信)那會是人人心中都有的一塊「泥」。

註釋

1、引自節目單。

2、引自節目單。

《春泥II──眾聲相》

演出|壞鞋子舞蹈劇場
時間|2017/08/26 19:30
地點|板橋435藝文特區枋橋大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創作者林宜瑾確實看見表演者的質地與經驗,無關素人與否,從她們身上提取發展,而不刻意強加。雖然可能還是會被質疑為「非專業」,但她們確實舞著,並有表演者該有的自信與專注。(黃馨儀)
8月
29
2017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