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的年輕舵手,《麥凱萊與奧斯陸愛樂管絃樂團》
11月
08
2023
麥凱萊與奧斯陸愛樂管絃樂團(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張震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34次瀏覽

文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十一月是歐洲管弦樂團的巡迴季,兩廳院邀請到了北歐天團奧斯陸愛樂來台演出,台灣樂迷可以用較親民的價格,朝聖歐洲名團的演出。奧斯陸愛樂的新任總監芬蘭指揮家克勞斯.麥凱萊,不僅外表俊俏,更以23歲的超低年齡登上音樂總監,就算連遠在台灣都話題十足,本次台北的音樂會,主打指揮拿手的西貝流士曲目,演出兩場都售罄,後續討論的聲量也持續不斷,關注度也極高。

開場的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由荷蘭小提琴家吉妮.楊森擔任獨奏,楊森在開頭,就算是慢板旋律,也能以琴聲吸引住聽眾的耳朵,就算是弱音哼唱,也相當的集中,筆者在包廂,也能感受到其音樂持續不斷地綿延,獨奏家也盡可能在第一樂章,透過各種樂段展現出小提琴家如果火力全開,能有多大的爆發力,琴弓拉扯之間,也仍然保有極高的歌唱性。樂團也展現出十足的效果,每個樂句演奏的當下,氛圍都相當到位,但放大到比較長的篇幅,卻難感受到完整的音樂脈絡,音樂缺乏宏觀的堆疊。管樂音色相當明亮俐落,而弦樂則是濃郁,但在指揮下卻沒能形成一個統一的畫面感,雖然台北是奧斯陸愛樂亞洲巡迴的最後一站,但仍然還是可以感受到到獨奏家與樂團之間,仍有些彼此摸索的空間,樂團在獨奏之間的補白,也並沒有完全到位。指揮在第二樂章的處理,展現了自己對樂團的收放幅度的控制力,但整體處理上卻也有許多地方,音樂漂浮不定,也不流動。超技的第三樂章,楊森雖然小有失誤,但完全不失精彩。幾年前楊森手受傷的新聞,讓還沒聽過現場的筆者相當扼腕,但本場音樂會的演出,無論技巧或是音樂,與網路上那些讓人咋舌的影片相比,絲毫沒有任何折扣。獨奏家返場演出的兩首巴赫無伴奏,就好像是楊森用雙臂把玩一顆水晶球,小心翼翼讓其滾動,時快時慢,與協奏曲的炫技相比,只用了三成的力氣,但所展現出來的功夫,卻完全能讓聽眾靠想像,補足他百分之百的實力,在許多細微之處,不同的層次感也能被靈活地勾勒出來,其對雙手的細微控制力,也是在協奏曲中較不容易被檢視的。 

下半場西貝流士的第二號交響曲,第一樂章樂團展現出更接近實力的理想音色,弦樂與管樂的音色也開始能融合出一番道理,演奏全開時,台上有如一架管風琴。與上半場比較,交響曲樂句交代得更加清楚,同時每個聲部也開展不同的個性,卻又能彼此調和,而音樂擺盪之間,樂團也形成了一組大型的室內樂。第二樂章開頭弦樂低音聲部的撥奏,樂團呈現了一個完美的力度波形,從強轉弱由小變大,其整齊劃一可以看見指揮緊抓樂團的控制力,但後續音樂的維持,卻略為差強人意,慢板時音樂也在演奏間時有時無,難以維持。第三樂章的快板則相形完整許多,各聲部也都展現出精準的演奏,音樂也越挖越深,但也因為指揮慣性地,針對當下演奏效果的詮釋,整體的流暢性其實時常被打斷,第四樂章開頭主題出現時,筆者的確有被旋律觸摸,但隨之反覆出現,對於眼前的音樂畫面,即便是相當完整,也覺得指揮給予的控制與效果,多過於對音樂的擁抱,滿有熱情的汗水,卻少了一點愛。

麥凱萊在近年來分別拿下奧斯陸愛樂、巴黎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並且四年後要上任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無疑是國際樂壇這一波最炙手可熱的新星,但27歲對於一位音樂家仍算初出茅廬(更何況是指揮家)站上這麼大的位子,的確讓聽眾對他有更高的期待,筆者希望未來聽到麥凱萊的演出時,其對於作品能更宏觀,帶給聽眾的不只是一個動機的豐富處理,而是對於一個樂章、一部完整作品有更通盤的思考。筆者有幸在2019年,麥凱萊與奧斯陸愛樂剛簽約之際,在挪威拜訪台灣團員英國管首席邱敏華,還記得邱敏華提到,樂團總經理在簽約後相團員們表示,當時與另外兩個歐洲天團搶人,並且最後勝出的過程。自楊頌斯卸任以後,奧斯陸愛樂就一直期待,能找到另一位可世紀大師候選人來掌舵,至於為何選中麥凱萊,他對團員說,這個決定“We have nothing to lose”。

奧斯陸愛樂與麥凱萊的演奏的確是成功的,奧斯陸愛樂仍是歐洲一流樂團的水準,麥凱萊的前途也還是無可限量,但40年後他是否能成為這個世紀的指揮大師代表?「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麥凱萊與奧斯陸愛樂管絃樂團》

演出|奧斯陸愛樂管絃樂團 、指揮:克勞斯.麥凱萊 Klaus Mäkelä、小提琴:吉妮.楊森 Janine Jansen
時間|2023/11/03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
究竟一場音樂演出需要何種劇場介入?這到底是趨勢還是必要?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不約而同在四月的第二個周末,同時推出了兩檔音樂、聲音結合劇場的作品,分別是ㄧ公聲藝術《共振計畫:拍頻》與春麵樂隊《後現代登高指南》——沒有明確的戲劇情節、舞台元素與劇場語彙,卻讓人看見音樂與聲音如何「提問」與「建立關係」,而這恰好也是當今戲劇構作(dramaturgy)的核心實踐。
5月
02
2024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