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混種與傳統純粹的自我解離《我的娘子她她...牠是蛇》
10月
20
2014
我的娘子她她...牠是蛇!(臺灣春風歌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37次瀏覽
劉美芳(2014駐站評論人)

沁涼微雨的夜晚,在臨時搭建的戲台與觀眾簡易棚幕遮蔽下的公園裡, 臺灣春風傳統劇場走過十年江湖,準備出號稱「混種新體驗」含括「多媒體互動裝置藝術」與「新編傳統歌仔戲」的新菜色:《我的娘子她她...牠是蛇》;在炫眼迷離的劇名與宣傳文字包裝下重新演繹許仙、白素貞與青蛇的故事。

暫且撇下秋天看白蛇的時序違和感,被廣泛使用卻質性迥異「『新編』『傳統』歌仔戲」,如何放進同一廚灶中烹煮?若欲承繼「傳統」何勞標榜「新編」,既是「新編」必然與舊有「傳統」樣貌有所不同;二者糾結猶未止,卻又平添「混種新體驗」來攪局。「混」甚麼「種」?台灣戲曲創作不斷嘗試追求新變,「跨劇種」創作早已多不勝數,不只是常見的「兩下鍋」,三、四種劇種同台也不見得新鮮。炒在同一鍋裡的就是菜,除了慣見的京崑聯演,歌仔混過豫劇,京劇與客家對戲外加歌仔幫襯。而在戲曲演出中運用「多媒體互動裝置藝術」,充其量不過是跨界跨領域的相互激盪,冠得上「混種」的稱名嗎?

本劇耗費最多資材/財,投注最多心力自然是多媒體的運用,以可愛的動漫手法營塑立體的空間意象,利於場景轉換,輕易展現騰雲駕霧、水浪滔滔等效果。許仙懼駭其妻為蛇妖,屏幕在同時映照的逶迤蛇形上疊出劇中白蛇扮相,驚悚程度絕對百分百;法海鎮妖法缽最後轉為天上照應有情人的圓圓滿月,也能引帶觀眾心領神會的莞爾。虛實互動確實饒富趣味,但創發實驗終究只是佐助旁枝,許仙奔赴金山寺避險時,演員不住向前跑跑跑,寺院卻永遠在他跑不到的後方投影上。以實害虛,多媒體反成負累。

白蛇故事不僅深入閭巷,更有諸多經典光耀案頭場上,本劇構思奇巧,隱隱然有翻案意味。在許仙借住的金山寺中,特意安排一見慣花妖狐魅且愛聽詭炫奇事的書生菩常一;改蒲為菩,聲音不變,既影射《聊齋》作者蒲松齡,又抨擊出家人固拘禮法不諳人情之常,點睛彩筆甚得其妙。劇中人物各有立場,白素貞的堅持,許仙的躊躇,青蛇的義憤,皆若昔常故態;獨法海見勢不可為,選擇隱退不再扮演正義公理的仲裁者。轉換看待與敘述事件的角度方式,故事便有不同面目,編劇在邊際遊走卻輕輕放過精彩的多元觀點,似欲翻轉詮轉卻又為事件所縛,空留支持多元成家的冷笑話。白蛇為報恩而來,在許仙懼離後一廂情願強要復合:只因她對許仙無條件的付出,後者也必須包容她的一切?即使自己蓄意隱瞞著非人的身分在前。又因一己感情之私便漫發大水荼害生靈,雖終退去惡水浮現美麗彩虹,緣於感激對方深情與白蛇團圓的許仙,真能忘懷一切,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回歸演出本務,好聽動人是戲曲呈現首要使命。新編經典劇作對演員的演繹功力考驗不小:劇團成員習藝年資不淺,課餘事暇練功亦勤,但與專業相較仍有高下之別。於是〈水漫金山〉不耍長水袖改跳彩帶舞,〈盜仙草〉沒有艷絕的身段舞弄,屁股坐子還得分段執行。更有演員以肩挑兩門自許,不能專務終究難以掌握角色行當應有的「份兒」。青白二蛇髮型頭飾設計有點題巧思,可白素貞偏近紅色系為主的裝扮,不似認知的「白」蛇意象。音樂設計溺於安歌,節奏促急,匆匆走完演出,難留餘韻。話說「自古成功在嘗試,莫想小試便成功 」,千百回的嘗試皆如名醫試丹藥,前功不盡棄,歌仔戲還有須待努力的未來!

《我的娘子她她...牠是蛇》

演出|臺灣春風歌劇團
時間|2014/10/11 19:30
地點|新北市中和四號公園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體而言,《求你騙騙我》並非唱功戲或做工戲,而是以其生活化的取材與演出為勝,當中的詼諧,作為團慶大戲自然可收到歡樂之效。然作為朱海珊的退休之作、同時也是林文瑋首次擔綱演出新編戲主角的製作,卻也讓人好奇:一般退休告別舞台的製作,大多是演員自己的拿手戲以饗戲迷;推出青年演員,也多會選擇功底吃重的劇目,讓觀眾看見演員的真本事,本次選擇用新編戲不知是何原因?或許,透過兩天的分演,一魚二吃,兼收兩種效果與功能,也讓觀眾比較兩位演員的角色詮釋,就是劇團的目的吧。
3月
30
2023
當代傳奇劇場以跨文化改編走出鮮明的特色,如今當代戲曲跨文化改編的作品屢見不鮮,《女神·西王母》看見了劇團力圖求新求變的決心,但同時也暴露了缺乏專業編劇與旦角戲的雙重問題。
3月
18
2023
寫意性是戲曲重要的美學命題。曾永義認為寫意性是戲曲在當代表演藝術中,無可取代的美學價值。身段是戲曲最基本的美學命題,透過戲曲演員的身段表現,就能展現人物性格與情緒、變化場景與氛圍。
3月
17
2023
回歸戲劇類型,公堂戲的結構並不複雜,其魅力或許就在正義伸張的痛快。公堂戲是媒介,也是入口,像圖騰般,勾連我們對公義的想像與模擬。無論出自實事或虛構,公堂戲都必須細膩梳理出虛擬的公義。因此,沉冤昭雪的結局,其實直指著人心所向。而善惡必報也暗合著民間信仰重視的勸善意圖。《郡馬斬子》最終帶給觀眾一個秩序井然的理想世界。一如民戲,顯示神人之間的無形連結,用某種不變的意念,回應劇烈變動的世界。
3月
11
2023
此次豫劇團演出的《求你騙騙我》為老戲新製,在原有的劇情架構上以生活化的台詞貼近觀眾,值得一觀的是,演員們挑戰相異的行當以及彼此對戲的默契令人感受到誠意滿滿。豫劇團在台扎根七十年,王海玲與朱海珊皆擔負起傳承的重責
3月
09
2023
行當制作為戲曲美學之一,強調表演技術與類型化角色的連結性。戲曲觀眾依賴聲腔和程式化表演認可角色。換句話說,觀演關係因「技藝」而串連。本劇巧妙利用此框架,透過跨行當扮演的不精準缺陷製造疏離,打斷觀眾審美,反向增強喜感。有效穿透文化、政治、社會、語言隔閡,藉著歡笑從劇場延伸至觀眾心智,並打開思索的平行宇宙。
2月
18
2023
布袋戲,一直在適應現代劇場,特別是「空間」——怎麼克服觀眾席與舞台的距離,讓相對小的戲偶被看見?如何讓操偶師在舞台上移動是有意義的?我認為,首演於2017年的《天堂客棧》除用音樂劇揭示義興閣掌中劇團主演王凱生的才華,同時是布袋戲在現代劇場空間的範本,用最低成本成為「全能空間改造王」。
2月
15
2023
回歸歌仔戲重視的戲肉戲骨論,全劇戲肉落在殺子碎屍一折,這段過去不見容的敘事,放在當代依然衝擊,其他枝節則是強化戲感的戲骨。但對我來說,徐氏殺子的理由和掙扎過程,遠比殺戮本身重要。
1月
12
2023
國光劇團的新版《西廂記》企圖將兩位當家女旦戲份平分秋色,塑造一靜一動的畫面,將婉約柔美與嬌俏活潑互現,同時代表內斂與直率的兩種不同女性類型。
12月
29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