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旦的往復書簡《秦香蓮》
11月
30
2023
(感謝授權劇照:臺北木偶劇團|薪傳歌仔戲劇團|真雲林閣掌中劇團 |李靜芳歌仔戲劇團/設計:王景銘)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10次瀏覽

文 蔡佩伶(專案評論人)

歌仔戲意象曾和苦旦緊密連結,悲嘆帶出抒情空間,綿長哭調和哭腔是苦旦必備的看家本領。為增加唱腔表現的豐富度,哭調常設定成組曲形式,經典組合串連【大哭】、【艋舺哭】、【台南哭】、【彰化哭】,再以【七字哭】結尾。衍生出歌仔戲「從宜蘭一路哭到台南」的戲語。鴻明歌劇團所演出的《秦香蓮》即為苦旦經典劇碼之一。

秦香蓮的內在節奏

秦香蓮的劇情即婚變負心,編劇保留《鍘美案》的故事架構和人物,呼應復刻古冊戲的自我定位。但情節聚焦秦香蓮從女人到母親的身份轉換與其抉擇。戲中秦香蓮(李靜芳飾)三唱南管曲牌【恨冤家】。低吟南管的秦香蓮神色黯然,舞台另一側由影中人展演其回憶。類似蒙太奇的對稱畫面,補綴舊本缺乏的角色內心曲折,回憶對照良人負心。在結構面,南管三度介入故事線,同時意味著分隔和涵納:秦香蓮的遭遇牽動其回憶而促使迂迴前進,吟唱恨冤家肖似思行融合的過渡儀式。三唱和影中人的設計讓恨冤家跳出秦香蓮的角色專屬斬頭一途,南管清音徐緩特質復加琵琶隱喻,恨冤家和秦香蓮彷彿互為象徵主體,幽微映照整齣戲的內在節奏。

強化反派之惡突顯對立

整體情節雖不離舊本骨幹,編劇深描反派,透過角色的惡善對比,創造戲劇張力。劇中男主角陳世美(洪淑珠飾)結眉亮相,神色先透露其立場,而後他見秦香蓮母子選擇認子不認妻,聞父母死訊雖有傷感,不久便斂容說道「人都會死,有什麼可哭。」陳世美在此版本的形象極為涼薄。另一主要反派公主(林芸丞飾)的角色形象透過事件帶動。公主出台以扮相定場,正紅錦繡宮裝對比烏苦衣白裙的原配秦香蓮,訴諸視覺對照展現氣勢。第一個行動是開口質疑陳世美隱瞞,音色由喚聲的嬌甜漸轉尖冷,原本張揚的陳世美登時懦卻。公主繼續進逼,三番探問真心,兩人走位亦步亦趨帶有間距。最後公主幾乎半推半就拉著陳世美入房歇息。三段連續事件隱喻格差婚姻內藏單向權力分配,也塑造出驕矜、愛嬌且偏執的公主形象。

原作故事認同與行當審美的混合

但其餘非反派的角色直接沿用原作故事設定,並回到演員運用行當的程式化唱唸做表詮釋角色的表演模式。因觀眾已熟知情節,真正觀看的是演員如何透過唱作技術完成風格化的角色詮釋。例如秦香蓮之子冬哥(施羿慈飾),角色行當屬娃娃生,便以略帶鼻音的稚嫩假音搭配語速較緩的唸白,表現孩童天真樣態。可惜唱段的童音不如唸白明確。另外,老旦應工的太后(洪宜鳳飾),雖以蹣跚步履、沙音唸白極力表現端莊持重的富貴老婦姿態,但搭配的唱詞用字較口語化,直接減損角色形象的完整度。

整體而言,《秦香蓮》雖是家喻戶曉的戲文,但劇團巧思改動呈現手法,此用心不如說是以古冊戲為號召,意圖引領觀眾重返傳統唱唸美感。復刻的編創讓經典劇碼乘載的身體技藝無意間疊合歌仔戲發展的歷史痕跡,苦旦視角擴充抒情空間重訴角色心境,巧妙展現演員能耐。看似老調的小品,實為唱唸飽滿的抒情佳作。

《秦香蓮》

演出|鴻明歌劇團
時間|2023/10/21 14:30
地點|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回《棄老山傳奇》以傳統歌仔戲敘事回應現代議題,讓新編戲也能用歌仔戲自身的語彙來說故事,可視為胡撇仔精神的一種延續,維持歌仔戲的主體性外,也展現了歌仔戲在時代變遷中的適應力。
5月
07
2025
古冊戲往往罩著一層名為秩序的紗幕,在生死別離的決絕場景中,模糊了角色初心,呈現集體至上的凜然正義。《棄老山傳奇》掀開秩序之幕,自歌仔戲格律挖掘可鬆動空間另闢蹊徑,化用現代事物置於古典;悄悄佔據觀眾腦海一方。
5月
07
2025
或許在短影音興起的世代,唐版擔心原劇本拖沓、冗長,將緊湊當成第一要務,但失去了綠葉的故事架空在社會關係之上,這種抽離或許反映了現代人的不安與茫然。
5月
04
2025
然換成在自由開放的公民社會,反抗的代價何其輕微,甚至可以毫無代價地表演反抗,偷換概念,亂人耳目,相應的思辯變得相形重要。正如日前集結總統府凱達格蘭大道前的先後兩個社群,皆稱自己反抗獨裁政權,熟真孰偽、難道皆是「赤子」?
5月
02
2025
然而儘管技藝狀似在此種失智的殘餘中,彷彿取得了對於歷史舞台的詮釋權,卻在這種歷史智性與技藝身體的對立下,喪失了歷史能夠寓居於肉身內的可能性。於是,技藝最終反而可以說是被剝奪了承載歷史的能力,被吸收為當代的一種失憶形式。
5月
01
2025
滿台人物,看似人人都可以是歷史一員,倥傯如逝水。但,如果這是消解歷史人物與真相的設定,在得不到歷史真相意義的背後,《女王的名字》最終完成了什麼?
5月
01
2025
然而看似結構陳舊,筆者卻認為此情節設計,能夠正視新生代演員如何在舊有情節或其他劇目相似的段落中,不依靠過於飽滿的表演功法包裝肢體,而是能自然地流露表演力,精準營造舞台畫面與氣氛。
4月
30
2025
此次,「國光30:春分啟動」系列中的《江流無間道》、《金玉奴》雖是盛演已久的經典劇目,但國光團隊沒有陳陳相因,照本宣科,而是細加調整雕琢,為經典注入新的活力。
4月
29
2025
《楚漢相爭:韓國城風雲》的呈現手法素樸,從天上壽宴轉進人間戰禍,取站頭刻劃時代氛圍,平實直述歷史人物融入民間想像之後的模樣。有文有武的簡約戲碼,滿足觀眾對演義故事的嚮往,也展現外台歌仔戲順勢而變的靈活身段。
4月
1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