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假象《新人類計劃:園遊會》
3月
29
2021
新人類計劃:園遊會(新人類計劃提供/攝影羅慕昕)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69次瀏覽
黃筱庭(臺灣藝術大學舞蹈學系碩士生)

《新人類計劃:園遊會》一開場,便以荷蘭油彩大師耶羅尼米斯.博斯(Jheronimus Bosch)那充滿奇幻色彩的超現實畫作《人間樂園》作為序幕。表演者(魔術師)周瑞祥在簡短介紹自己之後,便開始闡述「新人類計劃」的核心與內容。透過訓練、改造、開發、喚醒等方式,試圖有計劃地探索人類獲得超能力的可能性,並以此方向設定八大項目,依序呈現給觀眾,將劇場空間化作試煉場,在展現其技法時,藉由闡述魔術發展史料與手法揭露,將自身化為虛與實交錯的引路人。

本次演出以「新人類計劃」之中八大能力的展現與解析,以及闡述魔術歷史發展這兩條脈絡交織成整齣製作,並結合視覺媒體與影像的即時投影,讓表演者在展現手部等近距離魔術時,能使觀眾聚焦特定觀賞範圍,以及展示影像素材(文獻、人物圖像、歷史事件等)與舞台呈現進行連結與對比,擴充整體內容呈現出多面性。其中令筆者印象深刻的環節是「體術」,為了展現其超能力技法,表演者邀請八位觀眾上台以拳頭重擊表演者的腹部,同時也透過解說清末義和團的歷史畫面,來呈現個體追求極限所帶來的荒誕感;接著,以戲劇性的手法將砲台對著表演者進行發射,在緊張感之下,最終出現的卻並非方才所放入的砲彈而是氣球,將此意境停格給予觀眾詮釋,畫面令人反思。

在這八大能力當中,筆者認為有許多元素都有呼應當今社會議題的潛力,但顧及演出需闡述全部八種能力,在時間限制下使得某些段落議題無法完整掌握與發展實屬可惜。以「唯心之眼」的催眠術連結女巫阿尼瑪的日記為例,日記內容紀錄著她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與感受,從文字當中看來,其心理層面與常人並無不同,然而女巫已被標籤化,人們對其產生異於常人的誤解,本段雖試圖替女巫平反,但在呈現上卻較著重在技的呈現,在台上與選定的幾位觀眾做溝通與解釋,接著對其做催眠,讓他們幻化成阿尼瑪日記裡的產物,為了引導多位觀眾,此段的節奏感稍嫌拖沓,導致其餘的台下觀眾產生抽離感,且整體而言與所要闡述的思想連結較弱,就不及其他項目來得完整。

整體演出可以看見周瑞祥以揭示手法試圖破除幻象,其中一段他再現了古代巫師使用小刀憑空斬斷病痛來源的情境,這樣的行為被當時的人們當作神蹟,轉換今日看來卻十足荒誕可笑,僅憑一個簡單的揮舞怎能拯救身體上的殘缺病痛?英國文化藝術評論家約翰.伯格(John Peter Berger,1926~2017)出版的《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書中提出:「我們的知識與信仰,會影響我們觀看事物的方式。」從這句話出發可以驗證歷代魔術發展的脈絡,在各時期不同背景之下,魔法早期從宗教信仰中作為神的代言人,過渡到中世紀污名化的邪惡化身,到近代在科學當道的大旗下破除幻覺,轉變成服務娛樂的華麗虛殼,魔法就此變成了魔術,而這就是周瑞祥所認為當代魔術已死的最大關鍵,魔法不再被人相信,魔法沒有了想像。然而事實上,斬斷病痛的神蹟雖然在科學中是不成立的,但在精神的世界中呢?只要相信的力量足夠強大,難道沒有可能治癒精神的失衡,形成現今任何手術都無法獲得的效果?

筆者認為,周瑞祥對於目前的魔術現況並非是想證明超自然力的存在,而是要重新燃起人們心中「相信」的力量。在演出過程中周瑞祥向現場的觀眾詢問:「你會相信我手中的石頭消失,還是已經認定我將石頭藏起來的事實?」,清楚地點出人類在習慣了認知方式後,就能影響對事實樣貌的判定,讓自己成為限制自身的枷鎖。

但是那個「枷鎖」是什麼?而那「相信」的力量又是什麼?或許可以藉助德國哲學家尼采的觀點來看,人在破解魔法的過程中,藉由自然科學的因果關係去解釋其現象形成的文明價值,便是侷限自身的枷鎖,而「相信」就代表了人類一種集體意識相互連結的文化價值,對尼采來說,他批判的不是科學發展,而是錯誤的以為科學發展能夠帶來幸福的假象。遺棄了人與人之間的精神聯繫,單從科學的角度去觀看世界享受文明的生活,卻不知道人文明地活著有什麼意義,終究無法逃離幻象。而這也是筆者所認為,此次作品提出「魔術已死」的宣言,便是揭示了人文精神隨著文明發展,與魔法一同消逝。

《新人類計劃:園遊會》是由周瑞祥、王磑與陳煜典三人共同發起的三年計劃,從《新人類計劃:預告會》的階段發展至今《新人類計劃:園遊會》,將魔術與劇場結合,其形式已逐漸發展成熟且完整,十分令人期待未來在新人類計劃的最後,是否能在帶領之下迎來新人類進化的最終回。

《新人類計劃:園遊會》

演出|周瑞祥、陳煜典、王磑
時間|2021/03/13 13:30
地點|雲門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新人類計劃:園遊會》並沒有製造出一個「消失點」。相反地,當計畫團隊把艷紅光打在光復廳上的半圓形穹頂,就像有一股無形的情緒和隱身於黑暗中不可知的感知可能性,牽引著行為個體以一種新的觀察角度瞭解自己的身體和心靈能力──即便我們無法辨識參與個體這種對於主持人表現行為的呼應,究竟是一種「接受─呈現」的感覺表達,還是在這個展演行動的敘事脈絡的暗示中進行的主體演示。(林映先)
9月
18
2020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