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拍子、三重奏到三度空間的音樂演繹——《3/4》CUBE BAND當代作曲家專場
2月
17
2022
3/4 (捌號會所提供/攝影陳宥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53次瀏覽

劉馬利(專案評論人)


從字面上,「CUBE BAND」讓人聯想到一個立體空間的概念。而在這個立方體中,融合了東方哲思與西方形式,兼善了時間規範與空間寫意,再使用傳統的演奏技術,精準地勾勒出音樂的樣態。在這裡,音樂被佐以機遇、即興、預置等方式,在對應與平衡之間,形塑出空間的想像——這就是 CUBE BAND 的音樂家力求打造的三次方立體聲響,彷彿激盪出一個流動的三維世界。

CUBE BAND 的編制也是國內唯一的器樂組合,分別是琵琶、古箏和擊樂。而蘇筠涵、吳妍萱、方馨三位臺灣青年音樂家,在各自的專業領域皆是卓然有成、身懷絕技、具有鮮明的獨奏家,且在合奏時又能默契十足地相容互補、進退得宜,相當適合共同打造音樂的立方空間。


一劑當代音樂的強心針

在國內疫情略為升溫的當下,音樂會現場還能坐有約九成的觀眾,對於一場以當代作品為主的音樂會,這樣的佳績實屬難得,猶如當代音樂的一劑強心針。其鼓舞人心的程度,足以見得製作團隊的用心與努力,讓當代創作的存在成為當代最確切的篤定。

當代音樂演繹,一向具有實驗性質。這種全新的聲響與思維,交織了日常與實驗,但總給人曲高和寡的刻板印象,不論對作曲家、演奏家、觀眾,都是一大挑戰。因此在詮釋當代音樂時,紮實的演奏技術與敏銳的觀察力更是必須。

而這場音樂會以「3/4」為標題,也是用聲響的層次性展現了宇宙中豐富的多元面貌,卻又帶有空谷幽蘭的禪意。「3/4」可以是指單拍子與複拍子的交錯並置與互換,也可以指微分音高,3÷4象徵了0.75的不慍不火、趨向完整的實驗精神。或許亦可更廣義的把斜線「/」視為表達多重定義的連接號,因此「3對4」或「3與4」皆為合理的定義,譬如將3與4前後置換成「4與3」,也可以是四度音程在純律的比例4:3,代表著傳統樂器聲響的自然純粹。因此「3/4」既保有國樂講求的形、聲、韻,也注入了西方二十世紀音樂的理性規範,更呼應了音樂是宇宙秩序的縮影,宣示了音符裡的萬有引力。演出當下所有的音樂流程,包括律動、呼應、描摹、隱喻、靜止,涓滴不辭地渲染成幽遠的意境,令人神往。

端看整體表現,三位演奏家將舞台化為魔幻抽象的立方體,以三條聲音的軸線建構出三度空間。這是採用「虛實相生」的效果,用音樂交換彼此的能量,接收後再旁徵博引、借題發揮,培植出氣韻生動的美麗光影。此外,音樂會的曲目安排也別具巧思,包括五首當代作曲家的作品,以不同的路徑(器樂、聲響、實驗、記憶、事件、人生等)創造各自獨特的樂曲。每一首作品,除了賦予演奏家充分的發揮空間,也用嚴謹的作曲技法,激盪出樂器獨有的聲響特色。


二元對峙中的巧妙平衡

由於 CUBE BAND 的特殊編制,因此委託創作是必然之舉。而這場音樂會的三首委託創作,每首都能發揮樂器在合奏時的優勢,既獨特又融合、嚴謹又寫意,動靜皆自在,在二元對峙中取得巧妙的平衡。

溫德青為馬林巴、琵琶、古箏所寫的《曾經唱過的一首歌》就相當有意境,也能讓聽者探尋到音樂的脈絡。一開始,古箏用弓擦絃演奏長音並產生泛音,琵琶撥奏出點狀音符,馬林巴也敲奏出細微的音波,成為聲響的基石。隨後,《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的旋律逐漸清晰,但是三件樂器各自在不同的音高上演奏相同的旋律。氤氳靉靆罩周圍之餘,又聽見兩件撥絃樂器晶瑩剔透的聲響,衍生出虛實相生、疏密有致的空間感。最後琵琶所演奏出的幾聲短音,彷彿是在泛黃的記憶中緬懷青春,帶有幾分餘韻。

王穎寫給琵琶、古箏與打擊樂的《¾ - Trio in the Cube》,誠如音樂會的標題《3/4》具有多重意義。在此,作曲家在擊樂的設計別出心裁,不僅使用各種不同的樂器組合,也在結構上使用三與四的對比與競奏,推敲出中西合璧的融合,遂有水到渠成的驚喜。擊樂家方馨在各種不同的節奏組合中,精準地運用各種打擊樂器,不只支撐了節奏的架構,更敲奏出斑斕的聲響色彩。

而鍾啟榮寫給琵琶、古箏和打擊樂的《穿過19號死蔭的幽谷》,是在疫情下的祝福之作。其中使用人聲哼唱,在靜謐之中宛如黑暗裡的明燈,是滿懷救贖的祈禱與安慰。曲名《穿過19號死蔭的幽谷》意指「COVID-19」的病毒威脅,這首作品啟發於《聖經・詩篇》的經文「我雖行經死蔭的幽谷」,「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意念不言而喻。就如同「太陽之眼」,見證了過往,也預示了未來。因此,全曲用十九個變奏,曲式類似鏡像結構。在樂曲中也會聽見某些相同的元素以不同的樣貌一再出現,像是固定的符號,譬如紙張的甩動以及琵琶與古箏平行進行的和弦等,讓整首作品有高度的統整性。三位演奏家的表現,可謂唱奏俱佳。

蔡淩蕙在 2009 年為琵琶獨奏所創作的《佛跳牆》,就是一個用音樂「借題發揮」的絕佳例子。樂曲以多樣而複雜的技法描繪「佛跳牆」繁雜的熬煮過程,但整首曲子的脈絡清晰,就像是借個醬油卻蘸出了一個美味新天地。首先,蘇筠涵彈奏出點狀的音符,節奏逐步密集,緊接著用指尖敲擊琴板,再將這些元素組合成一種「驅動音型」。然而敲擊琴板的段落,如同西方音樂的反覆樂段(Ritornello)【1】週而復始地出現,給人一種好戲登場的期待感。同時,在單音與各種音程不斷交錯出現的同時,作曲家描繪出各種不同的食材處理的步驟,不論是激昂的大火快炒,或是和緩的小火慢燉,都是層層疊疊的烹煮過程。蘇筠涵的詮釋也很有畫面:她巧妙地用各種技法,讓眾人在音樂裡嗅到爆、燒、炒、蒸、燉、煨、燜的氣味與聲響。


三度空間的音樂演繹

相信當晚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林煒傑於 2018 年的《錚鏦》,這是為預置二十一絃鋼絃箏所寫的作品。吳妍萱身兼演奏家與演員,像是胸有丘壑,用生命恣意揮灑出一幅潑墨山水。整首曲子的聲響,透過彈奏、再經由揚聲器,自然流淌滲化,逐漸暈染成音樂的完整結構。雙手十指在鋼絃箏上作出挑撚按捺的撫琴姿式,再加上身體與絃音的共振,吳妍萱彷彿是被箏施了魔法,也像是與箏進行一段親密對話。此外,架設在琴身底下的麥克風,讓箏的音色變得神秘而悠遠;再透過身體能量的運行,讓二十一條琴絃的聲響像是與自然法則彼此牽引,並且逐步轉譯音聲的乘載之謎。就在每一個抑揚頓挫之間,神聖感也油然而生。

這是 CUBE BAND 首次正式演出,誠如三位音樂家在謝幕時的分享,她們很榮幸有機會為大家介紹五位當代作曲家的作品,也由衷希望大家在這場音樂會當中有所收穫,或對於事物的觀察產生了新的視角。

當晚,這五位作曲家與三位演奏家,用藝術開啟了嶄新的未來之鑰,也確實為當代音樂、為 CUBE BAND ,寫下更立體、更宏觀、更精緻的定義。


註釋

1、反覆樂段(ritornello),指巴洛克時期的音樂作品中,獨奏樂器和樂團合奏輪流演奏的段落。

2、封面照片:捌號會所提供/攝影陳宥中。

《3/4》

演出|CUBE BAND
時間| 2022/2/10 19:30
地點|國家演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