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托邦理想的反思與詰問《未竟之業》
12月
17
2012
未竟之業(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08次瀏覽

葉根泉

帳蓬內陽光劇團(Théâtre du Soleil)的謝幕,觀眾非常熱烈,最後的高潮是當滿頭皤白的導演亞莉安.莫虛金(Ariane Mnouchkine)現身,鼓動的掌聲充斥著帳蓬空間內。繼五年前《浮生若夢》(2007),陽光劇團再度帶給台灣觀眾的新作品《未竟之業》。但走出帳蓬,望向外面微雨的夜晚,沈澱咀嚼這一齣近四個小時旅程的戲劇,所殘留下來究竟為何?陽光劇團是為建立烏托邦似的國度,而努力讓自己像座固執的燈塔發光;還是矗立起高聳的象牙塔顯得陳義過高?卻是值得一一檢證。

莫虛金不愧是社會主義意識極其強烈的導演,服膺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所述:「戲院應該是一個道德講壇」,她將這樣的道德講壇搬到歐洲1914年間,一觸即發的世界大戰危機動盪的時代背景,所引發一連串為正義的抗爭,與各式宣言理念的雄辯。輔以拍攝默片的電影團隊,在名為「癡望」的小酒館所改裝成的攝影棚內,攝製以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的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電影情節與設定的1914年當下的時間相互交錯、文本與史實在內涵上彼此呼應。台下的觀眾是目睹整個電影造夢過程的目擊者,其實更是導演所要教誨的普羅大眾。特別是透過字卡(演員全都以默片的形式,只張口不出聲),馬克思理念的宣揚,社會平等、自由、博愛的建立,各個階級攜手共進、再造一處烏托邦的遠景等等大量文字的灌輸。當劇終前拍攝小組的攝影機所對準並非舞台上演戲的演員,而是台下的觀眾,此一動作便是希望將如此的理念與責任交付下去,觀眾不僅只是來消費一個晚上的娛樂而已,希冀進一步可以在自己的生活裡實踐出來。

但這樣充斥著道德、公義、倫理、人道的信念,僅透過文字,而非人物、劇情的深刻,讓觀眾可以有情感投射,進而達到洗滌淨化的作用,實在很難判準這樣的教誨可以達到多少效果?再者,以同樣的標準反過頭回來質問編劇與導演,究竟在劇中她們實踐了多少理念?真能始終如一貫徹到底?卻有許多值得檢討的空間。例如浪漫地強調電影裡「癡望」號船難後抵達的奧斯特島上,原住民印地安人是多麼純樸珍貴,但他們仍被塑造成茹毛飲血的野蠻人,並由白人演員塗抹油彩假扮,正如史碧娃克(Gayatri C. Spivak)提出「從屬階級能發言嗎?」,即使對於印地安人如此保護的薩爾瓦多,想突顯印度安人的主體意識,但仍然取代他們的立場代表發言,印地安人依舊不能自己說話。置放在劇中討論殖民主義政策的愚昧霸道上,兩相對比格外諷刺。

另外,「癡望」號船上還安排一位裝扮刻板、留著典型兩撇細小鬍鬚的洗衣工黃璜辛,形貌猥瑣、態度鄙夷地來收取他要洗的床單,猶透過醫生的嘴巴說出:「為什麼船上的洗衣工是中國人?」,背後的意識型態著實令人可議。雖然編導可能是延用當時默片對於第三世界異文化的人物刻板設定,但沒有進一步對此政治正確的思想提出批判,甚至再度加深「排他性」的階級意識,就更難企及後殖民主義學者想要重新反省檢討、瓦解西方霸權對東方詮釋所造成的桎梏與傷害。

整晚最令人難以理解是劇中旁白的聲音。莫虛金既不直接用法文講述、再打上字幕,卻找了一個外國人用洋涇腔的中文來述說整個故事。每當旁白聲音一出現,觀眾整個就被「疏離」在一旁。如果導演有心要向異文化致敬與學習,為何不直接找當地的劇場工作者,用當地的語言流暢地講述這樣充滿理想、希望的故事,亦不是向「他者」學習最好的途徑嗎?這樣在地聲音被剝奪並代為發聲,更突顯出此劇所想傳遞的理念,與落實在實際操作之間,難以彌合的鴻溝。

從演出期間,為了此次昂貴的票價在網路臉書上引發討論,到曾實際待過陽光劇團的前工作人員,一一檢視陽光劇團所做的事情與其理念之間的差距。亦如觀眾進入到帳蓬內,所感受到布爾喬亞(bourgeoisie)的小資情調,與整體劇團想要走「共有共享」的實踐──劇團中每個人都必須接觸各類型的工作、領相同的薪資等,在心理上產生某種矛盾衝突。但看到莫虛金上台謝幕時,仍會感佩她長年持續努力在劇場上的耕耘,像手工藝般認真維護戲劇的傳統與獨特性,如劇中的男主角Maurice Durozier回答觀眾提問:如何在諸多演出與出國巡演中保持表演的熱忱與新鮮感,他說,沒有別的途徑只有工作、工作、再工作,光是《未竟之業》的排練就花了一年的時間,對許多劇團而言,這是不可能的任務與令人稱羨的奢望。

最後要向台灣觀眾拋出一個問題 :台灣現代劇場「敘述許可」的主體性到底在哪裡?如薩依德(Edward W. Said)所說:沒有敘述的許可,一個族群就沒有存在的權利和「合法性」。特別在於戲劇留下來潛移默化的影響,猶如《未竟之業》所揭示電影與現實之間模糊的界限,是會在走出劇場外的生活裡發揮效用。面對陽光劇團高調宣揚其理念時,我們的獨立思考與判別到底在哪裡?是毫無質疑地全盤接受?抑是需要小心檢證背後的意識型態,並領悟理想主義人物並非盡善盡美、毋需過度崇拜的這個事實?這些諸多功課才是真正的「未竟之業」,端賴觀眾自行去思索,並在生命裡完成。

《未竟之業》

演出|法國陽光劇團
時間|2012/12/12 19:00
地點|兩廳院藝文廣場主帳篷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黃香  
舞台上眾多演員群策群力、集體創作,徒手打造電影幻境,觀照呼應的正是舞台下陽光劇團本身的歷史:四十多年前他們赤手空拳,在巴黎近郊一個沒水、沒電、沒暖氣的彈藥工廠裡,勞動、創作、生活,堅心要建立一個劇場烏托邦。(黃香)
12月
20
2012
暌違五年的陽光劇團,這次帶來高潮迭起的一場華麗的冒險,在小小的閣樓裡把歷史、片場和劇場緊緊結合,探討戰爭、殖民;在愈趨緊繃的局勢的時間壓力下,當所有現實都逆反而仍然堅持,這或許也是陽光劇團一直以來想要「為大眾做戲」的美好堅持。(劉崴瑒)
12月
18
2012
在演出高潮迭起,捧腹大笑之餘,不禁令人深思,劇中混亂的時代背景何嘗不是當今世代的寫照呢?陽光劇團以史詩般的劇作再次提醒了我們看待人生的角度,以及心中所抱持的信念與熱忱。(陳佩瑩)
12月
11
2012
《未竟之業》以一個地圖上幾乎看不見的荒島,企圖重建這個失落的烏托邦。現實的彈藥庫、劇中的癡望餐廳、戲中電影的癡望號船難後抵達的奧斯特島,在今晚的舞台上合而為一,帶我們回到這個劇團的精神發源──1968年那場未完成的革命,這次則將參考座標拉到一次大戰前夕,歐洲方興未艾的無產階級革命理想。(鴻鴻)
12月
10
2012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