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不是作答而是次頁《請翻開次頁繼續作答》
6月
08
2018
請翻開次頁繼續作答(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64次瀏覽

演出:明日和合製作所

時間:2018/05/25 19:0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文 方姿懿(北藝大戲劇系碩士班)

在選擇題背後存有的是分類的機制,如同開演十分鐘模擬大學測驗的數學考題:十題選擇題,每題有五個選項,全對的機率為何?如果實力能超越機率,就是贏家,贏在關鍵時刻(例如:國家考試,升學測驗),就能步上人生的康莊大道。但這樣「選擇/篩選」的模式真的對人生有益和有意義嗎?人生真正所會面臨的困難其實大都在學識之外,會不會那就是當我們翻開次頁發現作答結束的空白頁才開始?這是觀看體驗整場演出並以良心誠實回應創作者的每個是非選擇題後所感受到的提問。而置入高中生素人表演者一度回到傳統的展演模式(第四面牆),那又是另一值得探討的事。

正式踏入實驗劇場前,就有兩道選擇題,一是需不需要先使用洗手間,二是有一白長桌上放著款式長短不一的鉛筆,隨喜好挑選,並未聯想到這是進場後考試真正用來作答劃記的工具。相對於進入考場所要應答的知識性題目,這兩者顯得玩笑,不過生命中這類的選擇無所不在,有時人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選擇,因此並不曉得最終影響了什麼。

走進劇場,原先黑盒子的空間設計成白色無蓋的大盒子,四周牆壁和地板均以白色平面構築成相近於實驗室的密閉空間,房間中央是整齊排列的課桌椅,桌上擺放著試卷和答案卡,這樣的場景陳設確實召喚了經驗,經驗不只被召喚,還因為體驗而重置。短短的十分鐘內,重新回顧這些與當下人生已全然無關緊要的考題,包含接下來創作者設計層層得以加分的關卡,意圖凸顯的階級問題與考試制度所誘發原生家庭的種種創傷。創作者不只是重複觀者的經驗,並且擬定不現實卻真實的遊戲規則,創造一差異的空間作為檢視的所在。

觀眾作為體驗的主體,那還需要正在經歷的對照組嗎?高中生素人演員的進入,使得觀眾回到觀賞演出的角度,雖然創作者仍從高中生們的口語敘事中拉出疑問成是非題,供觀眾選擇。這裡要討論的問題有二:一是這些高中生們需要表演嗎?二是需要他們的表演嗎?真實的感受是他們試圖嘗試說明自己的話語沒有表演的魅力而冗長,但若精湛地無懈可擊,可能和高中生青澀的狀態衝突。他們的加入或許是為了帶領觀眾看見現況,聆聽當下的聲音,但最初這其實是一齣視聽上充滿科技感骨子裡卻是懷舊的戲。從過去通往當下的過於突然,以及後續的缺少交代,如同作答尚未結束,翻開次頁卻是空白的斷裂感,期待創作者尋找新的題目方針,好讓我們繼續作答。

《請翻開次頁繼續作答》

演出|
時間|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何在舊秩序消隕之餘保持生機,同時避免明日和合《翻開》裡,烏托邦式全體皆能突破框架的敘事(也因此只強化了框架本身),成為作品在尖銳、精準的批判之餘,留予現實的問題。(張敦智)
6月
05
2018
某些看似有選擇的選擇,一開始就沒有平等,就像是入門的那些長短不一功能不一的鉛筆,在功能上看似相同,但就或許分數的價值而言,卻有所差異。社會流動是如此困難,這是我所看見的第一件事。(劉純良)
6月
01
2018
觀眾自身的關注處與理解模式,亦能呈現作品的不同樣貌,引導出相異的理解可能,來填補作品。只是,我們到底該期許作品自身就能產生更完備的敘述能力與發展性,還是得要有更多的詮釋者或超能力者解讀出不同的面向與內容?(吳岳霖)
5月
31
2018
《請》的成功,將噩夢擬真,並且召喚過去,那些你以為早以遠走且永不復返的事情,原來仍然如同海浪一般,持續拍打你脆弱的心之礁岩,逐年侵蝕卻未曾察覺。(郝妮爾)
5月
29
2018
直到最終「真」探葛歐現身,死在舞台上的三個劇評家與最終存活的那位劇評家,一齣懸疑推理劇成了現實中劇評界相互廝殺、爭鬥的競技場,透過瘋狂之人的精心鋪陳與操弄,他玩弄人心於股掌,直搗各人的人性弱點,最終完成了他不可思議的謀殺計畫。
3月
31
2023
「難關過後,生命還有何可能?」可謂貫穿《好事清單》與《呼吸》的問題。與《好事清單》以自我終結來啟動問句相反,《呼吸》中是由生小孩與否的問題來向生命發問。
3月
28
2023
一個遠渡重洋而來的劇本,反映了異地共有的現代性問題,顯然沒有造成太多跨文化差異,而是壟罩為全球化現象迫近彼此,在環境每況愈下,群體政治內的個人存有議題夾擊之下,我們尚有喘息的空間嗎?
3月
28
2023
團隊帶著對社會的關懷、「以戲劇服事」的初衷,以口述歷史劇場為創作方向,持續耕耘,《換季》就是其中一個標幟。《換季》的故事源自於五零年代的臺北南港花園社區(南港國宅)⋯⋯
3月
27
2023
《國姓之鬼》打碎了線性敘事,透過多段「戲中戲」營造出不斷膨脹擴大的時空迷霧,敘事手法相當有趣,但也考驗觀眾的想像力與專注度⋯⋯
3月
27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