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戀人絮語,但求內外兼備《分手快樂》
4月
07
2020
分手快樂(製作循環工作室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257次瀏覽

程皖瑄(專案評論人)


作曲人王絲涵與編劇汪鈞翌於2017年共組雙人團隊「W Production」,以《分手快樂》拿下2018年廣藝基金會創作獎助首獎,歷經2018年屏東演藝廳實驗劇場演出,今年二月在「Playground 南村劇場‧青鳥‧有.設計」以《分手前,聽他們說愛情》之節目名稱,精選《分手快樂》文本中的幾首歌曲進行音樂會。雖沒有看過前兩次的演出,但此次水源劇場的版本,由「製作循環工作室」製作,加以整合各方面技術、藝術表現,我認為皆具備商業音樂劇水準──七位表演者唱作俱佳,擁有各自舞台魅力,作曲者王絲涵、編曲殷陽才華慧黠,歌曲入戲的節奏時間點(timing)靈活自然,導演陳侑汝將舞台表演區延伸至水源劇場三面觀眾席的左右兩面,讓劇中電影院的場景更為立體鮮活。然,各方面賞心悅目的《分手快樂》,在觀看過程中卻一直有道障礙阻礙,我思考原因,最大問題還是回到文本。

我們讀到大部份對於音樂劇劇本的建議多是:簡單、事件集中,就算是以歌曲推進劇情,沒有一刻歌曲樂句浪費人物內心驅動性,由於觀眾的專注力必須撥給歌曲與音樂,過於複雜的劇情的確會干擾觀眾;但是,簡單不代表平面,人物設定與事件的串聯需拳拳到肉。因此,一氣呵成建立快速立體的世界觀,成為音樂劇雅俗共賞的前提。

我必須說,看這齣戲之前讀到劇情大綱,故事集中在「一家專門處理分手記憶消除的事務所」,很難不想到金凱瑞(Jim Carrey)與凱特‧溫斯蕾(Kate Elizabeth Winslet)的《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由於該部電影的劇本、畫面與演員表現太成功,成為許多人心中的愛情電影經典,但以這部電影對照《分手快樂》是不公平的,我決定先放下對這部電影的印象(我承認真的非常困難),單純去看這個故事,提出對於文本的幾點疑問。

先前已有兩位評論先進於劇評中做了劇情的完整描述,【1】請容我跳過這一部分,直接進入文本核心評述與解讀。


More is Less

小巧型的都會愛情音樂劇,每個角色設定必須非常關鍵,才好推進劇情。場上七位演員,以一男一女固定組合,彼此之間沒有發展出更多變的角色關係,煞是可惜。三位事務所的員工,陳俊(于浩威飾)代表放不下愛情,韋翰(蔡邵桓飾)則為情場遊戲代表,唯一女性成員Amy(許照慈飾),看似高冷、有潔癖,但與其他人的關係是什麼?為什麼一直要求韋翰整理辦公室?當事務所的記憶藍圖掃描系統出現bug,Amy欲蓋彌彰的神情又是為什麼?如果少了Amy,故事是不是依舊可以發展?對於Amy一角令人有 more is less 的遺憾。

陳俊與Helen(李曼飾)、Kevin(周家寬)與Lily(王意萱)這兩組戀人,雖然有不同的戀愛故事與細節,但對我來說,把他們的故事融成一組情侶,也未嘗不可──我並不覺得因為男伴一人記住女方的鞋號、另一位記不住,就足以構成兩對不一樣的戀人。陳俊與Kevin同樣是受僱員工,也許都喜歡看電影、喜歡聽西洋經典流行歌、偶爾上街逛IKEA、DIY房間的書櫃,而Helen與Lily應該都喜歡貓咪等小動物,可能除了電影,也喜歡聽獨立樂團,固定在自己的IG分享生活嗜好,巷弄的咖啡店以及誠品書店是她們假日打發時間的地方。四個角色的背景調性實在太相近,尤其四個人之間沒有更立體的交織,所有的衝突都是各自一對一,難掩鬆散。


難以理解的愛情設定


分手快樂(製作循環工作室提供/攝影林育全)

這齣戲雖然有非寫實的科幻設定,但表演、文本世界觀的設定基本上還是寫實主義路線。對於戀人互動、愛情面貌的理解與刻劃必須更自然,才能說服觀眾。編劇花了很大篇幅鋪陳Kevin與Lily命定般的相遇,一曲〈第四排左邊走道第二位〉,可見演員周家寬與王意萱的精彩表現,迷人地呈現出愛情萌發之時的化學變化;但回到戲一開始,七年後的兩人卻因一雙鞋子引起分手危機。雞毛蒜皮的瑣事對於交往一年的情侶而言,當然足夠拿來大吵特吵,但,七年啊!對於現代情侶來說實在不算短,七年中他們累積了什麼?自我揭露了什麼?兩人從陷入熱戀到產生歧義的歷程是什麼?編劇汪鈞翌設定「七年」後的分手原因實在是令人存疑。再加上Kevin與Lily七年的愛情,我們除了看見開始與結束的場景,並沒有其他線索,文本的陳述斷裂便導致人物刻畫扁平。劇終前,Kevin衝去阻止Lily刪去核心記憶,理應要像《王牌冤家》(對不起,我還是提到這部電影了!)中金凱瑞拯救記憶一樣地狗血淋頭、痛徹心扉,同時又挑動每個觀者的心弦;但《分手快樂》後半段,Kevin與Lily兩人懸而未解,留下更多觀看上的疑惑。

陳俊與Helen的戀愛故事線呢?身為分手事務所員工,每天處理分手個案,大費周章砸大錢拍廣告,鼓勵顧客上門清理舊愛記憶,但陳俊自己卻不願意忘懷前女友,還製造出幻想的「意識女友」,繼續在想像中與之戀愛,理應會是一段很耐人尋味的設定。觀賞時我期待隨著陳俊與Helen的成長,逐漸理解戀愛裡的困境往往來自於自身的困境;可惜的是兩人之間的互動甚少,我們只知道陳俊一直記著前女友鞋子尺寸、飲食習慣等等外在表徵,就算謹記對方身上所有的身體特徵,也不代表心靈能契合,能在愛情中走得長久。與陳俊分手後遇到多段戀情的Helen,每段為期兩年,遇到困境是什麼?都是來自於問題男友嗎?(雖然周家寬的一人分飾多角的確令人拍案叫絕)於是,當陳俊最後與意識女友道別,並與現實生活中的Helen若有似無重燃愛苗,我仍是一頭霧水。

《分手快樂》意圖以通俗方式記錄戀人的模組,卻不免流於表面而刻板,故難以打動人心。整齣戲的節奏規律且整齊,整體呈現清新風格。但,劇中的分手會因無感而快樂,觀眾看完戲也無感,就很頭痛。


點綴用途的組合──欠缺主線的呼應性


分手快樂(製作循環工作室提供/攝影林育全)

Grace(鍾淇飾)與韋翰呢?其實按照前面的邏輯,Grace絕對有可能是Lily或是Helen一類都會年輕女性的「黑化」或變形──對於婚姻仍存有一絲期待,但熬到結婚當天,穿上不合腳的婚鞋突然不確定婚姻是自己想要的,決定不再對愛情認真,展開遊戲人間的速食戀愛;看似玩弄愛情,找回主控權,實則代表內心的自卑與不安全感,享受激情的刺激性但拒絕承諾,不期不待,所以沒有傷害。當Kevin遇見Grace後,短短的幾句話突然又能讓Grace喚回初心,灰姑娘再次逃跑,只是這次她不僅是逃離王子,而是奔回自己對愛情的主宰。〈一個美好的星期天〉這段歌頗有百老匯音樂劇 Into The Woods 〈On the Steps of the Palace〉的味道,作曲者用一首歌的時間讓觀眾跟著Grace時而心亂如麻、時而清晰明理的思維理路面對愛情的進退兩難,最終決定捨棄高跟鞋逃跑,建議作曲者可以更從容使用歌曲推進角色心情。

但一個文本弔詭之處是,Grace與韋翰這個組合,與《分手快樂》裡透露出的「愛情意識」的關聯是什麼?他們鮮明地諷刺速食戀愛使用「約會APP」這個高科技產物,模糊了本該是更高科技的全劇重點──「分手快樂事務所」核心記憶消除系統,劇本走在離題(記憶藍圖與意識)的鋼索上,觀眾期待的是看到帶著超現實科幻基調,探討人類愛情本質,若拿掉愛情APP這段戲,除了少了一大段活潑精彩的橋段,事實上對於劇情沒有影響。

當Grace與韋翰精湛地載歌載舞演唱〈一起逃跑吧〉,我必須吃力地對焦舞台上的文本主題。他們與事務所唯一的連結是:韋翰為了炫耀而秀出客戶的核心藍圖給Grace,接著,就沒有更進一步推進,而是在一段精彩的亮點後,戛然而止。(我多麼期待他們可以闖進藍圖裡,發現意識秘密,或是關於公司成員Amy的藍圖之類的,由於腦中不斷自行編著各種可能,我又不小心出戲了。)


核心記憶隱含的愛情觀

Amy提到Lily的案子非常難處理,原因在於Lily無法交出核心記憶物件。觀眾最後才知道,Lily愛情中最核心的記憶,就是當初與Kevin一起去看的第一場電影,而這或許就是Lily最大的問題──她一直糾結著啓蒙時的夢幻美好,活在想像中(包括一直期待Kevin來一場驚喜的求婚)。

因此,「Lily交出票根」是一個關鍵的象徵。可惜這個隱喻、諷刺在表演上沒有太多篇幅,所以,Lily最後有決定要面對真實嗎?我們不得而知,同時也不知道編劇是否有意識到這個面向。於是,戲中的愛情觀總是清淡,像不涉世事的校園戀愛(或許創作者還很年輕吧,描繪出的戀愛觀也可能相對侷限)。


建議:如何從鞋子探出愛情價值?

回到鞋子。物件的象徵性非常重要,使用的輕重之間要拿捏、平衡;像是我就看到好多場關於鞋子的戲,去探討款式、尺寸。在白斐嵐的評論〈只不過是一些小事《分手快樂》〉裡,針對鞋子提出精闢的見解,而我試圖再繼續往下延伸,提出一點淺見。

1990年代暢銷作家艾倫‧狄波頓(Allen de Botton)在自傳隨筆小說《我談的那場戀愛》裡,與前女友因為一雙鞋產生歧見,從品味喜好的落差,帶出階級、文化等哲學提問。《分手快樂》中,不需要鞋子的Lily得到一雙過大的鞋(現實與想像的落差)、Grace腳上的鞋壞了,需要一雙新鞋(記憶傷痛需要修復)、Helen不特別重視的鞋子尺寸,但她的鞋事卻是前男友銘記在心的愛情通關密碼(兩人的價值觀迥異),或許是個耐人尋味的開始,但文本能不能夠更深入?更綿密呢?


音樂劇之本

筆者如此語帶急切地評論這個劇本,原因是對新銳團隊高度期待。台灣音樂劇製作走一個不同於歐美大國的獨立製作線路,文本概念是作品的靈魂,沒有大筆預算拚視覺、歌舞與排場,便得在文本編排上更縝密,或提出足夠的創意,或有完整的提問。

《分手快樂》確實擁有了一個好看的外型──音樂好聽、歌詞清新可人、演員水準整齊、各方面技術設計到位──顏質高,當然更期待深刻的內涵。未來此劇若有機會再演,佐以更縝密的文本,這個作品足以列進台灣音樂劇展演史,成為一個可口可人的驚歎號。


註釋

1、《分手快樂》另兩篇評論如下:

白斐嵐:〈只不過是一些小事《分手快樂》〉

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57876

于善祿:〈愛情本來就是需要經營的《分手快樂》〉

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58101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