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於失衡與平衡間的探索地帶《浮動的地平線》
9月
06
2017
浮動的地平線(光環舞集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38次瀏覽
梅錦忠(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表演藝術碩士生)

白衣女子置身事外的看著舞台上的一切動靜,不聞,不問,又像與舞台上有關似的尋找著生命的本質,抑或是自己心中的桃花源,透過舞台上一切失衡的狀態,引領著未知探索神秘的新地帶。

編舞家余承婕解構與重組舞者的身體語彙,拆解舞者身體原本既有的框架,重建新的肢體語言,舞者運用意念去找尋身體肌肉與關節間新的聯繫,舞台上鋪平的透明塑膠布本該像靜止無變化的地板一樣,應給予舞者一個安全、平穩地平台讓舞者在塑膠布上盡情舞動,但透過舞者對塑膠布的拉扯、扭轉或任意旋轉,彷彿賦予它生命般活了起來,舞者在不平穩、不安全的塑膠布上仍要維持平衡,面對著如海浪、如雲朵般瞬息萬千的塑膠布,舞者尋找身體新的經驗,在身體的不平衡間找尋平衡,重建身體的節奏與動律。

上半場採用無油乾地板,舞者透過與地板的摩擦,透過阻力及舞者間相互拉扯力來展現身體的張力與動力,互相的合作或操弄來呈現舞蹈動作的對立與模仿,舞者間關係似密不可分,又似獨立個體互不相關,當台上透明塑膠布被拉起與地板成平行時,劇場空間一分為二,布上空間及布下空間,舞者穿梭在兩個空間,在布上探索、攀爬,用身體各部位想辦法弄皺它或是擰開它,尋找身體與布之間的無限可能關係,又要抵抗賦予生命力般千變萬化的布,在動態的空間中嘗試新的肢體發展,而布下的空間就像另一個神祕國度,若隱若現,舞者須運用身體的各種可能來撐開布不讓自己被埋沒,與布抗衡,又或者不抵抗,讓布包覆著身體,與布共舞。

下半場的無阻力油性地板,抽離原本地板既有的摩擦力與阻力,舞者要不改變身體熟悉的運用方式,找尋新的身體語彙在未知的空間中重建新的平衡,要不就放棄,在無阻力、無摩擦力中跌跌撞撞的維持在失衡中,舞者透過嬰兒油,重新詮釋自身的舞蹈肢體,解構與重組原本既有的肢體動作,舞者透過推、擠、滑、撞來產生動力,在油中產生新的視覺效果及火花,舞者盡情的運用身體盡可能地在未知的危險地帶中探索新的身體路徑及張力,而從持續的跌倒中漸漸可以站起、走動、甚至跑步,在浮動的透明油布中找到新的境界及自我,產生新的身體動律及詮釋方式,在未知的平衡與不平衡間找尋自己的立足之地。

有趣的是,舞者在舞台中持續探索未知地帶及在失衡中找到平衡,始終有一位白衣女子看似相干又看似不相干的在旁邊存在著,她有時拿著錄影機錄著與台上發生的畫面完全上下顛倒的錄像影片,記錄著失衡的世界,也像在尋找著什麼,有時又像隱形人般拖著沉重的步伐遊走於各角落對身旁正在發生的事不聞不問,彷彿一切都與她無關般,令人好奇,她是否在這失衡與平衡之間,這浮動的世界中,找到了平衡,抑或是迷失在這浮動的世界中,失去了平衡。

《浮動的地平線》

演出|光環舞集
時間|2017/09/01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余承婕的舞作讓人在散場之後留下無限的想像與蕩漾的情愫。運用嬰兒油創作,但開了自己的路,以全然不同的視角探索舞蹈被觀看的可能性,其中身體的技術性被包藏在畫面傳達的詩意中。(徐瑋瑩)
9月
11
2017
透過這種多重交織的敘事疊合,賴有豐試圖以自身的創作不僅只是回應土地給予自己的創作發想,更蘊含著帶領觀者進一步去探索更多關於這片島嶼上,不同地區的人們其所面對的議題以及當地的人們如何看待這些事物。
6月
16
2025
相較於傳統以旋轉、跳躍等作為芭蕾舞劇的高潮劇情橋段,阿喀郎.汗的編舞創意像是將舞者推入萬丈深淵,更考驗著舞者的舞蹈硬底與增進其芭蕾舞者其他少使用的肌肉核心的生成
6月
12
2025
從改編的手法來看,如果說《閉俗Pí-Sú》是屬於海棉吸水式的放大版,《搏筊》則大致保留原作的內容、並在作品的前後增加段落,屬於加載型的擴充版。
6月
06
2025
舞動的身體與河水的影像交疊形塑為流動地景,是一幕幕內心情感的獨白,又像是一場儀式性的淨化歷程,形成多變的符號意象,將觀眾帶入一場關於失語、記憶與存在的經驗世界。
6月
04
2025
為何最深刻的顛覆仍由男性完成?女性是否仍被期待回歸那個柔弱而寬容的敘事角色?浪漫的芭蕾舞意象。形式的當代,是否尚未真正撼動情感結構與角色邏輯的深層秩序?
5月
28
2025
《永恆回歸》不是一次對單一文化的回望,也非純然的個人返鄉敘事,而是一場藉由舞蹈身體展開的複數對話:關於傳承與創新、個體與群體、離散與歸屬。
5月
15
2025
全部大約三十餘分鐘的演出,已達特定場域的表演創作思維,不僅妥善使用了整宅公寓的走道,後半段的處理,更是連動了天橋上下的空間,為作品瞬間拉開了所在城市線地的景深
5月
14
2025
在舞作中有許多節奏上的空拍、舞蹈動作的靜止和舞台空間的留白,這種編排手法讓整個作品更富韻味,也為觀眾留下一片想像的空間。
5月
1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