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在地文化的兒童戲劇《一百年的寶藏》
8月
06
2013
一百年的寶藏(豆子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66次瀏覽
葉蓓苓(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班)

月光下的土地眏照著一片暈黃,熠熠生輝的寶藏原來就埋藏在我們的家園。

在地耕耘已有十五年的豆子劇團首次採擷高雄在地史實與鄉野傳說,推出《一百年的寶藏》,重新敷演「林道乾打鼓山埋金」和「曹公鬥龍母」等打狗舊事,編創出滿足的兒童心理的奇幻故事,陪同孩子在冒險中獲得成長的勇氣。

豆子的創作經常關注弱勢孩子的心靈,例如《蜻蜓二八》中生病的蝴蝶,《達剛三號》裡的單親男孩與跛腳女孩,內容往往翻轉強與弱、富與貧的既定印象。本劇主角亦是如此,Dora是位久病住院的小女孩,鎮日得與病魔對抗,這看似脆弱的生命竟有著不可思議的力量,當Dora打斷Angry醫生的床邊故事,堅稱打狗山上的海盜不是林道乾,而是「一塊錢」小豬海賊團,此時舞臺上四名兇狠的惡賊們便一瞬間被推開,換成四隻肥嘟嘟的小豬,而小豬們也真的按照預言通過時光隧道來陪伴Dora,劇本利用諧音雙關,輕巧跨越了歷史與想像的界線,並且以豬代人,既逗趣又不失林道乾貪婪的形象。

另外劇中也隱含著孩子對公平正義的期待。不同於野史記載林道乾順利脫逃,海賊團是頻頻失誤,小豬既吹不垮鳳山城門,也開不了寶藏大門;海賊成員的命名也饒富寓意,團長「一塊錢」遠不如願意替他人付出的團員「金元寶」,藉此點出全戲寓意「能帶給身邊的人幸福,才是幸福的真諦」,劇末更直指寶藏的所在,「守護自己的家園,便是保有一百年的寶藏」。

就演出品質來說,劇團總監以自創的「豆子操」,自然拉近與孩子的距離,讓好動的兒童在大展身手後,做好觀戲的心理準備。而首次與汎美舞團跨界合作,場上十位優秀的舞者堪為一大視覺饗宴。曾執導《白香蘭》、《四月望雨》等多齣音樂劇的楊士平導演,已是二度與豆子合作製作兒童歌舞劇,無論在編舞與劇情銜接上皆能符合兒童觀眾的期待,而演員的表演亦有驚豔之處,例如團長一塊錢的表演節奏明快,言詞幽默詼諧,責備金元寶「像豬一樣笨」,不禁令人莞爾;飾演壞蛋龍的演員高舉龍頭,身形流動如蛇,其陰險低沈的嗓音讓人不寒而慄,而眾人與惡龍激戰的高潮,導演選擇輕柔的音樂與慢動作等藝術手法呈現,不僅安撫了孩子們的恐懼,更博得全場哄堂大笑。

然而相較於舞蹈與動作的華麗呈現,本齣戲在歌唱和劇情鋪排部分則顯得美中不足,既名為「穿越四百年的歌舞劇」,歌聲自是觀眾期待的焦點,但演員唱工素質不一有待加強,故事的時間線龐雜錯亂,不談荷蘭人佔領,僅談明代海賊林道乾和清代官員曹謹,使人困惑這「四百年」及「一百年」究竟指涉何時?此外,創作者的歷史意識將篩選特地歷史事件建構為集體記憶,該戲強調漢人開墾移民與清朝開圳德政,其歷史記憶仍未脫漢人本位的意識形態。既然劇中已談「打鼓山埋金」一事,若再提及林道乾「取血固舟」使原民遷徙屏東一說,更可向孩子說明高雄為何舊稱「打狗」,擴展孩童以多元族群的視角審視歷史。

綜而言之《一百年的寶藏》展現豆子一貫的溫暖與歡笑,儘管歌唱與劇本上未臻完美,未來這株豆苗將持續取材高雄、成長茁壯,令人拭目以待!

《一百年的寶藏》

演出|豆子劇團
時間|2013/07/27  19:30
地點|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
當天現場的大量互動,幾位演員親切平易,通過劇情設計和美食雙管齊下,鬆動了無形的觀演界線,純粹的觀眾設定已經消失,成為兩批各有不同任務的參與者
6月
16
2025
挽回人世間的正義,理當如此——但死者能否有?《騷動之川》便是意圖把它昇華到神思境界,召喚萬物齊運的感素;端看首幕的女神到幕終的女童,一個令人矚目的美學扣環。
6月
1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