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聚,亮彩生輝《一曲望春風──胡撇仔之夜》
5月
29
2013
一曲望春風—胡撇仔之夜(臺灣春風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14次瀏覽
陳歆翰(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學生)

繼上週在大稻埕戲苑舉辦了《戲窟風情畫──古路經典下午茶》清唱會活動後,相隔不到一週,臺灣春風歌劇團在富有人文歷史情懷的大稻埕公園(又名李臨秋音樂公園)再度推出相同性質又截然不同風格的表演節目。

此次主打「胡撇仔之夜」,與前一週的「古路經典」恰巧是各異其趣的兩種表演風格。其節目名稱設計極具巧思,「一曲望春風」恰巧嵌進了「春風」與「望春風」兩個帶有特殊意義的詞彙,在以【望春風】一曲歌詞名揚四海的作詞人李臨秋先生的紀念公園裡,舉辦這個活動,在相隔將近半世紀的時空中情感相遇,是如此浪漫的驚喜。尤其特別邀請了李臨秋先生的公子李修鑑先生蒞臨演唱,在小提琴與胡琴旋律交錯中,濃烈的臺灣情懷隨流洩而出,為陰雨多日的台北,帶來一席沁涼春風。

本次節目編排特別邀請了戲曲世家出身的劉建幗擔任導演,在畫面銜接與節目效果設計獨具匠心,較之上週些微冗長且同質性高的節目份量而言,本週顯得適中許多,且效果十足。從主持人一出場便渲染了濃濃的「秀場」、「歌廳秀」的氛圍,以【四季紅】、【望春風】、【夜上海】一連串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開場,搭配師大的搖滾音樂社團演奏,氣氛愈發歡騰熱烈。

節目內容包含了2006年的經典胡撇仔劇目《玫瑰賊》、探討人格分裂的搖滾歌仔《威尼斯雙胞案》、大膽驚世的實驗劇作《飛蛾洞》到懸疑推理《雪夜客棧殺人事件》等精選橋段,曲目類型橫跨了全新編寫的搖滾樂曲【弔祭】、【獵愛】、【情愫】;融合特殊伴奏方式的新歌仔調【單人獨劍】、【郊道】、【新男子漢】;熱情High歌【神鵰俠侶】、【桃花過渡】等,試圖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中,讓觀眾見證春風十年來的創新成績。在寶塚歌劇團席捲臺北的一個多月後,春風在節目畫面的編排上,也略帶有寶塚的閃亮炫麗。

參與演出的除了幾位春風的資深團員外,特別一提新生代的生角演員廖珮宇,出身自師大歌仔戲社的她,經過數年的舞臺歷練,一反剛學戲時的青澀生疏。此次擔任多段唱段的演唱,包含吸收自流行歌曲而被歌仔戲廣泛使用的【人道】與【娼門賢母】、《Seven Days》選段的【憶當時】兩段節目的演唱。其眉宇之間呈現大將之風,眼神自信明亮,十足掌握「女小生」該有的舞台魅力。唱腔在高音部分清亮,唯在中低音的轉韻上,不時流露出生嫩的喉音與「娃娃音」,稍嫌可惜。

而節目進行中仍有些美中不足的部分,擔任【四季紅】開場演唱的社團主唱,只有一人在臺上表演,樂團夥伴則在遙遠的臺下伴奏,在她盡力搖頭晃腦想進入表演情緒時,卻略顯孤單和尷尬。建議主持人在介紹人物時,稱謂可避免用「學姊」、「老師」此類切身的用語,改以「先生」、「小姐」較為普及。而舞臺和演員造型雖然已看出向歌廳秀靠攏之用心,但仍過於保守,筆者建議如加上舞臺旋轉燈或煙霧機、泡泡機的使用,或許可以更展現秀場五光十色的炫爛奪目。另外,爵士鼓和電子樂器的音量過大,時常蓋過演員的演唱音量,希望能夠些許斟酌。以上,筆者在此提出拙見。

然而,瑕不掩瑜,一場精心策畫的節目仍是獲得廣大群眾的青睞。節目尾聲,在團長也是該團當家小旦邱妤萱的感性發言中,畫下了完美的句點。春風十年,為青春的歌仔戲夢寫下了無悔之約,在創新與傳統的道路上,春風勇敢且執著,在此向無悔的青春致敬!

《一曲望春風──胡撇仔之夜》

演出|臺灣春風歌劇團
時間|2013/05/25 19:00
地點|台北市李臨秋音樂公園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團隊過往對於戲曲身段的承襲或化用著力甚深,不論是接聽杖頭飛鴿傳書,或是化趟馬程式為現代機車的騎乘,都是極具巧思的創發。可惜本劇的表演採取較隨性自在的形式,藏身在華麗服飾的身段,不復見獨出心裁的精彩。
3月
28
2025
《暗夜花香來》以懸疑推理作為核心,結合歌仔戲傳統,表述了對現代社會的關懷視角,儘管命題論述未臻完善,但戲劇語彙成熟、演員表現亮眼,實不失為一齣出色的歌仔戲懸疑小品。
3月
26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
當一齣家庭倫理悲喜劇的抒情段落,唱唸少了情感力度,重在身段執行、場面調度,而培訓藝生與資深演員同台對戲之際又顯生澀;不免令人有些疑惑:青年演員們的角色刻畫思路是什麼?他們如何理解自身演出角色以及整體劇情的關係?
3月
25
2025
在角色眾多、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為戲曲觀眾所熟悉的水滸戲中,筆者看見的是新世紀京劇人才培育的成果,卻也不禁反思,好漢齊聚、老幹新枝的背後,「復興」京劇團是否能夠繼往開來?重現「復興」風華?
3月
13
2025
全劇以莫上塵復仇為主線,串聯起愛情、親情、權謀、宮鬥等元素。兩個外貌、能力、性格都幾近完美的皇子與公主,卻因陰謀與鬥爭,陷入相愛相殺的困境,充分彰顯出近年古裝偶像劇特別流行的「美、強、慘」悲劇美學。
3月
13
2025
此次劇本的整編以剪裁整合為主,稍欠細密的針線彌縫。期盼未來復興整編老戲時,能在保留表演精華的同時,於劇本修編上更臻細緻,打造出專屬於復興的獨特版本。
3月
13
2025
春美歌劇團在一方簡易舞台中發揮戲劇效果,充分擴展了框架的限制,舞台的熱鬧易於吸引觀眾目光,劇情行至水漫金山寺時,觀眾或站或坐、目不轉睛地盯著舞台。
3月
12
2025
光興閣確實藉《多重宇宙》與《前傳》兩部作品碰撞布袋戲在現代劇場的適應方式,並且一定程度地借取金光戲本有的內涵,加以改造成現代觀眾可以接受的型態。不過,除有精進與精緻化的空間,光興閣或許可再回頭思考的是:為什麼需要複製金光戲?
3月
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