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的故事情節波折詭譎,場景或在室內或凌空穿山過海,要將它搬上舞台,談何容易?然則全劇笑聲不斷、趣味精采,可見設計創意十足。
本劇成功首功在:善於營造奇幻驚喜的聲光電響。導演透過布景窗,以皮影戲偶呈現彼得潘及溫蒂遠距遙看的冒險旅行,或在牆壁上投射影像,解決戲劇所需的場景,於是在光影中或山或水、或走或飛、或倫敦或島嶼,繁複多變的光影,交疊技巧迅速,營造出獨特的劇場風景,加上旋律變換俐落的配樂,令人目眩神迷。
呂毅新導戲一向採道具「就地取材」,因此道具雖是常見、常用的物品,而導演卻賦予它們新的生命。於是置於頭上的竹蜻蜓,成了航向永無島專機的螺旋槳,雙手持扇就成為飛機的機翼,凌空灑下的小紙片便是雪花,而用得最多的是手電筒,藉著手電筒微弱的光,投射屋頂的小球,即成了闃黑天空燦爛的繁星,照射窗牆,即成異光閃動的想像世界。平凡的道具竟是成功呈現奇幻驚喜的大功臣。
影響.新劇場的出場,總是別出心裁。當觀眾走入幽暗的表演廳,即使光線暗淡,觀眾還是會被躺在佈景樹下酣睡的男演員吸引。音樂聲起,男子忽然坐起、發呆、大笑,瞬間的聚焦,開啟孩子第一波的嬉笑,隨後女演員出場,對男演員又是捏鼻又是掐嘴,孩童的笑聲立即爆開,而一旦得到歡笑的密碼,笑聲便如浪濤波波不斷,互動也變成很自然。當演員苦惱沒有精靈粉可以飛,小觀眾便紛紛提供洗澎澎、吃冰淇淋……等快樂的念頭,而當演員期望得到觀眾的笑聲時,小朋友更是慷慨地大笑起來,演員與小觀眾間自然的互動,也掀開了童話的心靈帷幕。
本次《尋找彼得潘》不是J.M.巴利的舞台劇本和小說。而是導演以他的作品人物或是對話為靈感,自己創作編寫的新戲,內容和點子都是原創的,因此挑戰性更強。這場戲只有男女二位演員,因此他們必須千變萬化,除了肢體還要搭配劇情的需要以口技發出各種聲響,或歌或舞或跳或叫或猴、鳥、海盜、美人魚等等,角色變換紛繁,卻都唯妙唯肖,讓觀眾能即時跟上。如扮演狗追逐來找影子的彼得潘時,先是以手勢投影出狗,然後演員隨即酣暢淋漓演出狗追、人跑、狗咬人倒的動作。而當回顧往事時,彼得潘環腰抱住虎克船長,身後演員忽然從身後伸出一個套在手掌上,前一後二象徵鱷魚的圓球,那栩栩如生的形象,加上滴答的聲響,意味著牠將咬下虎克的手,將幾度空間全揉雜於一霎間,真是聳動的一幕。在觀劇者共鳴的驚呼中,不論老少已瞬間點醒了想像力,人人都成了彼得潘。
戲中,達令太太將小孩白天弄亂的心,都撫順平整放回抽屜最底層,再把好心情放在通風明亮的最上層,讓孩子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這樣的詮釋母親,讓觀劇者的心充滿溫暖,很貼心,也很別緻。
此外這次演出場地,對台南本地觀眾而言,也是耳目一新的一場驚喜。B.B.Art原是有歷史的老建築,如今這齣戲以自由拼貼,佐以無限想像,讓老屋蛻變成富有青春氣息的新時代藝廊,劇、場相得益彰。
這場戲有好劇本、好演員、好音樂、好場地、真是一場好戲。
《尋找彼得潘》
演出|影響.新劇場
時間|2014/05/02 19:30
地點|台南市.B.B.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