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仁德虎山糖廠的《一桿稱仔》、台南忠義國小武德殿的《躍!四季之歌》,還有《海天鳥傳說》,日式軍官宿舍的《321巷花園小戲展》,一直到今年在B.B.ART的《尋找彼得潘》,身為一位長期觀察影響‧新劇場觀眾,筆者發現,影響‧新劇場藉著每一部新作品的推出,不斷地演練新的技術,發展自己的語言,就像處在成長期的孩子,在熟悉更為強壯的身體之後,迫不及待地想要嘗試更多的可能。而觀眾的驚喜,往往是覺得怎麼才一下子不見,孩子怎麼已經長大這麼多。
在《尋找彼得潘》中,兩位演員利用手電筒和手中的簡單道具,卻創造出非常豐富眩目的光影效果,另外,他們分飾多角,快速地在不同角色之間來回穿梭,甚至後設地討論起對方應該扮演什麼角色,這些技巧和安排,都曾經出現在之前的幾部作品中。尤其,影響‧新劇場更擅長利用表演場合原有的特性,營造出與劇作本身一搭一唱的效果,《尋找彼得潘》這次在B.B.ART的三樓演出,觀眾要先走一段長長的樓梯進入閣樓,配上每踩一步就嘎嘎作響的木頭地板,上了三樓馬上看到有位演員已經先在地板以睡著的姿態躺著不動,整個等待開演的時光,現場的孩子都不自覺地盯著他看,心中也不時猜想,他何時會突然張開眼睛,從地板上跳起來?整個安排與巧思,成功地塑造出懸疑又讓人期待的氣氛,充分利用了B.B.ART的現場條件。
難得的是,影響‧新劇場雖然嘗試在更多元的體材上發展,卻一直堅持他們原初的信念,堅持為青少年和兒童而作,為孩子而演。所以,在《尋找彼得潘》中,可以再一次看見以「孩童的想像力」為主軸的編排模式,把各種天馬行空的想像化為各種形式的劇場語言,讓孩子們驚嘆不已。
尤其,在今日全球化的世界,面對迪士尼文化工業的操作,要改寫這部家喻戶曉的兒童文學名著談何容易,因為故事的角色形象早已定型,反覆地出現在電視與電影中。
導演卻能找到一條顛覆既有形象的角度切入,讓演員直接在舞台上討論,為什麼彼得潘不能由女生來演?為什麼虎克船長一定是男孩子,帶領孩子思索這些原來的文本所不能給予的反思機會。導演也特別抓出一些對孩子而言非常有吸引力的段落,例如媽媽在睡覺前整理孩子的心,看看孩子們今天想了些什麼,又例如,「沒有影子的話會如何?」等提問,適時地僅抓住觀眾的心思,自然而然地邀請現場的小朋友觀眾進入,演員與觀眾的互動好像就是表演的一部分。
另外,更要特別稱讚《尋找彼得潘》的兩位演員董淑貞與李佶霖,他們兩位撐起了整齣戲眾多的角色,把導演的想像化為真實的演技。雖然只有兩位,但是透過他們扎實的表演,從開場的倒敘開始,一直到搭飛機降落,前往永無島,甚至是永無島上各種不同的動物,最後的叢林打鬥等,都展示地恰如其分,好像整個舞台上真的熱鬧非凡。
深耕於台南的影響‧新劇場,每一次的演出都選在具有豐富歷史意義的場所,每一次的觀賞經驗都可以看到這個新劇團的成長,期望他們能繼續在創作的道路上堅持下去,為在地的孩子提供更多優質的表演。
《尋找彼得潘》
演出|影響‧新劇場
時間|2014/04/26 10:30
地點|B.B.ART藝廊 3樓閣樓空間 (台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