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為語,在壓縮與延展之間,凝視孤獨的洞《TON618》
3月
12
2024
TON618(黃麗蓉、邱鉦淯提供/攝影周泰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05次瀏覽

文 高于棋(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在學生)

演出簡介首句寫道:「TON618是目前宇宙所知最大黑洞的名字」,一齣以日常切片談論孤獨、情緒的戲,它營造讓觀者進出黑洞的迴圈路徑,會被吞噬,但在停止之後,你還可以逃脫,卻也還是存在下一次的吞噬。

白色投影布幕,幾件小道具(手機、檯燈、書籍、塑膠球等),簡單的舞台構成,兩名演員、獨白、自拍錄影、即時投影及肢體的延展、糾纏,引領觀者走進無以名狀的洞,寂寞且悲傷。

慶典式的吃食,自我起落

戲的一開始,各式各樣的巨大食物:杯子蛋糕、棒棒糖、伏特加等,在投影幕上播放,時而交雜Switch、社交軟體、口紅等,不屬於食物的物件,兩人席地而坐看起來像在野餐,中間擺著一株向日葵,繽紛的塑膠球被擺上白色盤子。兩名演員拿起刀叉,一遍又一遍地切割、進食,他們不斷狂暴地翻找,最後把球丟出去,拉扯野餐墊,像是在爭奪什麼。

渴望透過外物的侵入、刺激來自救,亢奮地用全身去回應,意圖將沉重的自我意識從「我」之中拉出、抽離,卻反而「耽溺」的狀態,虛假無用的掙扎,所以是球、是投影。

於是,再次陷落,演員抽搐、癱倒在地,燈暗。

身體的單、雙合奏,衝突再平衡

單人與雙人,彼此競逐、啃噬,耗盡力氣倒地,像信任遊戲般的無所顧忌地傾倒與反推,手腳彼此纏繞包覆,時而高低錯落,時而平行的位置,無聲地藉由一個又一個的動作,引領關注探討「關係」中的衝突、調和與平衡。

觀眾在之間,尋找自身的觀看位置,往復上升和墜落,帶入不同的情緒狀態。呈現出我們,不只是在愛情上的渴望依賴,卻因為各種生命中的不確定性(順利接住、碰撞諸如此類的),會遲疑、疼痛、難過和快樂,於是選擇欲拒還迎的日常樣貌。

戲的中段,他們各自走向角落,解開繩結、鈕扣,脫去粉色洋裝、襯衫和褲子,隨意地丟在地上,開始自顧自地輪流對著手機自拍鏡頭說話,一場私語呢喃慢條斯理地開展,像是拋開外物、社會既存的束縛,鑽進自己的洞裡,獨自感受回聲,浪一般拍打在心上。

獨與白:自由蔓生的語言,構成了洞

四十五分鐘的戲,唯一有台詞的兩段故事,分別由三段獨白構成,他們開啟檯燈,拔掉插頭,變換位置,插插頭,再次開啟檯燈,對著鏡頭訴說,一鏡到底。

演員們看著自己說話的同時,即時影像投影在布幕上,將五官細節放大,眼神、表情迫近觀眾,使觀眾以兩種方式看著演員說話,「真實」和「影像」空間,去直面那些孤寂的語言,兩個演員的詮釋。


TON618(黃麗蓉、邱鉦淯提供/攝影周泰全)

深掘潛意識,探究內心各自的洞

其一是這樣的,廚房的地板有個大洞,一邊是瓦斯爐、一邊是冰箱,洞裡有螞蟻,那是螞蟻的新家,而「我」往洞裡投放食物。洞越來越大,能夠煮飯的地方越來越小。「我」夢見,螞蟻不滿足於「我」所投放的食物,啃噬「我」的雙腳,「我」的身體變成他們的新家。「我」決定先發制人,吃掉螞蟻。

略帶魔幻寫實的成分,洞和螞蟻的存在與否並不重要,而是「我」內心的投射、隱喻,所顯現出來的樣子。洞隨著螞蟻的啃噬而變大,營造張力,「我」原先選擇放任餵養,以為能和平共處,最終被反噬,決定直面,或說痛下殺手。

其二則是,喜歡在騎機車時自言自語,一個人大哭、大笑,等紅燈的時候又回到若無其事的狀態,回到生活。「我」把所有東西換新,機車破了洞的保護套、衣服、書、鞋子、想法和習慣,想著這樣是不是就會變成「全新」的人。「我」愛他的腳,要再去愛別人的腳。

相較前者,更像是節制地把生活做成標本,細小幽微對於生活的思索,獨處時的自我對話,像是空白時間放任情緒的暫時性流動,忙碌起來便又決定停止。

回放、收拾和安放那些混亂的

劇末,他們回放了兩個故事獨白的影像,像是訴說後,對生活的有些疏離地檢視,撿拾散落在地上的物品、裝袋,淨空舞台,再次盤腿席地而坐,拿出一包真實的餅乾,一邊吃著,一邊互相餵食,輕巧地笑著,一切浮華回歸平靜。

相較於開場的「盛大」,一切緩慢地停了下來,以「恬淡」作為這齣戲的結尾,恰到好處的填補了那個「洞」,所有混亂漂浮的情緒,終於能夠降落,並且找到能夠安放的位置。

《TON618》帶給觀眾的,正是尋找面對「洞」的自處方式,你會充滿矛盾,會慌張、疼痛和耽溺,會感受到難以言喻的陷落,但不要急,這只是一種必經。

《TON618》

演出|黃麗蓉、邱鉦淯
時間|2024/03/01 19:30
地點|不存在劇場(台南市北區正覺街33巷14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