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桌遊、電玩到音樂劇,我對《台北大空襲》的一些看法
4月
22
2024
台北大空襲(三點水製藝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攝影張震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62次瀏覽

文 陳正熙(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首先,我們還是應該對真實的「台北大空襲」事件,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1945年5月31日,上百架次的美軍轟炸機從菲律賓基地起飛,對台北進行大約三小時的無間斷轟炸行動,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與建物毀損。這場轟炸行動,是在太平洋戰事的後期階段,美軍在減少傷亡的前提下,逐步進逼日本的戰略行動的一環。美軍的轟炸行動,主要以市中心的官廳建築(如總督府),和日人聚居的城區為目標,對當時的日本官民造成極大傷害,反映出日軍日益明顯的敗勢,也預示了在台日人的未來命運。另一方面,台灣人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台北大空襲」因此和其他自1944年下半年就已經開始,範圍涵蓋全台的美軍空襲行動一樣,成為活過那時代的台灣人的共同記憶。

在戰後台灣歷史的官方論述中,這場美軍空襲行動,因為中(華民國)美的同盟關係,和國民(黨)政府對日據時代歷史的曖昧態度,而被抹除,也因此更凸顯出台灣(人)在中日戰爭(八年抗戰)/太平洋戰爭期間,遭人擺佈卻無可奈何的尷尬定位,和敵我意識的混淆錯亂。

「台北大空襲」確實是一個充滿辯證思考可能的題材:從不同觀點切入,客觀呈現道德價值的對峙,身份意識的矛盾,亦可拓展我們對「歷史」、「政治」的理解。迷走工作坊以「台北大空襲」為題,開發桌遊和電玩遊戲,筆者雖不是玩家,但從相關說明中,大約可以想像遊戲玩家如何化身角色,在生存遊戲的過程中,穿梭於重現的時空環境,逐步掌握事件的發展脈絡,並能對這段歷史有所感,而生繼續探究追問的意願,其娛樂效果與教育價值,因此受到各方肯定。因此,這款遊戲的設計理念,頗能呼應以當代觀點切入歷史情境:「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論點,遊戲玩家的主動性,成為決定遊戲是否成功的關鍵。


台北大空襲(三點水製藝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攝影張震洲)

三點水製藝文化以「IP轉譯」概念創作的音樂劇《台北大空襲》,嘗試重現桌遊進行的歷程:劇中角色就是一群被邀請參與測試的桌遊玩家,在主持人的引導下,進入大空襲的歷史情境,扮演角色(失憶少女、心中充滿矛盾的神風特攻隊台灣青年、領導反抗運動的醫生、信仰因戰爭而動搖的神父、被困在殺戮夢魘裡的日本特高、情感真假糾結難辨的藝旦),完成個人被設定的任務,並且相互協助,共度危機難關,達成全體倖存的終極目標。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首先,是歷史場景在舞台上重現的問題。

相較於桌遊的圖卡,或者電玩遊戲的螢幕畫面,舞台場景的構成,有其物理上的限制,對設計者是更大的挑戰。《台北大空襲》的舞台上,主要是以桌椅組合,搭配投影與光影,重現遊戲中的歷史場景,但整體視覺效果不佳,難以創造出身歷其境的時代感,桌遊空間與歷史現場的轉換,也太簡單而直接,若能多一些玩家討論辯證的鋪陳,或能讓我們更有效地把握整部作品的歷史性(historicity),也就是我們對這個事件在特定時空脈絡下的理解。


台北大空襲(三點水製藝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攝影張震洲)

其次,是人物生命情境與事件鋪陳的問題。

在桌遊或電玩遊戲裡,玩家在遊戲設定條件的框架中,仍能主動掌握角色行動,在各個關卡做出抉擇、承擔後果、進行思辯,因此能對「歷史」本身形構自己的理解與反思;在劇場中,舞台上的玩家/角色,在各個場景做出的抉擇與後果,都是編導的人物情節設定,並無「主動性」的考量,至於觀眾,更非遊戲中的玩家,而只能接受創作者對這段歷史的理解與呈現。(這或許是所謂「2.5次元」劇場轉譯,特別是從遊戲到舞台演出,會有的共同問題?)

《台北大空襲》編導選擇從個人生命的角度切入,強調個別角色各自的情感掙扎:清子的迷惘,阿誠的認同矛盾,明智醫生的使命感,神父的信仰危機,佐佐木的失志頹喪,藝旦顏顏與雲霞的悲情,再加上充滿抒情的樂曲,讓全劇散發出強烈的傷感情調。這樣的選擇,卻也沖淡了主題本身的時代性和歷史感,而桌遊主持人對歷史細節的補充說明,也無法有效重建時空脈絡,或者編導所想像的角色「生活的軌跡」(也就是歷史)。作為觀眾,我能夠從這個作品中得到有關這段歷史的了解,因此是片面而零散的,也無法受到情感或思想上的刺激,對「歷史」或「政治」有更深入開展的思考。

桌遊與音樂劇創作者,取材本土歷史,肯認主體意識,拓展文化藝術/創意產業前景的努力,值得肯定,但在形式選擇和觀點建立方面,仍期待有更深入的思辨。

在「台北大空襲」發生的混亂時代裡,在威權體制嚴密掌控的黑暗時代裡,「台灣人」總是被迫要在生存與尊嚴之間,做出不可能的抉擇,即使是在相對穩定的當下,仍要受我們無法影響的外在因素威脅,而島內認同意識的對立,更會讓相同歷史情境下的每個人,各有不同的「共同」記憶,致使「生存」與「尊嚴」的兩難課題,更加複雜難解。

因此,我們必須生活的現實,終究不同於桌遊和演出,翻到「戰爭結束」卡,演出落幕,思考才要開始。

《台北大空襲》

演出|三點水製藝文化
時間|2024/03/31 14:30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球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然而藉由權力跳轉的操作方式將笑點隱藏在文本結構裡,提供感官娛樂之外的意趣,演員也因著事件的推進能在轉折處強化角色立體感,讓角色生動鮮活,彎彎繞繞之間驚喜不斷
10月
10
2024
《喜妹夢遊仙境:兒童的焦慮劇場》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互動式的演出,成功將孩子們內心的焦慮與渴望具象化,讓他們在觀賞過程中感受到成長的力量與啟發。這不僅是一場奇幻的冒險旅程,更是一段探索自我、面對困難與追尋成長的旅程。
10月
08
2024
在這次演出中,放大的劇場空間,使得導演與舞台設計必須改變觀眾的位置與視角,讓他們從視野有限的共乘者,變成了全知的鳥瞰者,不能參與,只能旁觀。
10月
07
2024
編導並未安排更流暢且有意義的換場,彷彿唱完一首歌,然後再下另一首的前奏,這齣戲就可以準備開始進入下一段,於是《織男・彼赫巫》大概就是十一首MV的歌單播放,不需要準確連結,也無法有效縫合、或是構成「一個」完整的敘事。
10月
04
2024
《織男.彼赫巫》作為一齣主打泰雅族的原創歌舞劇,但觀點卻與一般的戲劇無異,訴說應該尊重多元性別的差異,卻並未著重在泰雅族身上的異同進行延伸;講述了織布對於泰雅族而言無可取代的獨特與意義,卻也未就此解釋男性不可織布的緣由。
10月
01
2024
《夜燈》不僅僅作品本身小而精巧,連觀眾人數也是不到五十人,因為空間有限,在小小的坐墊上互相緊挨著,形成一種親密的觀賞經驗。
9月
25
2024
綜觀三齣作品,「尋死」命題的有效,基本建立在對於勞動現狀莫可奈何的絕對信任上。然而從勞動狀態、精神缺失到尋死展演,真正具有推演關係的僅有末二者,也就是各種精神狀態的缺失才是促成死亡的動機。
9月
24
2024
一小時上下的泰國廣播電台擷取引出了討論「媒體會如何形塑國族認同?」媒體甚至含括戲劇,劇中我們像在凝視整個泰國社會,然而追根究柢我們還是在觀看導演和編劇提供的虛構的真實,這樣的思考上的錯落感好像帶出一種後設的態度又或來回辯證的關係,令人不由驚喜 。
9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