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桌遊、電玩到音樂劇,我對《台北大空襲》的一些看法
4月
22
2024
台北大空襲(三點水製藝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攝影張震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79次瀏覽

文 陳正熙(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首先,我們還是應該對真實的「台北大空襲」事件,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1945年5月31日,上百架次的美軍轟炸機從菲律賓基地起飛,對台北進行大約三小時的無間斷轟炸行動,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與建物毀損。這場轟炸行動,是在太平洋戰事的後期階段,美軍在減少傷亡的前提下,逐步進逼日本的戰略行動的一環。美軍的轟炸行動,主要以市中心的官廳建築(如總督府),和日人聚居的城區為目標,對當時的日本官民造成極大傷害,反映出日軍日益明顯的敗勢,也預示了在台日人的未來命運。另一方面,台灣人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台北大空襲」因此和其他自1944年下半年就已經開始,範圍涵蓋全台的美軍空襲行動一樣,成為活過那時代的台灣人的共同記憶。

在戰後台灣歷史的官方論述中,這場美軍空襲行動,因為中(華民國)美的同盟關係,和國民(黨)政府對日據時代歷史的曖昧態度,而被抹除,也因此更凸顯出台灣(人)在中日戰爭(八年抗戰)/太平洋戰爭期間,遭人擺佈卻無可奈何的尷尬定位,和敵我意識的混淆錯亂。

「台北大空襲」確實是一個充滿辯證思考可能的題材:從不同觀點切入,客觀呈現道德價值的對峙,身份意識的矛盾,亦可拓展我們對「歷史」、「政治」的理解。迷走工作坊以「台北大空襲」為題,開發桌遊和電玩遊戲,筆者雖不是玩家,但從相關說明中,大約可以想像遊戲玩家如何化身角色,在生存遊戲的過程中,穿梭於重現的時空環境,逐步掌握事件的發展脈絡,並能對這段歷史有所感,而生繼續探究追問的意願,其娛樂效果與教育價值,因此受到各方肯定。因此,這款遊戲的設計理念,頗能呼應以當代觀點切入歷史情境:「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論點,遊戲玩家的主動性,成為決定遊戲是否成功的關鍵。


台北大空襲(三點水製藝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攝影張震洲)

三點水製藝文化以「IP轉譯」概念創作的音樂劇《台北大空襲》,嘗試重現桌遊進行的歷程:劇中角色就是一群被邀請參與測試的桌遊玩家,在主持人的引導下,進入大空襲的歷史情境,扮演角色(失憶少女、心中充滿矛盾的神風特攻隊台灣青年、領導反抗運動的醫生、信仰因戰爭而動搖的神父、被困在殺戮夢魘裡的日本特高、情感真假糾結難辨的藝旦),完成個人被設定的任務,並且相互協助,共度危機難關,達成全體倖存的終極目標。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首先,是歷史場景在舞台上重現的問題。

相較於桌遊的圖卡,或者電玩遊戲的螢幕畫面,舞台場景的構成,有其物理上的限制,對設計者是更大的挑戰。《台北大空襲》的舞台上,主要是以桌椅組合,搭配投影與光影,重現遊戲中的歷史場景,但整體視覺效果不佳,難以創造出身歷其境的時代感,桌遊空間與歷史現場的轉換,也太簡單而直接,若能多一些玩家討論辯證的鋪陳,或能讓我們更有效地把握整部作品的歷史性(historicity),也就是我們對這個事件在特定時空脈絡下的理解。


台北大空襲(三點水製藝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攝影張震洲)

其次,是人物生命情境與事件鋪陳的問題。

在桌遊或電玩遊戲裡,玩家在遊戲設定條件的框架中,仍能主動掌握角色行動,在各個關卡做出抉擇、承擔後果、進行思辯,因此能對「歷史」本身形構自己的理解與反思;在劇場中,舞台上的玩家/角色,在各個場景做出的抉擇與後果,都是編導的人物情節設定,並無「主動性」的考量,至於觀眾,更非遊戲中的玩家,而只能接受創作者對這段歷史的理解與呈現。(這或許是所謂「2.5次元」劇場轉譯,特別是從遊戲到舞台演出,會有的共同問題?)

《台北大空襲》編導選擇從個人生命的角度切入,強調個別角色各自的情感掙扎:清子的迷惘,阿誠的認同矛盾,明智醫生的使命感,神父的信仰危機,佐佐木的失志頹喪,藝旦顏顏與雲霞的悲情,再加上充滿抒情的樂曲,讓全劇散發出強烈的傷感情調。這樣的選擇,卻也沖淡了主題本身的時代性和歷史感,而桌遊主持人對歷史細節的補充說明,也無法有效重建時空脈絡,或者編導所想像的角色「生活的軌跡」(也就是歷史)。作為觀眾,我能夠從這個作品中得到有關這段歷史的了解,因此是片面而零散的,也無法受到情感或思想上的刺激,對「歷史」或「政治」有更深入開展的思考。

桌遊與音樂劇創作者,取材本土歷史,肯認主體意識,拓展文化藝術/創意產業前景的努力,值得肯定,但在形式選擇和觀點建立方面,仍期待有更深入的思辨。

在「台北大空襲」發生的混亂時代裡,在威權體制嚴密掌控的黑暗時代裡,「台灣人」總是被迫要在生存與尊嚴之間,做出不可能的抉擇,即使是在相對穩定的當下,仍要受我們無法影響的外在因素威脅,而島內認同意識的對立,更會讓相同歷史情境下的每個人,各有不同的「共同」記憶,致使「生存」與「尊嚴」的兩難課題,更加複雜難解。

因此,我們必須生活的現實,終究不同於桌遊和演出,翻到「戰爭結束」卡,演出落幕,思考才要開始。

《台北大空襲》

演出|三點水製藝文化
時間|2024/03/31 14:30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球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