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場表演?——《不知邊際、不知所謂事件》
8月
16
2022
不知邊際、不知所謂事件(鬼丘鬼鏟提供/攝影陳藝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565次瀏覽

洪郁媗


我對鬼丘鬼鏟不算熟悉,僅在先前的國美館和空總C-LAB兩檔雙年展上看過他們的作品。印象中,他們是聰明的創作者,能巧妙地遊走在各類形式的邊界,選擇足以構為事件、文本並將之模糊,使其成為我們無法簡單歸類為錄像藝術的產物。

《不知邊際、不知所謂事件》九十分鐘看下來也正如劇名提示般「不知所謂」,但在一頭霧水之外,或可盡情隨想。陳以文擔任講述者,他的聲音有種明明參與其中,卻置身事外的特質。關於話語的敘事層次在此展開,講述者不僅是在場的表演者,同時也是文字記寫者的分身,即文本中「請電影演員扮演我」、「我從不做夢」的「我」。銀幕則播映著年輕男子於狹小空嬉鬧的影像及另一段兩名男子在旅館接受指令的片段。在後者,取自殺人犯筆記的念白當中出現的監獄,則和此時的房間形成空間上的呼應,不過,場所與事件之間的連結難道立基於話語?話語意味著真實?還是透過言說使一切更加不可信?

影像和敘述者口中的詞句之間的關聯,看似隨著時間過去而逐漸明晰,對我來說,那些詞句、隱喻散發著模糊的光暈,誘惑觀者盡力想出可對應的所指:拉丁美洲、暴力、政治。這看似是一場關於歷史與影像的拼貼術,但我們該如何將處理畫面中的影像、旁白、指令,牽扯到的事件?


不知邊際、不知所謂事件(鬼丘鬼鏟提供/攝影陳藝堂)


不知邊際、不知所謂事件(鬼丘鬼鏟提供/攝影陳藝堂)


歷史、影像與行為事件的拼貼術

下半場,是從一個循序漸進的詭異場景開始的:表演者分佈在座位周遭,他們模擬摔角的動作,或是以莫名的姿態出現在走道邊、身著布卡,形貌近似幽魂的人影,以及不斷在狹小觀眾席內逃竄的男子。或許,試著想像一場你我都參與其中的盛大降靈會,除了有來自各異時空的鬼靈正在迴盪,還有背景的子彈聲伴隨。我終於意識到,單以擷取過往片段來對應眼前發生的一切是行不通的,因為這些交雜的元素並不取自特定的明確時空,而是因為其外顯的暴力性而匯聚於此。接續放映的駐村作品《我可以瞌睡數百萬年》展現對睡眠、延宕的偏愛,另外,其拆解暴力使其成為線索、物件,再與影像鍛接的手法,不禁讓人想到電影導演阿比查邦(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在黑暗中隱約閃現的「光」,在阿比查邦的作品扮演著既是照亮陰影也是遮蔽真實之物,是短暫點亮泰寮邊界暗影的煙花【1】,亦或是對光所帶有去蔽含義的倒反【2】;睡眠,則是光與暗的過渡狀態。阿比查邦極其耐心地等待事物的紋理浮現,但是,我不認為本劇創作團隊對經手的素材賦予如此細緻的呵護,那些「向觀眾投擲的不明暗號」【3】之所以有效,並非因為事物之間的潛在聯繫,而是仰賴形式。


不知邊際、不知所謂事件(鬼丘鬼鏟提供/攝影陳藝堂)

創作團隊巧妙地運用各種元素製造一個可以有複雜含義的場合,媒介的混用使擴延電影的意象自銀幕溢出,而朗誦文本的風格則猶如澤巴爾德(W.G. Sebald)踏入波拉尼奧在(Roberto Bolaño)《2666》所描繪的世界後所寫下的隨記。仰賴形式與特定類型藝術的關聯,似乎任何事件都可以在這個空間找到屬於它的位置,可以輕易地將摔角、槍聲、警察連結到暴力,能夠接受影像和敘事的不連貫,卻不思索斷裂的原因。對我來說,《不知邊際、不知所謂事件》像是階段性駐村的成果展,每個事物因為形式之網而產生關聯,而那些影像和文字之間的關係本還未得到適切的梳理,卻因為多重元素疊加使得一切雖不知所謂,但看起來算上合情合理。

老實說,我也對這場藝術事件百感交集,一方面我欣賞創作者的聰明巧思,另一方面對作品的完成度感到愕然,似乎有太多想說的想法,卻仍找不到恰好的詞語,或是某個能接起事物的影格。最後,若要用一句話總結《不知邊際、不知所謂事件》到底是怎樣的作品——現實而非現時,理想而非抽象(real but not actual, ideal but not abstract)【4】。


註解:

1、阿比查邦,〈煙火(檔案)〉(Firefires (Archives) 2014)。

2、阿比查邦,〈畏光症〉(Photophobia 2011)。

3、改寫自節目介紹,「講者向觀眾席投擲不明暗號,啟動新的現場藝術事件」。

4、Deleuze, G., & Patton, P.. (1994).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不知邊際、不知所謂事件》

演出|鬼丘鬼鏟
時間|2022/08/05 19:30
地點|中山堂中正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從前我們對「權力中心的監控」處處防備,現在我們對「過剩的潛藏危機」已經無力付出更多的關心。然而,觀眾越不參與,卻更印證了冷眼旁觀的集體冷暴力。(謝鎮逸)
8月
23
2022
演出中事件隨機陳列,不交代前因後果直指核心,看起來隨興所至,卻不讓人感到隨便,其關注議題,卻不讓人覺得無病呻吟,甚至能在其中看見一些真誠,也感到信服。(張峰瑋)
8月
16
2022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