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的漫遊《不知邊際、不知所謂事件》
8月
16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70次瀏覽

張峰瑋(劇場工作者)


陳以文以其一貫清晰、穩重、富有抑揚頓挫、適當語速與停頓的口條,在鬼丘鬼鏟《不知邊際、不知所謂事件》中飾演舞台上唯一的表演者「講演者」,演出全長75分鐘,除了天幕投影以及發生在觀眾席的群眾表演之外,都是陳以文「獨角戲」的時間,然而我們看見這個講演者並不是典型的角色,正如其名「講演者」,其以中立客觀的角度講述連串話語,類似旁白,然而這些篇幅遼闊的話語卻往往讓人摸不著頭緒,即使陳以文的聲音讓人感到可靠,這些通篇漫談的內容卻讓人不安與困惑。

也正如劇名「不知邊際、不知所謂事件」,觀者從一開始試圖理解講演者所述説的詞意與故事之脈絡,到發掘線索稀薄得不易連接、詞意也因而不易理解,再發現講演與投影隱約交互映照,且整體故事可拆成多個獨立段落而非一脈相承,之後經歷了發生在觀眾席的群眾事件,再回到講演與投影的關係,直至劇終時,這些獨立而以多種媒材紛陳的事件片段,卻又像是構成了一體,全劇成為一個類似當代世界縮影的展演。

「不知邊際」的除了事件橫跨漫遊,演出形式亦多元多彩。演出首先跳脫常見的表演方式、以既旁觀卻又第一人稱敘事的講演者展開,接著加入影像,觀者於是從單調(非貶義)的現場單人講演,轉而看見豐富、喧嘩、時而詭異的內容,接著表演拓展到觀眾席,舞台的邊際於焉消失,群眾演員以風格服飾遊走、扭打、奔跑、跳躍、昏厥,燈光設計亦相較於台上簡單的打亮,在觀眾席展現複雜的畫面呈現,爆閃、電腦燈、雷射與鏡片調度,台口吊桿邊的兩串PAR尤其令人印象深刻;這種在「劇情」上(姑且還是將演出內容稱為劇情)與形式上的「漫出」,如同一場思維上複雜的漫遊,呈現出彷彿親眼見證整個蝴蝶效應般令人震撼的感受。

「不知所謂」則像是一個叩問。演出中縱有感到晦澀的時候,有時候也會擔心這麼失脈絡的台詞就算是陳以文也難保不會卡詞吧(所幸安全下莊),然而單就感受與符號而言卻是清晰的,這個世界發生之事總有怪誕,總有難以解釋的情況,此作所要帶給觀眾的也許便是一種這樣的集體幻象,如同鬼丘鬼鏟的另一個作品《近古代臨摹》,這次以劇場為媒介,透過各種手段使觀眾再臨現場,而這些現場都是突如其來,帶著古怪,乍看滿頭問號,看著看著卻又好像懂了什麼(即使有時候也覺得我到底看了什麼),整體觀看像是一個猜謎的過程,也令人思考所謂「所謂」也許就是個假議題,如果世界就是不知所謂的,那這個作品所要傳達的不知所謂,也就有其所謂。

演出中事件隨機陳列,不交代前因後果直指核心,看起來隨興所至,卻不讓人感到隨便,其關注議題,卻不讓人覺得無病呻吟,甚至能在其中看見一些真誠,也感到信服。在當代浪潮下,一場表演是否成立或許早已不是問題,有感無感亦各異其趣,此作具有高實驗性,再次探尋表演的一種可能,我是覺得相當不錯。

《不知邊際、不知所謂事件》

演出|鬼丘鬼鏟
時間|2022/08/05 19:30
地點|中山堂中正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從前我們對「權力中心的監控」處處防備,現在我們對「過剩的潛藏危機」已經無力付出更多的關心。然而,觀眾越不參與,卻更印證了冷眼旁觀的集體冷暴力。(謝鎮逸)
8月
23
2022
老實說,我也對這場藝術事件百感交集,一方面我欣賞創作者的聰明巧思,另一方面對作品的完成度感到愕然,似乎有太多想說的想法,卻仍找不到恰好的詞語,或是某個能接起事物的影格。(洪郁媗)
8月
16
2022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