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暴民時代?《暴民時代》
5月
05
2014
暴民時代(台藝大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27次瀏覽
楊皓麟(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班)

布萊希特曾說「人們可以用許多方式隱瞞真理,也可以用許多方式說出真理」,這次臺灣藝術大學的畢業公演,便運用了屬於大學生們自己的生命體驗以及創作表現,恰如其分地說出屬於他們認為的真理。當然,無論演出單位有意無意,《暴民時代》的確搭了先前幾次學運、社會事件的順風便車。至於它是借坐還是強搭?那見仁見智,可能得問問謝幕時給予掌聲與眼淚的觀眾。

演出改編自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在1938年漂泊時期的作品《第三帝國的恐懼與苦難》Fear and Misery of the Third Reich,此劇本或是說戲劇集當中,二十幾篇短劇之間沒有任何直接關連,卻都表現當時人民被納粹德國統治下的壓迫、不安、恐懼、痛苦。「帝國」的概念早期強調征服與統治別人的武力機制,到了現代,「帝國」不再只是純粹的武力威脅,能將其視為某種剝削征服、生活形式的控管、文化霸權的壓迫。如同《暴民時代》中十幾場對於電視節目、記者、社會案件、執法單位等當今事物的描繪、諷刺和批判。

藉由色彩對比分明的服裝造型、多重焦點的即時投影、肅黑冷冽的長方鐵籠舞台車、震盪全劇呼吸氣氛的搖滾配樂,形成看似各自獨立,整體卻具有強烈、尖銳、動感的視聽風格。又以鹿角造型的黨衛軍頭盔、四散支離破碎的芭比娃娃、人畜難分的豬面具隱喻,使舞台上更顯人民受高壓統治下不知所措、無奈的符號性。編導將場次內容大量篩選、修改,藉由一名女孩,以敘事者身分在場次之間不斷出現,貫穿全劇之餘,直接面對觀眾進行思想灌輸。十來位演員如同導演的執行者,俐落地在場景上流動、轉換身分,就連舞台換景人員也同樣訓練有素,演出一氣呵成。

導演經由上述一連串的表現形式,以類似回溯的手法,對過去歷史進行反思、重新詮釋,也希望使觀眾能重新回顧社會價值及個人生命的某些片刻,在這樣的手法下執行得非常徹底,觀眾也的確能夠藉由此次演出思考、聯想許多當今社會時下所發生的事件。然而布萊希特以此劇反當時的納粹,《暴民時代》卻保留了歷史背景的台詞,或許對當代社會要以古諷今,但有沒有意圖要觀眾進行「辯證」?還是說根本立場一面倒?一些劇本原先會讓觀眾陷入兩難抉擇的恐懼與苦難,在編導的改本及使用諷刺、形式化的表現詮釋下,辯證的焦點跟意圖好像被模糊、削弱了。這或許也和表演者對文本的理解、表演形式風格化,以至於觀眾只得以片面接收社會壓迫很苦的說詞有關。

這齣將近八十分鐘的學生製作完整度相當高,觸碰的議題既敏感又令人動容,使筆者也想藉此思考,劇場演出與現代社會的連結程度要多大?該不該有很多指涉性線索?或是演出時機點已經很敏感了還要這麼強烈的明示?其實也可以再加以討論,究竟是劇場本身的力量較有意義還是觀眾對自身生命經歷的聯想較為動人?當然,《暴民時代》以自己的方式說出了真理,或許可以用節目單中指導老師說的話來回答:「《暴民時代》向台下觀眾呼籲,不要成為無動於衷的旁觀者」,希望觀眾在看完戲後,快點對自己的未來採取行動才是重點。

《暴民時代》

演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99級日間部學士班
時間|2014/04/27 14:30
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齣戲探討權力擴張與公民被侵蝕權利的過程,與近一個多月來台灣出現重大的學運和社運有所呼應,可是過多運用時事哏和嘲諷對話,以及融入太多台灣本土元素(如歌唱伴舞),讓人不知其所以然,以至於錯愕中出戲,而非反思。(劉憲翰)
5月
01
2014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