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粉飾的社會寓言《情人的西裝》
5月
23
2015
情人的西裝(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24次瀏覽
陳志豪(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

「若要改變這個世界,首要的動作就是將這個世界描述為可改變的狀態。」—布萊希特

偌大舞台,簡潔的道具擺設,如圍繞下舞台中央的三面空架子,桌子、以及散落四周或站立或傾倒的椅子。紅、綠、黃、橘、黑色等,豐富舞台的色調與觀眾的視覺,象徵著多變與無規則。於左舞台擺放的數位鋼琴,使得人意識到現場伴奏的存在,且具相當分量。舞台中央的素色地毯上並列了兩張椅子,彷彿傳統戲曲一桌二椅的佈局,如此舞台設計正是預告著戲劇本身不再是製造幻覺的戲碼,而是有意地讓四堵牆外的我們,經歷批判與思考的洗禮。

《情人的西裝》改編自50年代南非作家康塔巴(Carl Themba)的小說,故事背景設定在南非歷史上少數的多種族貧民區,後因種族隔離政策而被剷除殆盡的索菲亞鎮(Sophiatown)。鎮上住著一對令人稱羨的夫妻費勒蒙(Philomen)和瑪蒂達(Matilda),某天妻子與情人纏綿被丈夫目睹,使他陷入無法寬恕的羞辱和痛苦當中,情人倉皇逃離遺留下的西裝,遂成為懸掛在兩人生活背後的幽靈,如看不見的印記,卻無所不在。丈夫藉著西裝這位「貴客」存在,羞辱折磨深愛的妻子,直到他意識到放下與原諒之時,卻為時已晚。乍看之下,就像齣愛情悲劇,然而《情人的西裝》卻巧妙地運用極簡的布景擺設、道具意象與演員的敘事身分,以史詩的眼光再次回望50年代南非政治壓迫、種族歧視、體制的桎梏等窘境。當時的南非長期受白種阿菲利卡人所殖民統治,文化衝突、階級不流動與種族歧視等問題,成為南非黑人的哀歌,卻也成就眾人抗爭與爭取權利的動力。

社會的生存是困苦與嚴肅的,進入劇場消費的觀眾大多不再想被嚴厲說教,或被直接喚醒人們在現實社會環境中的無力與挫敗感。輕鬆、平和、或帶點戲謔地敘述嚴肅的議題,乃《情人的西裝》中刻意營造的戲劇氛圍。劇中人物三位主要人物即是敘事者也是扮演者,這兩種視角與觀點毫不違和地共存在舞台上,乃此劇刻意經營的說故事方法。當馬彼凱拉(Maphikela)描述黑人遭受各種壓抑與歧視與情境是輕鬆逗趣或平和的,敘事者本身不帶過多情緒。如敘述自己喜歡西方宗教,當他想接近教堂時卻被語帶歧視地拒於門外,於是在企圖藉由告解混入教堂後,卻慘被關在告解室,直到眾人誦經禱告完畢。此外,在告訴費勒蒙關於其妻子的外遇時,或警察刻意殺害了他們一位吉他手好友,甚至是政府即將以種族隔離政策強迫索菲亞鎮的人全體遷徙等事件,一切事件彷彿不經意地發生,平和而不帶過多情感地被道出,費勒蒙則冷靜地聆聽血淋淋現實的發生。此外,劇中的音樂、道具和空曠的虛設舞台,都和人物扮演著同樣的身份,即作為一個中性的敘事者。三位現場伴奏作為演奏者,亦同時分別飾演各種次要角色,穿梭在費勒蒙和瑪蒂達的生活當中。這些沒有對白的角色,稱職地透過音樂的視角旁觀當事人的故事與生活情境。劇中,瑪蒂達擁有演唱大量歌曲的戲分,若將之對比吉他手被警察砍斷手指也要唱歌的隱喻,音樂元素在劇中除了可視為角色抒發情感與慾望的管道,同時也是對不公與邪惡的社會體制抵抗的吶喊。由於舞台擺設物件是虛化與非寫實的,椅子不一定是椅子,架子可以是門窗,甚至是衣櫃,繽紛的顏色充滿想像。如此「空」的概念,除了刺激演員和觀眾的想像力以及打破幻覺之外,主要襯托和突顯了劇中唯一具實體性質意義的道具,即穿戴於身上的衣物和飾品本身,當然包括那懸掛在衣櫃後面的「情人的西裝」。西裝,宛如冤魂不散的夢魘和心結,一直隱藏在夫妻倆的生活中。一切看似不存在隱喻,卻象徵著生命身處頑劣的社會體制和政治壓迫,人們即使企圖遺忘和忽略,卻仍是無所不在。誠如劇中對社會事件的描述,看似輕鬆、不經意地陳述,反襯出人們在如此惡劣環境底下身心扭曲,卻無法好好地正視一切。

壓抑和背叛是相互影響的關係。無論是情慾的壓抑或是權利的壓制,都有其相似之處。馬彼凱拉最終以「原諒」和「忘記」來勸告費勒蒙寬恕妻子,但現實卻諷刺地令人目睹一個具有自我、叛逆、抗爭精神的生命體驟然消亡。費勒蒙抱著屍體崩潰地呼叫:「馬彼凱拉!馬彼凱拉!」高聲地呼喚,彷彿在叩問敘事的說書人事情何以如此發展?能否重新訴說一個不一樣的故事,好讓他能夠再次選擇,改變這一切?劇中刻意模糊敘事者和扮演者的身份,正是為了使觀眾客觀清醒地看待劇中的人事物,若故事只有純粹扮演的角色,事件的可變動性是微乎其微。因此,劇中的敘事者扮演著改動一切的契機,也是觀眾心中可冀望改變現實的催醒劑。它嘗試喚醒了觀眾冷靜思考的狀態與角度,無論是背叛與抗爭的意義,或社會公義等問題。我們得以重新思考與批判一切,並逐漸意識到自己也是一名敘事者,即便面對不公義的世界,我們也能批判與改變。

《情人的西裝》

演出|法國巴黎北方劇院
時間|2015/05/16 19:30
地點|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血淋淋的故事,擁有多少波濤洶湧的情節,但在劇場呈現上卻隱藏所有腥羶色、灑狗血的場景,把所有最激情的畫面都放於潛台詞,近乎都以一種最「詩意」的方式調淡。(吳岳霖)
6月
02
2015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