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與被看之間《橋下那個跳舞》
6月
30
2015
橋下那個跳舞(陳逸軒 攝,Tai身體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37次瀏覽
林育世(專案評論人)

瓦旦‧督喜以「tai」作為他創立的舞團的名稱,著實耐人尋味。「tai」在太魯閣語中為「觀看」的意思,以此為名,當然有藉舞作的藝術創作活動重新觀看自身與世界之意,在《橋下那個跳舞》的演出手冊中,特別交代這「是學習方式,也是一種意向的理解,從視覺的角度(…),汲取大量不同類別的知覺來源。」總言之,這是一種作為完全人格主體的觀看。

但瓦旦‧督喜出身原舞者,一定熟知在台灣社會的文化結構中,原住民以「舞蹈」作為「被觀看」的重要介質之一與文化標籤的現象。這個「原住民」與「原住民舞蹈」長期作為被觀看者的權力現實,呈現的只是漢人社會對原住民的主觀想像與實質的互動制約,嚴格說起來嚴重偏移了原住民自為的文化詮釋內涵。瓦旦‧督喜的「tai」(看)行為,應是寓含了對「被看」的現實的全面反擊。

這個反擊,包含了漢人語彙中對原住民「樂」、「舞」的長期併稱。「原住民樂舞」只不過是過去「原住民歌舞」或「山地歌舞」的另一個友善版稱呼,源自於原住民「觀光化」時代,為凸顯原住民部落的觀光資源時所流行的文化刻板用語。而瓦旦‧督喜在「身吟─男歌x女歌」系列作品以來,即以身體做為行為源頭的角度,重新定義與還原舞與歌在原住民身體文化中的排序與位置;而在《橋下那個跳舞》中,瓦旦‧督喜更藉著各種「腳譜」的發展,嘗試證明「無樂之舞」在部落肢體史中可能據有的先位性。

另外一個瓦旦‧督喜意圖去解構的對象,則是原住民舞蹈中「集體性」主題的表現方式。在本舞作中,舞者不穿族服,也沒有任何特定族群的標識性符號,沒有眾人牽手的圈圈舞,所有舞者也都分屬不同族群,但僅藉著前述「腳譜」的節奏聯絡,與共享的原住民特有的「林班歌」及各族群的傳統歌謠等音樂元素,臺上這些來自部落的原住民舞者很自然地就以肢體的相互應和達到個人內在對(部落)集體性的投輸與融入。這段「去標籤集體性」的描寫,頗類似2000年發生在台灣原住民造型藝術家之間的「意識部落」現象,一樣是來自各個不同族群,不同部落的原住民藝術創作者,在部落外的空間,由於各自的「原住民性」而結合成一個新型態的社群組合。我想,瓦旦‧督喜想要傳達的概念應該很簡單:辨別原住民身分認同的,並不是服飾,不是文件,更不是手牽手等這種外在的符號,而是我們同做為原住民的那種能聽,能看,能舞,能歌的內在本質。

《橋下那個跳舞》源自都市原住民在台灣勞動市場中以身體做為借寓在都會區僅有的交換資本的社會現象縮影。這些側身在工寮裡或都會邊緣新集居部落裡的原住民,他們腳下所站的空間很小,我們刻板印象中常見的服飾、居住環境、傳統生產技能等「原住民式」的文化標籤在這些都會原住民身上也模糊難辨。但帶著一種能「tai」的炯炯目光,瓦旦‧督喜要展開的是原住民對當代社會中的自我形象進行多元的看見與理解;而原住民的身體想像,經過這個自我賦權階段之後的「被看見」,更是讓我們期待!

《橋下那個跳舞》

演出|Tai身體劇場
時間|2015/06/21 14:30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果酒禮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更重要的,透過空間變體來架構議題時空的同時,TAI身體劇場也以舞蹈肢體加以回應從日治以來不同殖民政體如何改變原住民族的(勞動)身體,更形辯證。
11月
23
2023
舞者在重複著單調且吃重的勞動工作節奏中,隨時都可透過腳譜的踩踏,在宛如參加祭儀的動作裡,瞬間轉換入歡樂的氣氛中;甚或是,當歌者的歌聲加入,族人們的笑鬧聲更勝,吹散剛剛還凝滯著的哀愁。(盧宏文)
4月
01
2020
是以「橋下那個跳舞」的「那個」極為複合,難以指稱,並沒有單一答案,因此舞步也紛然:一會兒是台步、一會兒是演唱會式的誇大肢體、下一拍又可以是芭蕾的連續轉圈,也可能只是更簡單的隨節奏搖擺。相同的是,在這時刻的每一個舞蹈與移動都是為了自己,而即使在相同的舞步表現中,也能看見舞者的不同樣貌,以異成群。(黃馨儀)
3月
25
2020
七十分鐘演出用踩踏、用拍擊、用人聲構成了聲響與身體的共舞,將他們的工作樣態、心理衝突、家鄉歌曲的懷念一一道盡,其中有從勞動沉重的象徵動作,傳統群眾的祭儀步伐,也有都會流行的歌曲與舞步等相互交融著。( 蕭亞男)
6月
20
2016
一旦敘事結構並未安排妥當,整齣作品的認知訊息便會散裂為不同片段。如何掌握、扣合與傳達「腳譜」的多重意象,以其串聯作品的敘事結構,並且,更為宏觀地省思「腳譜」作為一種嶄新的原住民樂舞系統,或許是另一道有待解決的課題。(徐國明)
7月
13
2015
現場充滿的身體能量,來自一個Tai正在紀錄與整理的文化源頭:腳譜。截至目前為止,Tai從非單一、特定族群的傳統祭儀整理出六十六種腳譜,成為動作的基礎。舞者通過腳譜進入無形的文化空間,其空間的神話基礎是腳踏地與天、祖靈的精神連結。(吳思鋒)
7月
13
2015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