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都市到礦場:《橋下那個跳舞》的空間變體
11月
23
2023
橋下那個跳舞(EX-亞洲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81次瀏覽

文 徐國明(專案評論人)

相隔八年時間,曾經入圍第14屆台新藝術獎的《橋下那個跳舞》(2015),因受「2023貓裏表演藝術節」之邀,再次登台亮相。事實上,這並非TAI身體劇場首次重現該齣舞作,過往期間也先後於台中、花蓮、南投等地編製演出,可說是舞團發展進程的經典之作。然而,隨著時空更迭移轉,舞作重演的「變」與「不變」自然是關鍵命題,同時也參雜著作品本身的創作關懷、表現形式、劇場空間和團隊組成等不同面向的遞變,在在叩問重演的意義。

簡單來說,從《橋下那個跳舞》的生命週期來看,在發表之初主要著力在瓦旦・督喜(Watan Tusi)對於腳譜的開發、變形與實驗,是如何另闢原住民族劇場的新徑,重新賦予身體美學和文化展演的可能【1】。但時隔五年,返回花蓮演出的版本不只稍有刪減、改編舞作內容,在空間配置上,更一脫先前黑盒子劇場的舞台設計,以同樣簡潔精煉卻開放寬闊的展演平台【2】,搭建起臨河靠岸的都市原住民生活空間感。

值得留意的是,這樣的空間變體幾乎可以視為TAI身體劇場起身探索劇場空間變化的轉折,尤其歷經COVID-19疫情侵襲、演出暫歇,而後逐漸復甦的這幾年來,不難發現TAI身體劇場頗為積極地朝向非典型劇場空間進行推展【3】,這些創作經驗自然深刻影響瓦旦・督喜對於《橋下那個跳舞》重演的空間思考。

置身1983年啟用至今的中正堂,略帶歷史感的建築物體不只傳統制式,嚴肅端正的空間設計更遺留著某種程度過時的權威性,面對鏡框式舞台的劇場形式,瓦旦・督喜選擇打開空間,撤下原本懸掛的紅黑布幕,將觀眾席次搬上舞台坐落前沿,直面一覽無遺的建物結構,樓層、房間、走廊和階梯襯著黯淡光線,竟有種荒廢之感。


橋下那個跳舞(EX-亞洲劇團提供)

此時,右側角落用來搬運設備的鐵捲門緩緩升起,一位懷抱吉他的舞者逕自走入房內彈奏、輕吟〈流浪記〉曲目,不久後,幾位舞者手持發亮的手電筒踩踏舞步進場,一瞬間「橋下」幻化為「礦場」,而那些毫無遮蔽的建築樓層和後台房間恍若山壁上開鑿分散的坑穴。雖然,此次重演的《橋下那個跳舞》同樣是以都市原住民生活為取材,卻因應演出空間借力使力地切換、改造成礦場景觀,意外衍生出更為複雜糾結的勞動議題。

眾所周知,1984年台灣社會接連發生海山礦災和煤山礦災,原住民族礦工傷亡慘重【4】,但時至今日,鄰近TAI身體劇場工寮排練室的亞洲水泥新城山礦場仍舊爭議不斷【5】,再再浮凸原住民、礦場和勞動的難解命題。除此之外,或許是戒嚴時期完工落成的中正堂所觸發的歷史想像,不同於先前演出的版本,瓦旦・督喜特意穿插了一段蔣經國傳達有關經濟發展的廣播錄音作為《橋下那個跳舞》的畫外音旁白,試圖引領觀眾重新探問戰後原住民遷徙都市謀職求生背後,具有什麼樣隱而不顯的國家治理技術,多少拓展舞作本身更為宏觀的政經視野,厚實肌理。

由此,回到一開始對於重演的提問,就《橋下那個跳舞》這齣舞作來說,歷經疫情解封後的再次登台,可以清楚看出瓦旦・督喜對於劇場空間探索的高度興趣,面對中正堂如此陳舊、制式的舞台配置,仍有心力帶入更具問題意識的原住民族勞動議題,進一步開展舞作本身的歷史幅度。更重要的,透過空間變體來架構議題時空的同時,TAI身體劇場也以舞蹈肢體加以回應從日治以來不同殖民政體如何改變原住民族的(勞動)身體,更形辯證。

註解

1、分別參見林育世,〈觀看與被看之間《橋下那個跳舞》〉,《表演藝術評論台》(2015.06.30);吳思鋒,〈「我們」的身體是什麼?《橋下那個跳舞》〉,《表演藝術評論台》(2015.07.13);徐國明,〈「腳譜」作為方法《橋下那個跳舞》〉,《表演藝術評論台》(2015.07.13)。

2、分別參見黃馨儀,〈《橋下那個跳舞》的「那個」?〉,《表演藝術評論台》(2020.03.25);盧宏文,〈以身體為渠,導引時間《橋下那個跳舞》〉,《表演藝術評論台》(2020.04.01)。

3、舉例來說,像是近期演出的《消身匿跡》(2022)、《火車時刻表》(2022)或《深林》(2023)皆是從環境劇場或參與式劇場的空間概念出發,拓展截然不同觀演關係的嘗試。

4、范振國,〈傷痛的明星花露水──寫在蔡明德《我走過的人間現場》攝影集出版前〉,《報導者》。

5、張岱屏、顏子惟,《太魯閣族人與亞泥新城山礦場――礦下的生存和選擇(上)》


《橋下那個跳舞》

演出|TAI身體劇場
時間|2023/09/10 14:30
地點|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中正堂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舞者在重複著單調且吃重的勞動工作節奏中,隨時都可透過腳譜的踩踏,在宛如參加祭儀的動作裡,瞬間轉換入歡樂的氣氛中;甚或是,當歌者的歌聲加入,族人們的笑鬧聲更勝,吹散剛剛還凝滯著的哀愁。(盧宏文)
4月
01
2020
是以「橋下那個跳舞」的「那個」極為複合,難以指稱,並沒有單一答案,因此舞步也紛然:一會兒是台步、一會兒是演唱會式的誇大肢體、下一拍又可以是芭蕾的連續轉圈,也可能只是更簡單的隨節奏搖擺。相同的是,在這時刻的每一個舞蹈與移動都是為了自己,而即使在相同的舞步表現中,也能看見舞者的不同樣貌,以異成群。(黃馨儀)
3月
25
2020
七十分鐘演出用踩踏、用拍擊、用人聲構成了聲響與身體的共舞,將他們的工作樣態、心理衝突、家鄉歌曲的懷念一一道盡,其中有從勞動沉重的象徵動作,傳統群眾的祭儀步伐,也有都會流行的歌曲與舞步等相互交融著。( 蕭亞男)
6月
20
2016
一旦敘事結構並未安排妥當,整齣作品的認知訊息便會散裂為不同片段。如何掌握、扣合與傳達「腳譜」的多重意象,以其串聯作品的敘事結構,並且,更為宏觀地省思「腳譜」作為一種嶄新的原住民樂舞系統,或許是另一道有待解決的課題。(徐國明)
7月
13
2015
現場充滿的身體能量,來自一個Tai正在紀錄與整理的文化源頭:腳譜。截至目前為止,Tai從非單一、特定族群的傳統祭儀整理出六十六種腳譜,成為動作的基礎。舞者通過腳譜進入無形的文化空間,其空間的神話基礎是腳踏地與天、祖靈的精神連結。(吳思鋒)
7月
13
2015
以身體做為行為源頭的角度,重新定義與還原舞與歌在原住民身體文化中的排序與位置;瓦旦‧督喜藉著各種「腳譜」的發展,嘗試證明「無樂之舞」在部落肢體史中可能據有的先位性。(林育世)
6月
30
201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