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下那個跳舞》的「那個」?
3月
25
2020
橋下那個跳舞(TAI身體劇場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24次瀏覽
黃馨儀(2020年度駐站評論人)

暌違五年,《橋下那個跳舞》在2015年首演後再次回到花蓮,卻衍生出截然不同的樣貌。作品跟著舞團的人來去、成長與洗鍊,2020年版的《橋下那個跳舞》由一位吉他歌者與四位舞者構成,在沒有辦法架設舞台燈的第18棟,四盞燈、四塊可移動的木板,近乎空景卻建構所有,帶領觀眾挪移回「那個橋下」。

在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日式廠房倉庫,頂上的鋼架讓視野開展卻也聚集焦點。演出的開始很簡單,歌者在牆前彈唱《真情為誰留》,只有夾在背後直立的木板上的一盞燈自他頭上打下。而另一名舞者站在舞台中央,卻看不清面孔。在這之後的幾段落,無有音樂,幾為靜寂,偌大的倉庫又只有三盞地燈與一盞夾燈,灰暗的空間在光與粉塵中形成某種混沌。而在混沌中能看清的先是身體形貌,當舞者終於有所動作,則貫串著呼吸聲與篤實的踏步聲。踩踏有力,但人的身體卻成機器,如鑽孔機般鑽鑿著地。舞者結實的身形乘載著勞動的動作,或是推著看不見的獨輪車行走、或是搬運著木板。這是那一代都市原住民的勞動身影,在板模工地的生活,看不見面孔。

做工的動作單一重複,卻又寧靜專注。當人被工具化,行動與行動之間也有較多空白,斷裂而靜止。在連串的鑽地般地踩踏中,其中一景,是由場中央的舞者坐在地上搓著手、吐氣,好似在喧囂的孤寂中為自身取暖。而後舞者慢慢聚斂成一排,地燈照著人,眾人影打在倉庫的隔板上卻如某種野獸,在轉彎後,人分散走出,各個人影也才復歸人形。在這畫面之後,都市工地給予的異化逐步還原,整個作品也開始轉調,歌者跟著出場,一首首歌讓舞蹈也狂熱起來,在期望愛人的歌中,唱著失去愛人的情感,卻又幽默著,以相聚和歡樂驅離不得不的苦難。於是我們一同進到「橋下」,都市原住民進到城市後,在溪邊橋下的聚集,藉著遊戲、歌舞、吟唱再確認彼此的存在。橋下即是都市與原鄉的縫隙,靈魂的結界,可以躲藏日頭與雨水,可以跟著溪流得到一點自然的氣息。

是以「橋下那個跳舞」的「那個」極為複合,難以指稱,並沒有單一答案,因此舞步也紛然:一會兒是台步、一會兒是演唱會式的誇大肢體、下一拍又可以是芭蕾的連續轉圈,也可能只是更簡單的隨節奏搖擺。相同的是,在這時刻的每一個舞蹈與移動都是為了自己,而即使在相同的舞步表現中,也能看見舞者的不同樣貌,以異成群。當然「那個跳舞」也包含了這幾年瓦旦‧督喜不斷探求與實踐的腳譜──其以原住民各族群的樂舞為核心,以「步伐」為基底整理,目前已累積六十六種腳譜。【1】腳譜的產生也形構出特有的符號,脫離漢人對原住民既定刻板的群聚樂舞,卻仍保有群聚的儀式象徵。

腳譜帶來踏地的咚咚聲也形成穿往內在的能量,反覆的動作召喚著表演者內在的精神與意識。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倉庫的隔音並不好,在安靜的時刻「現實」的聲音都會穿透進來,街道上的廟會電音、巡迴街區的垃圾車聲,或是場內遲到觀眾的步伐、孩子的稚嫩提問,都提醒著「外面世界」的存在。然而相對正規劇場,這也讓連結與避居現實的橋下成形,構築好內在世界的結界。

即使這次《橋下那個跳舞》在舞台與結構上有了許多更動,甚至也可以另外命名之,但其中的核心意象是不變的——瓦旦‧督喜以降現代原住民對於自身認同與歸鄉的溯源尋求。這次在有限的燈光資源中,也讓他嘗試出小時候的光影記憶:暗夜裡只有一盞路燈的等待公車,或是板模工地夜間灌模的人影幢幢,又或是居住在工地的夜間烤火。與橋下一樣,這些記憶都鋪排出回家的路,亦好像都市原住民一路的認同摸索──現在的原住民面對的不只是山林,在這樣複雜的環境下,部落要傳承什麼?

作為白浪的我無法回答這些,只能在一次次觀看中去靠近,像舞團名稱TAI是藉由觀看學習一般。而《橋下那個跳舞》中,去除了許多可期待的標籤,從日常的身體轉化、從腳譜的撞擊開場,讓觀看成為感知、想像與思考並形交織,不尖銳且幽默地分享了他們不能言說的「那個」。

註釋:

1、參考《橋下那個跳舞》線上節目冊(網址:https://issuu.com/dremedrema02020707/docs/_____)。不過,演後座談時瓦旦‧督喜提到腳譜的紀錄已有八十二種。

《橋下那個跳舞》

演出|TAI身體劇場
時間|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第18棟
地點|2020/03/14 19:00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更重要的,透過空間變體來架構議題時空的同時,TAI身體劇場也以舞蹈肢體加以回應從日治以來不同殖民政體如何改變原住民族的(勞動)身體,更形辯證。
11月
23
2023
舞者在重複著單調且吃重的勞動工作節奏中,隨時都可透過腳譜的踩踏,在宛如參加祭儀的動作裡,瞬間轉換入歡樂的氣氛中;甚或是,當歌者的歌聲加入,族人們的笑鬧聲更勝,吹散剛剛還凝滯著的哀愁。(盧宏文)
4月
01
2020
七十分鐘演出用踩踏、用拍擊、用人聲構成了聲響與身體的共舞,將他們的工作樣態、心理衝突、家鄉歌曲的懷念一一道盡,其中有從勞動沉重的象徵動作,傳統群眾的祭儀步伐,也有都會流行的歌曲與舞步等相互交融著。( 蕭亞男)
6月
20
2016
一旦敘事結構並未安排妥當,整齣作品的認知訊息便會散裂為不同片段。如何掌握、扣合與傳達「腳譜」的多重意象,以其串聯作品的敘事結構,並且,更為宏觀地省思「腳譜」作為一種嶄新的原住民樂舞系統,或許是另一道有待解決的課題。(徐國明)
7月
13
2015
現場充滿的身體能量,來自一個Tai正在紀錄與整理的文化源頭:腳譜。截至目前為止,Tai從非單一、特定族群的傳統祭儀整理出六十六種腳譜,成為動作的基礎。舞者通過腳譜進入無形的文化空間,其空間的神話基礎是腳踏地與天、祖靈的精神連結。(吳思鋒)
7月
13
2015
以身體做為行為源頭的角度,重新定義與還原舞與歌在原住民身體文化中的排序與位置;瓦旦‧督喜藉著各種「腳譜」的發展,嘗試證明「無樂之舞」在部落肢體史中可能據有的先位性。(林育世)
6月
30
2015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3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