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劇場重建真實《薛西弗斯大明星》
11月
09
2021
薛西弗斯大明星(臺灣特技團提供/攝影林政億)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78次瀏覽

李廷羿(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


影像,此新媒材被發明之後,人類對於真實的信仰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我們對於被影像記錄下來的素材深信不疑,九一一事件中飛機撞擊摩天大樓、福島海嘯造成核災乃至於近期武漢肺炎在各地的災情,只要被影像記錄下的時刻,即便不是在場的我們皆可以透過影像接近這些事件發生的當下,宛如自己已看透了真實。

然而,前陣子延燒的Deepfake事件如一場大爆炸,讓所有人必須直視當代影像泛濫及失真的狀態。當影像失去了「真實的代言人」的身份後,影像仍是最接近真實的素材嗎?筆者認為在這個時刻,紀錄劇場提供了另一種可能讓觀眾得以與真實建立另外一種關係。

本作以紀錄劇場為題,透過作品,讓觀眾得以接近臺灣特技團成員的真實生活。演出內容包含了演員作為主述者敘述自己的生命故事、特技表演片段、現場快問快答等段落。導演的編排流暢地將各個段落串接起來。滿足了觀眾對於特技表演的期待,同時也讓大家不只用全然客觀的角度觀賞,而能去接近表演者的生命故事。


薛西弗斯大明星(臺灣特技團提供/攝影林政億)

回到作品主軸,筆者先從作品主要敘述的對象:臺灣特技團的成員談起。特技團成員幾乎是藝生出生,在即將進入初中或高中的年紀時進入藝校習藝,學藝過程無疑是苦悶的,而畢業後的未來又被侷限;他們生命發光時刻在舞台上,然而卸下戲服的他們卻又如一般人默默無名。本作或許是他們第一次有機會得以與特技團的身份保持距離,讓大家看見特技演員之外的他們。

表演者在特技片段展現出極專業的水平,每個動作總能勾動觀眾的注意及情感,時而驚喜時而緊張,可以感受到表演者多年訓練積累的成果。但在表演者述說個人經驗時,不習慣在舞台說話的他們,話語中難免透露出緊張及不安;但這樣的表演狀態反而可以讓觀眾解讀這些話語對於表演者來說是真心抑或是有所隱瞞。

本作的影像紀錄內容為表演者接受導演訪問的影片,訪談問題聚焦在成員的生命故事,包括:感情、工作、失落的時刻或是榮耀的時刻等。這些片段在演出過程中不時出現,同時擁有不同的功能:作品開頭影像為演出揭開序幕,接續表演者的個人敘述以及特技片段後,影像開始與表演者互動對話,有時表演者敘述到一半時影像出現與之呼應,有時表演者在談到生命低潮之時,影像中的「他/她」卻又輕巧地接住在敘述中下墜的自己。在表演尾端不禁懷疑這些片段是否在訪問過程中已被設計好,但表演者在舞台上的直接反應卻又打破此想法。影像中人物及劇場中表演者彼此巧妙呼應,成為觀眾靠近他們的重要基礎。影像或許失真、表演者或許青澀,但兩者同時被觀眾接收時,隨即在觀眾眼中重建真實。在演出中每個當下觀眾的感受才是真實無誤的。

結尾則是以包含了兩項難題的即興演出做為結尾。首先,由導演在演前寫下隨機的特技動作並密封,在結尾交由演員解封並在十五分鐘之內排練出一個完整的段落呈現。再來,則是段落呈現時會由導演隨機挑選音樂播放,表演者必須在表演當下讓特技動作可以貼合隨機播放的音樂質感。這兩大難題在筆者觀看的場次輕易的被表演者處理好,完成一場精采的特技演出。觀眾因為這些表演者擁有的技藝而興奮及大受感動,此安排及造成的效果遠比語言或是影像來的有力量。


薛西弗斯大明星(臺灣特技團提供/攝影林政億)

筆者認為本作可以讓觀眾感受到傳統技藝及表演藝術人才養成不易的現實,以及作為成員的他們在特技表演之外生命的徬徨以及困境。這些想法透過作品在觀眾心中被建構,也使觀眾不再是旁觀者,而是隨著演出似乎也走進他們的生命與其感同深受,「相信」了演出當下感受到的一切。

戲台上的演出皆是排演過後的結果,每個當下皆是設計過的;但觀眾與台上演員間在每個「當下」卻又可以建立直接的連結,劇場作品透過真實與虛假中的空間,讓觀眾可以在其中建立真實,在這個影像失去公信力的時代,提供我們另一種靠近真實事件的方法。

《薛西弗斯大明星》

演出|臺灣特技團
時間|2021/10/24 14:30
地點|桃園展演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對團員而言,不做特技等於是自廢武功,那代表了必須找到另一種姿態,才能站在舞台上。《薛西弗斯大明星》以紀錄劇場的形式,讓特技演員在疊羅漢之前,先向觀眾聊聊自己⋯⋯(李昱伶)
11月
18
2021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