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煙霧瀰漫下的自我觀看與期待《2019 LIPAF第一屆冉而山國際行為藝術節》
6月
17
2019
2019 LIPAF第一屆冉而山國際行為藝術節(冉而山劇場提供/攝影顏歸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26次瀏覽
莊國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博士生)

悶熱的端午節午后,花蓮玉里鎮客家生活館外,煩熱的空氣迎著陣陣南風,微微沁涼的南風中卻又夾雜著來自臺東方向的偽焚風。那感覺像極了站在飲料店前跟老闆點了杯珍珠奶茶,我要「微冰半糖」的貼心客製化服務下的矯揉做作 (因為不管我怎麼喝還是會發胖的窘境),亦如同現場乍悶返涼的尷尬氣溫。

觀眾們撐著傘或自行尋覓玉里鎮客家生活館外的樹蔭下等待著,眼見阿道・巴辣夫・冉而山(冉而山劇場團長)在豔陽下再度燃起篝火,片刻間,篝火被瞬間南風吹熄,裊裊篝煙即刻瀰漫著整個客家生活館外,形成一自然劇場氛圍;倏地南風又忽地北風,竟將篝煙匯聚在客家生活館中央,形成即將展演行為藝術的天然劇場舞臺。

阿道的演出,如往常地緩緩走進篝火所構置的儀式區域,其肢體塗滿著溼泥,呈現了他慣用的三種演出元素「泥巴」、「火」、「鏡子」,而這在其行為展演《混濁之鏡》之作如出一轍。「會如出一轍嗎?」我心裡思索著,2017年的《混濁之鏡》與本次在「2019 LIPAF第一屆冉而山國際行為藝術節」展演的《混濁之鏡》的演出,即便是相同元素,卻會因著時間、地點的不同而勾勒出了阿道/冉而山劇場近年來持續堅持的行為藝術展演研習營的目標與企圖輪廓。

思索片刻間,阿道已躺趴在地上,灼熱的客家生活館外石板瞬間將阿道滿是溼泥濘肢體變成龜裂的泥塊人偶。他以雙腳為圓心,繞著篝火,呈反時鐘方向滾動,身體在地板上旋轉滾動著;待繞完一圈後,篝火因著風的助長,火勢及煙霧逐漸變大,阿道拾起穿起了阿美族男子片裙(不完全傳統的片裙),肩背起alufu,【1】戴起纏著紅頭帶穗鬚的帽子,乾涸龜裂的泥塊在他骷弱的身體上,阿道竟開始歡樂的跳躍著、唱著古調歌謠,場邊觀眾(應是團員)也以歌謠答唱應和著。乾涸龜裂的泥塊隨著阿道跳躍的肢體而逐一剝落,阿道甚至是微笑地唱著古調歌謠。如此衝突的畫面元素,竟呈現了獨特又平衡的行為展演儀式性的元素。

阿道繞著篝火跳完一圈後,緩緩地在原地鞠躬,觀眾給予掌聲結束了這令我感到衝突卻又和諧的儀式行為展演。接著,在演出者盧宏文在圓形舞台將自已的額頭捲起/綑起/黏起膠帶的同時,阿道在觀眾群中見著我,驚訝地說:「莊老師!」我自然地伸出手跟阿道打招呼並握手,他靦腆地說剛剛演出的泥巴還黏在手上,不好意思與我握手;我說:「fangcal to?」【2】隨即握住了那被玉里豔陽曬乾了泥巴的阿道乾涸右手,阿道也有力的回應了我的手勁。

我的情緒是複雜的。因為這個動作若回到我的太巴塱部落,以我與阿道的年齡階層【3】差距,根本無法(也無資格)跟他如此的打招呼──阿道的年階層幾乎已是耆老級以上的階層,相較於我屬於的壯年年齡階層,我們面對阿道時只有聽訓的份。不過,仿劇場化的儀式現場將部落的年齡階層瓦解了,這也是當下令我覺得難堪之處,更對阿道持續的、多年的經營燃起了肅然起敬之心。

握完手後,我們不再說話交談,專注地看著宏文走在熾熱的玉里鎮客家生活館外草坪磚石邊緣。寬牛皮膠帶矇住了雙眼與上肢體的他,亦步亦趨的走在磚石上,腳底足弓明顯地呈現不正常的蜷縮。「是太燙吧?」我心裡揣想著,腦海卻浮現東港王船的過火儀式,神明透由過火來顯赫神威,信眾經由過火來除穢解厄。宏文當場的創意與動態觸動了我遠自東港的千縷思維,透過媒介(他之前運用的紙張、文字、人聲、發聲及踩在磚石)觸動了自己、也自然牽繫了觀者,成就了一場有思即有想的行為藝術展演。

「2019 LIPAF第一屆冉而山國際行為藝術節」展演計畫之目標歷程是清晰的,透過辦理了五屆的「原住民『成人』戲劇研習營」的行為藝術課程,匯集了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友人或外國人等不同文化背景的凝聚,期望能在大自然的淘洗下,成就純粹的劇場化場域,再酌以集體演員的生命基礎為基底,以肢體、歌謠、儀式結合成獨樹一格的首屆LIPAF冉而山國際行為藝術節。然而,此次的環境劇場希冀串起三個不同空間場域(花蓮玉里客家生活館、花蓮萬榮林田山文化園區與花蓮光復太巴塱部落祭祀廣場),獨立又各具不同氣場的空間,如何成為一貫的行為藝術或成為LIPAF冉而山國際行為藝術節的特有氛圍,是令人思考的問題。相對地,其不同空間所呈現的不連貫氣場亦是一種呈現樣態,須端看冉而山劇場如何定調。定調的關鍵性牽涉來年冉而山劇場如何邀請、選擇其他國家行為藝術工作者來臺的重要依索,也是續辦第二屆、第三屆乃至連年舉辦的氣候凝聚,就如同在篝火煙霧瀰漫的烘托下,我們期望看見的自己是什麼,是相同的道理。

註釋

1、alufu:俗稱「阿美族情人袋」,多由男子肩掛。

2、fangcal to,阿美族語,語譯:沒關係。

3、年齡階層:阿美族部落之男子組織,隨年齡的不同組成了在部落中不同的功能組織。

《2019 LIPAF第一屆冉而山國際行為藝術節》

演出|冉而山劇場主辦
時間|2019/06/07 14:00
地點|花蓮縣玉里鎮客家生活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