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日歷史視差下的《夾縫轍痕》
3月
09
2020
夾縫轍痕(52PRO!提供/攝影陳又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34次瀏覽
羅倩(專案評論人)

故事

《夾縫轍痕》聚焦在尋常百姓而非特定歷史人物,明治二十七年(1894)春天漁獵季節的北海道小鎮江差町,聚集了前來此地捕魚的人民(漁眾),講述夾在兩個戰爭時空──戊辰戰爭(1868-1869)到甲午戰爭(1895)──的地方人民如何生活與生存的故事。《夾縫轍痕》的「轍」可以作痕跡解釋如「車轍」,也可以作途徑或路數解釋如「重蹈覆轍」,作品名稱《夾縫轍痕》暗示人在大時代下生存的艱難。

日本劇團在臺灣的展演,有令人陌生,也有令人熟悉的觀看經驗──陌生於日本配樂津輕三味線、尺八所塑造的舞台氛圍,但熟悉於強調語言對白而弱化身體動作的戲劇展演方式。以開場前三十分鐘來說,因為演員們不斷地透過對話帶出相對人物關係,講話速度之快,訊息量之大,只能一直盯著翻譯字幕來理解對白。演員不斷拋出敘事線,直到故事進行到中後段的衝突點──不懷好意的前戰友──從增毛町來到江差町的木村長治,在番屋當著所有人的面揭開昔日戰友──江差的波聲船長上川玄吾過往在戰場上被譽為「砍人魔」的真面目,以威脅上川玄吾代替自己徵召從戎時──上川玄吾非但沒生氣,還輕輕地笑著說:「生氣也沒辦法,所以笑了呀。」頃刻才終於將拗口的作品名稱《夾縫轍痕》與副標題「生氣也沒辦法,所以笑了呀。」意義理解在一塊。

人民與國家、生活與戰爭

劇中,木村長治與上川玄吾所參與的戊辰戰爭實為日本內戰,起因於大航海時代與重商主義興起,倒幕派(新政府軍)勝利迎來江戶幕府時代落幕。倒幕派(改革派)為首的日本各藩在戰後推舉明治天皇領導日本,完成君主立憲,以擠進世界列強為目標,開啟了日本現代化改革的明治維新。經過二十幾年的努力,最終在甲午戰爭開花結果。

不過,就一般人民的視角來看,手裡殘殺的是自己的同胞何嘗不是件荒謬的事,人民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在內戰中想辦法活下去,帶著戰後精神創傷的台詞說著:「活下去不就是我們贖罪的方式嗎?」

夾縫轍痕(52PRO!提供/攝影陳又維) 夾縫轍痕(52PRO!提供/攝影陳又維)

雖然是以戰爭之名殺人,但殺人的人還是得背負雙手屠殺另一個人的罪活下去。然而在劇中即將迎來的下一個戰爭,實際上已變成了日本為保護自己所先發制人的對外征戰。不論是上川玄吾的大船頭弟弟上川十三郎說的,在海上要先保護自己才能保護其他人;或是作為說書人的所田朝一說著,海上所有人彼此擁有不分上下平等的命時,產生了言(劇)外之意──解讀上的弔詭。

對作為一般人民的上川玄吾來說,這封戰爭徵召令又是何等的擾亂,與再次掀開被塵封掩蓋的嗜血記憶。在上川玄吾這封代替木村長治寫給「國家」的信時,他沒有違抗國家,他說要重回戰爭,為了「確認自己當年的信念」──「為了活下去才朝向戰場的啊!」令人不禁懷疑這究竟是什麼樣的信念?是被迫成為砍人王,還是真的擁有一種嗜血的殺人天賦?令觀眾揪心的是,上川玄吾也許因爲戰爭而未娶妻的創傷,到頭來又為了成全有妻小的木村長治可以安穩地活在日常生活,而再次選擇犧牲自己的命,既表達了友情之愛,同時也表達向死(戰場)而生的勇氣。

犧牲個人幸福成全他人的幸福,犧牲個人的命而成全國家的命與未來時,當《夾縫轍痕》以結尾的同聲歌唱,將一般人民(漁眾)與國家命運(征戰)——漂泊在海上的心相繫在一起時,其實也透過了當代劇場展演與劇本詮釋,再次加強了日本民族國家的自信心。

「52PRO!」以劇場(本)作為國家歷史敘事與民族性的再塑造,也以當代劇場復甦傳統日本文化為目標聯繫在一塊,亦是非常令人欽佩的劇場書寫與展演企圖。

連續三年來臺演出的「52PRO!」,從聚焦日本傳統弦樂器三味線的《第三弦》(2018)、以傳統舞蹈阿波踊出發的《阿波之音》(2019)到這次以北海道傳統捕魚歌曲「索朗節」(ソーラン節、sooranbusi)民謠起始的《夾縫轍痕》,皆以相當明確的劇場形式雜揉日本傳統文化議題進行展演。劇本的時間設定從津輕三味線的當代繼承、二戰的德島伐木工,來到了甲午戰爭前夕北海道的漁眾。

觀眾終將發現,《夾縫轍痕》時間軸線往歷史深處回推到更遠的1894年,甲午戰爭前夕,演出在出海捕魚的歌聲中落幕。恰恰就是因為結束在上川玄吾即將要前往對外的殺人戰場──甲午戰爭的時刻,在散場後引起筆者內心陣陣翻騰的情緒,那段沒有繼續說的劇烈變動的當代史,臺日歷史視差感纔開始浮現。

臺灣視角下的歷史視差

事實上,筆者也只能以外國人的眼光來看這部作品──一個在本國演出的外國作品。從這個角度才能理解,以日本(人)為本位書寫的劇本,如何呈現不同於臺灣人所在位置的歷史視差,也才能將現實歷史放入劇本所要談的時空──戊辰戰爭到甲午戰爭,是如何模塑出今日東亞各國近現代的雛型。

甲午戰爭是奠定日本成為現代富強國家與強化國族意識的重要一戰,是敲醒大清帝國關鍵性的喪鐘。因大清帝國戰敗,朝鮮國從清朝獨立,孫中山開始蘊釀革命,臺灣也因《馬關條約》被割讓給日本,開啟日治的五十年。

另一個可見的視差則是在民謠音樂的部分,也可以發現日本與臺灣過往在流行文化的相互影響,北海道傳統捕魚歌曲〈索朗節〉在1920年代流行於日本,1960年代變成臺灣版國語歌〈打漁忙〉(張露)與臺語歌〈素蘭小姐要出嫁〉(黃三元),直到〈素蘭小姐要出嫁〉才從捕魚歌變成暗戀的人即將嫁給別人的漢化情歌。

當《夾縫轍痕》從日本展演轉移到今日(曾是日本殖民地)的臺灣,在各自民族自我認同的情感上,拉扯著演後對《夾縫轍痕》結束在甲午戰爭給臺灣觀眾所留下可自行填補的想像缺口,在散場後引發內心驚濤駭浪、波瀾壯闊的近現代歷史之內心小劇場迴響。《夾縫轍痕》所給出的後勁之強,再再揭示了二十世紀初期以來東亞局勢快速動盪下所呈現的複雜歷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