糅陽剛與柔軟於一的全女版詮釋《伊底帕斯》
5月
28
2014
伊底帕斯(臺北海鷗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86次瀏覽
陳榮鈞(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研究生)

臺北海鷗劇場帶來的全女版《伊底帕斯》,改編自《伊底帕斯王》,於2013年首演,《伊底帕斯》全劇只用四位女演員,所有演員都至少扮演了兩個以上的角色,包辦劇中所有角色及歌隊。當觀眾入場坐下後,演出時間一到,並不是如觀眾熟悉的介紹本劇即將開始,而是四位演員依序進場,像歌隊輪唱的方式,重複著一句句的台詞,台詞內容作為開場的序,也貫穿了全劇要旨,才由導演進場宣告本劇的開始。

舞台的設計非常簡潔有力,四條繩子,數張椅子和一塊投影用的板子,將牯嶺街小劇場的空間運用得宜。故事的開始是從王后生產的獨白,轉而切入到發生瘟疫的底比斯城邦,百姓拿著大聲公喊著:「出來面對!」,要求伊底帕斯王解決瘟疫災難,這個作法雖遠離了當時的時代,卻更貼近了你我的生活型態,讓這古老的文本在演出一開始,就瞬間拉近了時空的距離。之後,伊底帕斯王為解決瘟疫而請求神諭,才知道這瘟疫來自一個不潔之人,經過重重追查,最後才得知原來這一切的命運都逃不過神的捉弄,最終自己就是那個不潔的人,伊底帕斯王就是個弒父娶母的不潔之人,是妻子也是母親的王后上吊自殺,伊底帕斯王自毀雙眼,自我放逐。

臺北海鷗全女版《伊底帕斯》的四位女演員,能量飽滿,情感充沛,在原來文本當中,所有角色幾乎都為男性,將其轉換成女性飾演男性角色後,不但四位演員情緒、技巧、節奏相當優秀突出,除了以高亢的能量將男性陽剛的衝突表現之外,其女性的特質不但顯現了角色內心中的柔軟,更增添了面對命運的韌度。在隨著事件逐漸的揭發,故事情節也越來越緊繃,情緒越來越高漲的情況下,導演聰慧巧妙的透過演員曹瑜,以輕鬆幽默的方式,不但潤滑掉緊繃的情緒,也藉由她擔任的歌隊與群眾的方式轉換填補各個轉場,另外,適時的使用投影文字,使演出節奏留白,讓觀眾得以紓緩情緒,也可見導演對於戲劇節奏調度之一斑。

這個作品除了談到命運的捉弄,在改編之後,更加強了對王后尤卡絲坦內心的刻畫,不為權不為利,更單純的從母性人性角度出發,來探討「愛」。縱使命運捉弄,尤卡絲坦始終愛著她這輩子最愛的丈夫與孩子,這一種無私卻又自私的愛,則是穿越古今,打破語言,確確實實的存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臺北海鷗團長身兼編導宋厚寬,用新的劇場語言,述說著古老的故事,四位演員更以真摯誠懇的感情詮釋這則人倫悲劇,在編導演三位一體真誠的結合下,演出票房自然不在話下,後來更是應觀眾期盼加開演出場次,也全部完售。然而這個作品是臺北海鷗的第二個作品,若未來持續有如此走勢,該團隊將會是劇場界一股不容小覷的活水新勢力。

《伊底帕斯》

演出|臺北海鷗劇場
時間|2014/05/24 14: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就整體觀戲經驗來看,演員對角色內心的投入與情緒的收放,在真相揭曉的關鍵時刻,主要角色的情感流露,皆能掌握希臘悲劇的核心,也即是透過哀憐與恐懼,達到洗滌觀眾的效果。投影幕上的文字選取,讓筆者重新感受古典精神的提煉與現代世界的對話。(蔡明璇)
6月
03
2014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
從四季風土節氣發動的表演文本,進入了童年的回憶,收尾落在劇中主人翁有感成長敘事的疑惑與追求:「什麼樣的果子才是最好的果子?」「妳就是妳自己。」「我就是我自己?這樣就可以去冒險了嗎?」雖然,這樣的感悟,帶著正向的能量、溫暖的鼓勵,不過,前半場所展開的土地連結或家族回憶,予人期望更多的開展,到此戛然中斷,讓人若有所失。抑或是換個角度解讀,從家族淵源到個人成長,恰足以引動聯想人生的終極問題: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我們是誰?因此,即使觀賞結束的時候,我們是無法知道真正答案的,一如生命的腳本總是無法預知未來禍福,必須自行邁開腳步前進,才能揭曉謎底吧。
3月
0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