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的圓滿狀態——《源.緣》
10月
18
2024
源.緣(集藝戲坊提供/攝影張瑞宗)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0次瀏覽

文 陳芊彣(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學生)

《源.緣》以一個發生於劍俠世界的才子佳人故事為基底,以程式化的劇情人物搬演,使觀眾輕易能進入掌中世界。故事的反覆以及空間的設計故而成為意趣所在。

故事中的對白極簡,除了固定出現於唐文華和媒人身上的對話以外,葉不凡與唐嫣雪幾乎沒有對話。去除戲劇中最引人注意的對白之後,其他更細微的表達便能冒出來,獨處時的長吁短嘆,寫信時的慎重,相逢的激動⋯⋯第三次輪迴中,唐嫣雪哼唱了一段歌曲,難以辨識歌詞,只偶爾捕捉到一些詞語,卻能確知曲中相思情調。由此能看出戲中精準的表達方式,對話退出,成為一種聲音的點綴,與環境、音樂一同營造效果。

一個十八分鐘的故事,經過四次輪迴,劇情的順序被打亂,又長出了更多的參差,在觀眾情緒隨劇情熟練的反覆之下,表現形式得到發揮。第一次的循環,主角二人(葉不凡、唐嫣雪)看似無端捲入一場恩怨之中,困於無常命運又以個人的意志抵抗之。經過四次輪迴後,一切好似成為一種命定的必然,個人於當中無從逃脫,以為正奮發頑抗,而不過是一次必經的旅程。


源.緣(集藝戲坊提供/攝影張瑞宗)

在人群中尋找縫隙,然後在舞台的變化中重新尋找舒適的位置,由觀眾決定觀看的方式,甚至是觀看的對象。這是一個半透明的演出。遊走式的劇場設計,觀眾好似廟埕上聚集的看客,又成為場景的一部分。舞台的袒露向觀眾坦白一切元素,像是一個邀請,觀眾去尋找燈光的方向、聲音的來處,探著頭,移動腳步,追尋戲發生的地方。

在四次演出之間,觀眾經歷每一次的燈暗,被聲音及燈光帶領;再一次的燈亮,夾雜著觀眾在演出區域的移動、觀察、討論,以及新一批的觀眾進場。觀眾因其參與有機的成為演出的一部分,像是一群死忠的戲迷,因著舞台上的魔力遲遲不願離去。聚集的觀眾所以成為場景的一環,以觀眾的身體作為不同舞台區域之間的阻隔,《源.緣》有意識地運用了觀眾在場的功能。觀眾在此可能作為角色間阻隔的屏障,或者打鬥的場地,甚至以觀眾的主動參與作為克服戲中空間限制的工具;另一方面,觀眾也作為主角婚禮的賓客而現身。


源.緣(集藝戲坊提供/攝影張瑞宗)

自唐嫣雪遭劫後的劇情,呈現一種必然性,得高人相助,葉不凡出師後與蕭天雄決鬥,最終成功抱得美人歸。在知曉劇情走向的前提下,重複的趣味在於即便熟悉劇情,仍會因婚禮而快樂,因戰鬥而感到刺激,仍會感到相思的悠長、重逢的喜悅。

明顯的,《源.緣》的劇情走向並沒有根本上的變動,愛侶必然分離,相思必然強烈,戰鬥必然迎來最終的勝利。以觀眾對情節的熟悉感,以及由此來的預期,便可能回頭反思劇情程式的作用。劇情圍繞著主角的兩次失落——離鄉與遭劫,以及兩次圓滿——重逢與勝利。故事中的時間是線性的或者是反覆的?反派最終的死亡是否是一次破局,而迎來最終的完滿?操偶師的現身,配合著袒露的舞台,使得人類好似高於掌中世界的存在,旁觀戲裡因果循環連綿不斷,高呼精彩。這如同一種人類處境的隱喻,一種決定論的世界觀,自由意志無法掌握命運的走向,任憑擺佈,只在反覆模擬、想像一種圓滿的狀態。

《源.緣》

演出|集藝戲坊
時間|2024/10/05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 多功能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既無語言,又是簡單「英雄救美」奇俠劇情,《源.緣》除了舞台空間調度精彩,最核心的表演內涵是什麼?與《巧遇姻緣》相同,就在掌上功夫——操偶技藝。
10月
17
2024
本劇可見劇團在親子劇的用心之處,以臺灣地景為故事地、融合原漢兩族的神話故事,音樂曲調以輕快帶有童謠的趣味讓聽覺性相當悅耳動聽,主演的口白方面也充分表現各個角色的特質差異
11月
11
2024
發自庶民性的市場空間表演雖未必不好,還原來自民眾純然的欣賞習慣也有道理,但總期盼能朝向精緻度更顯著的面向提升。就演出內容而言,除了延續過往擅長的《白馬風雲傳》系列連本戲之外,建議劇團應可大膽創作新的故事劇本,嘗試新的表演模式
11月
11
2024
在一個結合異國史詩、舞蹈和新馬戲的舞台上,短短的四十分鐘演出,許多元素如東南亞舞蹈特有尖頂頭飾、面具,柬埔寨的木琴、皮鼓,以及各種高難度的馬戲特技,帶給觀眾許多新奇的感受。
11月
08
2024
雖說兒童戲曲對一般長期演出大戲的戲曲演員及編創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卻是新生代戲曲演員最好發揮的場域。若前輩藝師能從幕後根據戲曲本質進行雕琢;新生代能夠從自己出發,將自身成長過程經驗,創發屬於新世代的兒童戲曲作品
11月
06
2024
過往的「人保戲」不單單是演員優異,更有當時的觀賞美學,強調欣賞演員表演;從現今角度來說,所有表演的成立不只來自演員功底,還有劇情內容與內涵如何將其支撐。
11月
06
2024
整體來看,《文判與書生》表現「歌仔戲化」吸收、重構戲文的某種手路(tshiú-lōo );亦展現劇團在民戲審美認知、戲劇架構、角色行當及唱曲技藝的掌握。這齣戲並非求笑果超越一切的「胡撇仔戲」,反而深具古路精神,有意識在貌似不羈的胡撇仔形式中極力保持穩健做派。
11月
01
2024
這樣的處理或許在某些評論者的眼中過於保守,但卻保證了音樂更為戲曲觀眾所接受。整體來看,本劇無論在主題還是形式上,仍保持了相當的「傳統味」、「戲曲味」,無庸置疑地是齣「實驗戲曲」,而非只是點綴著戲曲元素的現代劇。
10月
29
2024
關於職場上的女性,就情節來看是冠了「女」字的狀元,就表演形式來看,則是戲曲女性得要用什麼樣的身段呈現,女扮男裝的春桃/黃崇嘏又需不需要調整舉止與性別氣質。兩相對應,當代女性處境似乎並未真正遠離傳統戲曲,女性依然得時時刻刻和各種社會既定形象奮戰。
10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