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痞子蔡同名網路小說的《米克》,藝人梁正群與楊琪擔綱男女主角,舞台設計黎仕棋、燈光設計曹安徽、音樂設計王希文,編導李宗熹呈現了一齣具有相當水準的當代大眾劇場。流暢的節奏、簡明的敘事、俐落的舞台加上動人而不濫情的音樂,可說是成功的商業小品,但正好也反映出主流的異性戀家庭與寵物的關係。
米克是狗的名字,平凡男女主角文賢與靜惠從相識到成家,社會的經濟現實、殘酷而無奈的生活衝擊,都有米克的陪伴。米克實用的功能如防賊,情感的支持如填補家中的空虛、文賢丟了工作時又面臨結婚的壓力、靜惠流產時的無助等,米克一直是家裡必然的成員。然而在靜惠好不容易懷孕成功時,逐漸年邁的米克卻因為靜惠擔心寶寶過敏而忽略,從可以在房子裡自在活動,到只能在家門口送主人出來、等著主人回來。而且在知道自己壽命將了的時候,將自己藏家裡最隱密的角落,以免主人道別的傷心。作為寵物的米克,從出生、成長到死亡,注定要隨著主人的情緒而情緒,也被安排著隨著主人的生活而生活。編導以文賢帶著客家口音的媽媽與靜惠外省口音的爸爸,在文賢爸爸離開家庭、靜惠媽媽從沒出現過的設計中,台灣社會中平凡人家生命的「不完全」,在寶寶出生之前,好像可以因為米克而完整。但當寶寶出生後,米克老死後,主人的傷心就算是贖回了因寶寶而排斥米克的歉意。
但這終究是一場異性戀主流成家的演出。王子與公主的故事裡,從來沒有多一隻狗。文賢的媽媽在爸爸離開後一蹶不振,連後來養的狗小黃都是為了取代父親而出現;女主角靜惠「文靜賢慧」是任何男人娶到都會幸福的女人,也是當文賢威脅靜惠不照顧米克就不娶她時,就六神無主的女人。多了一隻狗的異性戀家庭,也只是寶寶的取代品與玩伴(更甚者連玩伴都不能),而當初要照顧米克的承諾,在寶寶出生後,似乎也理所當然地不必懊悔。而一切的問題,可以簡化成寵物壽命少於人類的無奈,米克的離去,不過是必然的經歷,而米克被取代、忽視的日子可以一筆勾銷。(文賢說,下輩子還是要養呢!好像這樣說,真正有情有義的就還是人?)顯然,對異性戀而言,家的定義是一男一女與傳宗接代,但跳出異性戀與父權運作之外,家的核心價值來自於承諾與照顧。
全齣劇只有三個演員,導演安排梁正群身負敘事者與角色的重任,同時進出劇情。也因之梁正群平穩而大器的表現,穩定了全場的演出。舞台上再搭建鏡框中的鏡框舞台、日夜轉換、心情變化的燈光與清新的音樂都值得讚許,將簡單的故事發揮成流暢的劇場小品。
從主流的眼睛來看,這戲似乎滿足了觀眾的悲喜惆悵;但在批判地閱讀下,我們需要更具反省與觀照生命深度的文化創作。附帶一提,台中(恐怕也是台灣大多數城市的問題)需要更能讓中小型製作演出的中型劇場,而不是在毫無選擇下,演出就需要面對上千觀眾座位售票壓力的中山堂;需要一次次中小型演出培養觀眾買票進場的演出,而不是憑空幻想歌劇院建成的那天,都能天天有精彩的演出與滿座的觀眾。
《米克》
演出|臺灣戲劇表演家劇團
時間|2013/12/07 19:30
地點|台中中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