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殘忍」還是「殘忍的慈悲」?──評新編歌仔戲《青衣銀甲梁紅玉》
8月
15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022次瀏覽

李宗定(實踐大學應用中文學系 )


傳統歌仔戲少有以女性為主角,更遑論深入刻畫女性心理。一如傳統女性角色,相夫教子才是賢妻良母,至於才子佳人,也總是以男性的視野看待女性,能兼才德是良配,但是德性總是凌駕才能。本齣新編歌仔戲《青衣銀甲梁紅玉》以歷史人物梁紅玉為主角,將歷史事件還原為活生生的人物,演繹梁紅玉的內心世界,極具深度與感染力,難得一見。

梁紅玉之名不見於正史,《宋史.韓世忠列傳》只稱梁氏,主要事蹟僅有三處,一是高宗時苗傅勾結劉正彥叛反,唯懼韓世忠,故當時宰相朱勝非假意勸說苗傅派韓世忠之妻梁氏勸降,梁氏「疾驅出城」,韓世忠舉兵討逆,然未言及其子之事。另一處是金兀朮進軍,與韓世忠戰於鎮江,「戰將十合,梁夫人親執桴鼓,金兵終不得渡。」此役即為著名的「黃天蕩之戰」,歷時月餘。其後,梁氏隨韓世忠出鎮楚州,與士卒同甘共苦。正史記載雖簡略,但女子上戰場實為罕見,因此後世戲曲、傳奇多敷演其事,明朝張四維創作《雙烈記》,命梁氏「小字紅玉」,梁紅玉之名遂廣為流傳。

歷史劇依史事而立,但不囿於史實,傳統歷史劇多依循中國史學傳統,少有深入人物內心世界,本次《青衣銀甲梁紅玉》有別於傳統戲曲,關鍵在於故事的主角在人,而非事。本劇設計梁紅玉之子韓英,於叛軍勸降為人質之時,不幸喪命,此一角色,突顯了梁紅玉內心的糾結與掙扎,身為人母,怎麼可能忍心讓孩子死去,韓世忠不解,拼命追問,梁紅玉答:「選擇」。表面上,梁紅玉以國君為重,似乎以忠君先於私情,然而實際上是梁紅玉為了免除韓世忠的兩難,早一步安排,只可惜事敗,梁紅玉將所有的責任攬在身上,也因此懊悔難過。喪兒的撕心裂肺,讓她早已萌生死意,在安葬孩兒時,已說出「有一天,阿娘會去找你。」韓世忠不明白梁紅玉並沒有讓他選擇,只有接受結果,談什麼「選擇」,梁紅玉告訴韓世忠:「無予你選擇是我的慈悲。」這句話頗有哲理,愛一個人,為對方承擔一切,為對方犧牲一切,梁紅玉愛著韓世忠,愛著其子韓英,選擇犧牲自己。

有好的劇本,也要有出色的演員,畢竟在現場演出,演員的表現能直接衝擊觀眾。本場次堪稱是秀琴歌劇團當家小旦莊金梅最佳的演出,本劇的梁紅玉戲份極為吃重,文戲、武戲皆有,更得詮釋梁紅玉的愛與哀,面對十一郎的追求,與韓世忠三人重唱的情感糾葛,合聲堪比義大利歌劇三重唱,宛轉悠揚,古人一唱三歎,莫此為甚。劇中的梁紅玉並非三心二意之人,對於十一郎以禮待之,甚至將韓英託付予他,對他的信任如兄長,是以十一郎最後以身殉,回報梁紅玉的知己。飾演十一郎的張心怡有天生的舞臺魅力,盡顯配角十一郎的英氣,十一郎也有內心掙扎,其弟十三郎起兵事敗,偏偏是被情敵韓世忠所殺,但在國仇家恨與愛情的兩難之間,驅使他的是內心的聲音。至於飾演主角韓世忠的團長張秀琴,更是將畢生功力發揮得淋漓盡致,最後一幕抱起梁紅玉的屍身,將痴情定格於一瞬間,觀眾的情緒也於此高點引燃。

本劇有個極為特殊的場景,第七場〈夢底事〉的設計是「意識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的絕佳表現。當梁紅玉走向生命盡頭時,始終解不開的心結便是韓英之死,本場飾演韓英的小演員,聲音表情自然,有大匠之風,與莊金梅的對手戲賺人熱淚。梁紅玉深層的心裡意識,對父兄之死的懊悔自責,在導演多層次的角色站位中,時間與空間,現實與夢境,生與死,都在繁花飄落時,隨自然而逝。

《青衣銀甲梁紅玉》

演出|秀琴歌劇團
時間|2022/08/07 14:30
地點|台江文化中心台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相較於先前版本的梁紅玉展現足智多謀、巾幗不讓鬚眉的陽剛特質,《青衣銀甲梁紅玉》的梁紅玉回到「青衣」的女性位置,看一名女性在男性的權力遊戲中被迫選擇犧牲孩兒、並在悔恨苦痛中自我折磨。( 林慧真)
8月
16
2022
那哭聲,不是演的,而是演員凝鍊了生活,對角色抱以理解的態度,而發出的回音。讓人動容的是,直到謝幕,小旦莊金梅依舊沉浸在哀傷的情緒中,止不住地抖著肩膀在台上哭泣⋯⋯(彭心怡)
8月
15
2022
這段二女共侍一夫的情節令人感到十分不適,也令我不禁聯想一個由此延伸而來的問題:當主角的設定背離觀眾喜好時,觀眾會如何評論這齣戲?(吳依屏)
8月
15
2022
身為臺灣原生劇種的歌仔戲,雖有改編自民間傳奇的演出會觸及到妖怪,但像《魚島鯊鹿兒傳奇》這類進行類似「台灣妖怪圖鑑」的創作發展,仍舊少見。特別是這部作品的考證細緻且立意良好,其實更期待能重新對焦歌仔戲如何表現臺灣主題/體。
8月
20
2025
全方位統合的技術調度營造了強烈的臨場感,但高密度的敘事與聲光也縮減了後設反思的距離。幾次crew上場換景的技術暴露暫時懸置敘事,然而,由於演出大部分時間表演、燈光、音樂與聲響設計都相當飽滿,換景段落很容易被理解為演員與觀眾暫時休息沉澱的必要空檔,難以在根本上開啟不同於敘事的時空感知。
8月
19
2025
性別身分裡的種種發言,多半是在服務前述中看似偉大、卻又過度簡化的主題,呈現《公主與她的魔法扇》的「立意良善、卻操作牽強」,並難以理解預設的受眾與目標。
8月
15
2025
這些妖精角色對臺灣人來說多是陌生的,從本地方志傳說挖掘、串連在地妖精圖騰本身即是一件創新的發想,只可惜因為時空為架空,與臺灣意象的呼應也不夠明顯,只有在序場透過舞群歌隊不斷唱頌著臺灣的古地名,以及末場鯨鯊化為臺灣島的意象極其隱微地扣合著。
8月
13
2025
從王熙鳳出場的那句幕後白:「平兒,跟誰說話呢?」開始,黃詩雅便宛似魏海敏上身,每一句唱念、身段、表情都掌握了其師的韻味。當她身在暗處看不清面貌時,有時會分不清是魏海敏還是黃詩雅。
8月
08
2025
創作團隊力圖呼籲成人觀眾反躬自省、以身作則,為孩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世界。只是,我們仍需要回到最基本的議題,什麼是當代的「火焰山」?如果迴避這個議題,只會如孫悟空一樣被假扇迷惑,縱容烈焰遮空。
8月
0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