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主角不是你的主角:《青衣銀甲梁紅玉》
8月
15
2022
青衣銀甲梁紅玉(秀琴歌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741次瀏覽

吳依屏(專案評論人)


當天前往看戲時,弟弟問我,新編跟傳統歌仔戲差別在哪?我隨口回答,通常音樂方面有創新曲調,也會在題材內容上力圖貼近現代觀眾眼光,所以不太可能會有一個男主角有兩三個老婆之類的老舊情節,會盡量淡化或改編處理。事實證明,人有時候不能太鐵齒。


梁紅玉的「小三」形象

當我看到白氏出場,並且韓世忠稱呼她為夫人時,令我感到十分驚訝,因為前一場梁紅玉才打破自己不動真情的立場與韓世忠互許鴛盟。更別提緊接著梁紅玉進場,直接稱呼白氏為姊姊,希望她能接納自己肚子裡的孩子並且一起侍奉夫君,而韓世忠則完全忽略白氏,眼裡只有梁紅玉與她的肚子……這段二女共侍一夫的情節令人感到十分不適,也令我不禁聯想一個由此延伸而來的問題:當主角的設定背離觀眾喜好時,觀眾會如何評論這齣戲?


 青衣銀甲梁紅玉(秀琴歌劇團提供)

《青衣銀甲梁紅玉》是一齣令人感到無所適從的戲,不是因為演員演技的問題,也不是設計有爭議,而是因為當觀眾期待的是一對忠君愛國,道德上似乎理所當然沒有問題的男女主角,實際上看到的卻是以現代眼光而言,一對並不遵守婚姻誓約的男女。

觀眾雖然可以理解古代社會本就三妻四妾,但當原配白氏被處理成帶著喜劇成分的反派時,當韓世忠與梁紅玉互稱夫妻而似乎遺忘白氏的存在時,當韓世忠理直氣壯的要求原配安頓梁紅玉時,這些令現代觀眾誤以為自己似乎看到古代版瓊瑤劇(「妳失去的只是一條腿,而紫菱失去的是愛情!」)的情節處理,反而與後半場梁紅玉、韓世忠共抵外侮,保衛家國的高光形象產生強烈的斷裂衝突感。觀眾很難接受,這對似乎私德有虧的男女卻被描繪為愛國忠君甚至犧牲自我、大公無私的主要角色。


青衣銀甲梁紅玉(秀琴歌劇團提供)


動聽唱功中或可商榷的情節

除了女主角梁紅玉的個人形象問題以外,下半場在處理梁紅玉如何面對喪子之痛以及與完顏兀朮所率領之金兵等對抗、壯烈犧牲的場景時都存在著敘事性與戲劇性的調配問題。這種無法合理處理場景的情況造成許多情節邏輯的矛盾,也讓觀眾在試圖理解敘事並且融入情感的過程產生不少阻礙。

例如,白氏誣陷梁紅玉與十一郎偷情的場景,先不說十一郎如何突然出現,觀眾也不太能理解當時場景設置於何處,再者,當白氏與十一郎言語交鋒時,中間突然湧出金兵攻擊梁紅玉,而旁邊的兩人卻似乎並沒有看到這個景象。這樣的情況使觀眾感到疑惑不解,困惑於這到底是一個幻想的戲劇性場景,還是實際發生的敘事性描寫?而接下來梁紅玉與死去的兒子韓安見面,甚至出現她已過世的父兄、爺爺的片段,都同樣造成觀眾迷惑不解。或許試圖在短短兩個小時內描繪一個女子的傳奇一生十分困難,因此在剪裁、選用敘事情節與戲劇氛圍的拿捏上有些失衡,我想這是《青衣銀甲梁紅玉》可以再深思討論之處。


青衣銀甲梁紅玉(秀琴歌劇團提供)

雖然我認為整齣戲的情節邏輯有許多可以斟酌權衡的細節,但整體演員出色的表演以及扎實的唱功、動聽的旋律都令人能充分感受到歌仔戲的魅力所在。特別是主演梁紅玉的莊金梅女士,她嗓音的高亢婉轉,情緒的飽滿濃烈,藉由她時而激昂或轉低泣的多變歌聲完美的擊中觀眾的心。或許《青衣銀甲梁紅玉》中的梁紅玉不是我以為的梁紅玉,但整體演員賣力出色的表演、歌唱都讓人覺得這齣戲值得一看。

《青衣銀甲梁紅玉》

演出|秀琴歌劇團
時間|2022/08/07 14:30
地點|台江文化中心台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相較於先前版本的梁紅玉展現足智多謀、巾幗不讓鬚眉的陽剛特質,《青衣銀甲梁紅玉》的梁紅玉回到「青衣」的女性位置,看一名女性在男性的權力遊戲中被迫選擇犧牲孩兒、並在悔恨苦痛中自我折磨。( 林慧真)
8月
16
2022
梁紅玉深層的心裡意識,對父兄之死的懊悔自責,在導演多層次的角色站位中,時間與空間,現實與夢境,生與死,都在繁花飄落時,隨自然而逝。(李宗定 )
8月
15
2022
那哭聲,不是演的,而是演員凝鍊了生活,對角色抱以理解的態度,而發出的回音。讓人動容的是,直到謝幕,小旦莊金梅依舊沉浸在哀傷的情緒中,止不住地抖著肩膀在台上哭泣⋯⋯(彭心怡)
8月
15
2022
《楚漢相爭:韓國城風雲》的呈現手法素樸,從天上壽宴轉進人間戰禍,取站頭刻劃時代氛圍,平實直述歷史人物融入民間想像之後的模樣。有文有武的簡約戲碼,滿足觀眾對演義故事的嚮往,也展現外台歌仔戲順勢而變的靈活身段。
4月
17
2025
《閻羅殿AI手冊》或許不能算是齣完成度高的精彩作品,但它的確有意無意承襲了近年新編戲曲抑或跨界戲曲常見路線,以虛擬的陰間鬼界切入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試圖為傳統形式尋找述說當代故事的可能途徑
4月
17
2025
筆者以為《黃鶴樓》之看點乃在於演員如何將角色性格內化、使形神相合,此劇若非老將來演大抵也演不出精妙之處,而《周瑜歸天》則因做工繁重常為新秀練功劇目,此次劇目安排不僅僅在劇情的銜接,與演員特質亦有其適切考量。
4月
16
2025
這類型經典新製的演出,勢必面臨「技藝傳承-戲曲文本-觀眾品味」三者孰輕孰重?該如何重新取捨建構?筆者認為《漁樵歌》為經典嶄頭新詮釋,做了極大化的提煉與平衡。
4月
15
2025
《若沒有你,我還會是關羽?!》從命題可知這齣戲的靈魂人物除了名垂千古的武聖關公外,更加進了關羽的坐騎赤兔馬和隨身誅敵兵器青龍偃月刀兩個角色;這後二角的真實存在形體,乃吾人可以用感官感知到的「器」或「物」,是屬於哲學家所謂的「形而下」者
4月
11
2025
整個作品可以說是立意良善,也達成了將物件擬人化,並以此解構英雄神話的目標,但是在演出結構的安排上,或許還有調度完善的空間,使演出在戲中戲的架構中,能夠得到更密切的呼應
4月
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