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金英雌也曾是少女、曾是母親——《青衣銀甲梁紅玉》
8月
16
2022
青衣銀甲梁紅玉(秀琴歌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010次瀏覽

林慧真


一名女子、一位母親、梁紅玉

梁紅玉為宋朝抗金女豪傑,在傳統戲曲舞台上多呈現其足智多謀、運籌帷幄的巾幗氣概。1930年代梅蘭芳與尚小雲分別改編梁紅玉的故事,梅蘭芳的《抗金兵》中,梁紅玉一段「恨金兵亂中華強兵壓境,我全家同報國情願犧牲」諭示了民國初年對日抗戰的民族氣節;而尚小雲的《梁夫人》(後又改編為《梁紅玉》)以表演「擂鼓助陣」聞名,至今梁紅玉擂鼓(擊鼓)亦屬名段。2014年,中國國家京劇院新編《安國夫人》不脫此民族情懷的脈絡,賦予其高大全的形象。於是,傳統戲曲中的梁紅玉大抵濃墨重彩描寫其陽剛特質,以起國族抗敵、凝聚民心的作用。

一般梁紅玉的舞台形象多為紮大靠、頭戴七星額子,而此次秀琴歌劇團《青衣銀甲梁紅玉》梁紅玉著便靠,整體形象柔中帶剛,而此點也正為此版本的梁紅玉異於其他版本之處。劇本係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的優選之作,為編劇洪瓊芳有意識地改編此古冊戲,承上所言,以往梁紅玉一角以承載民族氣節為主,較少刻劃此一「女性」之陰性特質:作為一名女子、一位母親的梁紅玉。

劇情是由圍繞梁紅玉的三角戀所開展,韓世忠與十一郎為宋朝軍中同僚,兩人皆愛上梁紅玉,而她歸心韓世忠並為其懷有一子。苗劉兵變時,苗、劉二將以梁韓兩人之子要脅她勸降韓,但梁紅玉並未照做,以致幼子被犧牲,甚至被不知詳情的韓責怪未能顧好孩兒;作為一位母親,她在夢境中見自己手持刀子刺入孩兒腹中、深深自責。而後對戰金兵入侵之際,十一郎為救梁紅玉身中數刀而亡,梁紅玉繼續奮勇抵抗金兵卻亦不幸身亡,徒留韓世忠悲痛欲絕。


  青衣銀甲梁紅玉(秀琴歌劇團提供)


無予你選擇是我的慈悲

從過往的作品來看,梁紅玉毅然決然地犧牲孩兒是大義凜然的,而秀琴版本的梁紅玉則突出了一名女性在政變傾軋的身不由己,她曾囑託十一郎照顧孩兒,在韓世忠責備她時道出「無予你選擇是我的慈悲」,於公於私的掙扎她選擇獨自承擔。如此加強感性力道的描寫,搭配莊金梅清亮帶勁且穩當的唱功,讓梁紅玉一角更添悲劇色彩。此版本的特色在於著重個人情感的表現,讓演員也有好的發揮,無論是情感抒發的唱段或兩軍交戰的武打身段表現,亦文亦武、冷熱調劑平衡,莊金梅在「擂鼓助陣」中鼓點節奏掌握得宜、腹部中刀段落以烏龍絞柱表現痛苦情緒,而飾演韓世忠的張秀琴雄渾厚實、氣力飽滿,以唱段表現喪子喪妻之痛,飾演十一郎的張心怡亦有雄渾之嗓音,唯少了一些錯落的勁道。整體而言,演員的表現為此戲加分不少。

或許也是劇情走向歌仔戲擅長處理的情感糾葛,相對地模糊了歷史性,整體的歷史敘事較為混亂,方看似是三名主要角色交集的中心,卻早已被擒,並未開展此線敘事,事件的衝突則始自苗劉政變,因缺乏鋪墊,君王、太后與苗、劉各自有何盤算不太明朗,僅知韓、梁為政治鬥爭中的犧牲者,直至〈黃天盪〉一場,才使梁紅玉抗金的意象較為鮮明。


  青衣銀甲梁紅玉(秀琴歌劇團提供)


可有可無的深情男二?

另一個問題是十一郎角色的可有可無,這個角色安排或是為了增添情感衝突面向,然而梁紅玉早已示明心之所向,使得十一郎早被宣告出局,而中間大段落並未有十一郎的戲份,因此未能見十一郎對梁紅玉用情多深,至為梁紅玉突圍、許下下輩子的承諾,才又再次連結起這段三角戀。而梁紅玉對十一郎的態度至此未明,十一郎對她而言是何種關係呢?在〈夢底事〉一場,藉由韓世忠正宮白氏之口意有所指兩人互有曖昧情愫,然而此段安排在夢境的虛實交錯之間,使得兩人的關係更為不明確。因此若大膽設想,沒有十一郎一角亦不妨礙劇情走向,對韓、梁二人的情感也未能產生變化。

相較於先前版本的梁紅玉展現足智多謀、巾幗不讓鬚眉的陽剛特質,《青衣銀甲梁紅玉》的梁紅玉回到「青衣」的女性位置,看一名女性在男性的權力遊戲中被迫選擇犧牲孩兒、並在悔恨苦痛中自我折磨。這或許也是這齣戲真正動人之處,撥開歷史政治或民族氣節的賦予,探問一位女性、同時也是一位母親,在權力傾軋中的自處。

《青衣銀甲梁紅玉》

演出|秀琴歌劇團
時間|2022/08/06(六)19:30
地點|台江文化中心台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梁紅玉深層的心裡意識,對父兄之死的懊悔自責,在導演多層次的角色站位中,時間與空間,現實與夢境,生與死,都在繁花飄落時,隨自然而逝。(李宗定 )
8月
15
2022
那哭聲,不是演的,而是演員凝鍊了生活,對角色抱以理解的態度,而發出的回音。讓人動容的是,直到謝幕,小旦莊金梅依舊沉浸在哀傷的情緒中,止不住地抖著肩膀在台上哭泣⋯⋯(彭心怡)
8月
15
2022
這段二女共侍一夫的情節令人感到十分不適,也令我不禁聯想一個由此延伸而來的問題:當主角的設定背離觀眾喜好時,觀眾會如何評論這齣戲?(吳依屏)
8月
15
2022
團隊過往對於戲曲身段的承襲或化用著力甚深,不論是接聽杖頭飛鴿傳書,或是化趟馬程式為現代機車的騎乘,都是極具巧思的創發。可惜本劇的表演採取較隨性自在的形式,藏身在華麗服飾的身段,不復見獨出心裁的精彩。
3月
28
2025
《暗夜花香來》以懸疑推理作為核心,結合歌仔戲傳統,表述了對現代社會的關懷視角,儘管命題論述未臻完善,但戲劇語彙成熟、演員表現亮眼,實不失為一齣出色的歌仔戲懸疑小品。
3月
26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
當一齣家庭倫理悲喜劇的抒情段落,唱唸少了情感力度,重在身段執行、場面調度,而培訓藝生與資深演員同台對戲之際又顯生澀;不免令人有些疑惑:青年演員們的角色刻畫思路是什麼?他們如何理解自身演出角色以及整體劇情的關係?
3月
25
2025
在角色眾多、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為戲曲觀眾所熟悉的水滸戲中,筆者看見的是新世紀京劇人才培育的成果,卻也不禁反思,好漢齊聚、老幹新枝的背後,「復興」京劇團是否能夠繼往開來?重現「復興」風華?
3月
13
2025
全劇以莫上塵復仇為主線,串聯起愛情、親情、權謀、宮鬥等元素。兩個外貌、能力、性格都幾近完美的皇子與公主,卻因陰謀與鬥爭,陷入相愛相殺的困境,充分彰顯出近年古裝偶像劇特別流行的「美、強、慘」悲劇美學。
3月
1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