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與罰之間:亂世中的正義與復仇《雙龍比武》
1月
23
2025
雙龍比武(蔡佩伶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80次瀏覽

文 蔡佩伶(2024年度專案評論人)

劇名《雙龍比武》乍看有些模糊,戲文描述的是岳飛後人岳雷(莊心音飾),遵循母命囑咐流亡求生,伺機報父仇的故事。從情節來看,近似岳飛後傳;劇情呈現北宋後期的動盪時代氛圍,法律制度無力維繫社會秩序,受害者選擇轉向社會法則自尋昭雪可能,而走上略帶私刑正義的復仇旅程。

「罪」與「罰」是左右劇中世界秩序的主要變因。罪與罰可以視為公權力的具體化身。對當權者而言,既是維持社會秩序的控制力量,也意味著社會群體丈量道德界線的度量衡。刑罰權原是上層機構所掌控的權力,但若在亂世,此權責自然移轉到擁有武裝力量的豪強身上;其道德觀形塑罪與罰判準,人治加劇不確定性,於是生成一番容納私法正義與權勢共存的亂世繪卷。

雙龍比武(蔡佩伶提供)

不存在劇中的逝者岳飛是確認眾人價值意識所在的幽靈。用來撥動權勢者神經,影響角色行動及其經歷過程的轉折走向。可見其子岳雷流亡西夏,偶然娶得公主(翁麗玲飾),逃婚未遂卻被寬恕。正向轉折源自西夏王(伍芳華飾)自承受惠岳飛調解,歲貢達到止戰局面。也可見豪強梁紅玉(楊秋萍飾)路經風波亭,遇岳雷被秦檜門徒(周信宏飾)追擊;不僅出手相救,堂審時杖責秦檜門徒,甚至提供岳雷其母相關訊息。梁紅玉與岳飛在對外關係的道德觀定位相近,故選擇回護岳飛遺族。

劇中出現兩次「開堂」(khui-tn̂g)站頭(tsām-thâu)。開堂站頭將故事相關人等匯集公堂問訊,可明確傳遞角色立場。站頭是歌仔戲的定型化表演格式,可自由置入戲文結構推進劇情。重複的開堂站頭在結構面進行正反表述,刻畫罪罰與人治的不確定性。首先是梁紅玉為確認風波亭亂事因由,將岳雷一干人等帶回主營審訊。梁紅玉獨立訊問兩造,確認事由後判定秦檜門徒杖刑數十。其次是雲南王(陳麗紅飾)接獲乍到流放地的岳飛妻子張氏(林嬋娟飾),不問因由即施摑刑。張氏受刑後質問主審何以無端用刑,方得知雲南王之父被岳飛所殺。兩款迥異的開堂訊問,均表現出主審意志大於律法規章,百姓何其渺小。審問應是開堂過程確認案件事實的關鍵步驟,然而開堂在亂世徒有形式,人治取代法治的情況下,刑罰更接近權勢者表述個人道德判斷的語言。

雙龍比武(蔡佩伶提供)

有趣的是,《雙龍比武》貌似大武戲,卻乘著岳飛之名,自其身後延展家族裡事。無獨有偶,亂世背景自然勾勒出岳飛後人的復仇黑暗路,忠、孝、禮、法互斥之下,反映著倫理價值、法律和權威彼此競合的動態世局;復加虛實交錯、立場各異的角色群像讓戲劇性更強烈。復仇主線輕巧繞過群體意識主導的華人價值認知趨向,深入探問青紅皂白之後潛藏的社會、倫理和法律無解難題。關於道德與倫理一類抽象意識形態的立場定位,現時可能遠比過去還要複雜千萬倍。作品其中隱含的衝突框架,或許正對你我提出警示:每當新的故事出現,總要再次退後觀看故事中世界和政治之間千絲萬縷的幽微迴路;並試著透過故事重新定位此刻的自我。

《雙龍比武》

演出|民權歌劇團
時間|2025/01/08 15:20
地點|永和保福宮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雙棚形式上的美學擂台賽中,偶和解了,故事和解了,藝師和解了,唯一沒有和解的就是在視覺與聽覺感官限縮下的觀演關係了。於是,當戲劇主題越是趨向和解與萬物有情,越是凸顯兩種布袋戲美學的差異性。
10月
23
2025
劇本選擇情節密度高、多元角色屬性和跨文化符號並置的設計,藉此獲取兒童觀眾注意力;卻忽略兒童難以短時間消化大量聲光刺激。反而使作品遊走在尷尬邊界上。形式上遠離歌仔戲本質,內容又過度複雜無法讓兒童直接理解。
10月
20
2025
《比目戲情》透過非典型旦行雲仙的角色設計,嘗試從戲班文化與愛情敘事切入,反思行當秩序、職業倫理與性別主體等課題。劇中的戲中戲結構,展現表演和人生的互文,埋下題組:當表演與現實逐漸重合,戲與現實的邊界何在?
10月
17
2025
紀錄劇場關注真實,也關注真實如何被轉化。《媽吉》透過聲音地景、語言策略與代述手法的應用,以劇場幻化文化記憶的田野,使歷史、技藝、敘事、身體與常民藝術在此聚合。
10月
15
2025
《皇上還沒來的時候》創造了一個賽柏格(Cyborg)劇場,即時投影、動態捕捉、和生成式AI,誕生於不同世代的多媒體形式不僅是提供技術的基礎,而是以一種有機的邏輯與表演彼此嫁接。
10月
15
2025
蘇俊穎木偶劇團擅長使用豐富多樣的巨偶和聲光特效創造滿台的視覺效果,生動流利的口白也易於吸引觀眾,問題主要在於情節的鋪陳和角色的刻畫如何扣人心弦。
10月
14
2025
《低・俗・畫本》無意提供結論,一如它不以英雄式速解處理創傷,而是讓那些被忽略的苦痛漸進揭露,持續低鳴。劇場作為公共空間,正為照見不可見的幽微事物而存在。
10月
09
2025
場面再大、服飾再精緻,也掩蓋不了敘事貧瘠:母親揮馬鞭的衝突、雲仙投江的悲痛、《比目魚》的奇幻,都被草率帶過,情感張力未能積累,只剩碎片和噪音環繞其間,最終消散於無法收束的雜亂之中。
10月
08
2025
《低・俗・畫本》的魅力,正源自於它並非強行改寫任何一方,而是在狹小的禁閉室密閉空間裡,將兩種語言交織在一起,讓它們相互映照、摩擦,最終展現出底層生活的溫情與韌性。
10月
0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