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做為一種生命實踐——《_有時》
3月
14
2022
_有時(瀞劇場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85次瀏覽

許仁豪(駐站評論人)


之一:看戲做為身體記憶,我記得⋯⋯

要不是劇評人吳思鋒在群裡分享,我大概不會注意到這場表演。

在數位行銷分秒滾動,場館盛開製作蔓延的今日,各種演出行銷奪人眼球,這帶著前工業時代手工感的小劇場展演,在大數據統治注意力的今日,很難浮出訊息汪洋的水面。

是「小劇場學校」訓練出來的表演者,思鋒如是說。

「小劇場學校」是聽說過的,但返國至今一直沒有機會體驗這個民間小劇場組織堅持的美學路線,約略知道是溫吉興、張吉米、王瑋廉等人所持續運作的組織。這些名字是熟悉的,他們都是年少輕狂時,在「臨界點」後期一起混過的朋友。猶記得,人民快樂街上的老舊透天厝,田啟元的黑白照掛在上面,俯視著底下一箱一箱他留下來的東西。在民樂街上那波西米亞聚集之所,我與一樣躁動的靈魂,一次又一次的排演與即興,交流碰撞,摸索彼此生命的樣態。彼時流行張愛玲世紀末的華麗與蒼涼,還有本雅明迷失在城市物慾裡的漫遊者,惶惑不安如我,在那裡暫時找到了棲身之所。

我記得,對民樂街那屋裡的人來說,劇場與生活不是分開的,兩者是存在的連續過程,而時間的推移,序列一般串起了兩者。

從高雄搭乘台鐵到台南瀞劇場觀賞《__有時》的過程,我想起了二十年起彼時的身體感。從每日日常生活到進入瀞劇場,沒有踏進劇院的儀式感,而是日常生活的持續發生。踏上一棟也是老透天厝改成的劇場空間,在黑膠地板上,隨意找一個自己舒服的位置便坐下了。

演員此刻也是工作人員,他們招呼著大家,在整個演出過程,關燈開燈,脫下口罩便是演出人員,拉開陽台落地窗便是展演空間,生活的時空與演出的時空,沒有第四面牆的阻隔,在他們身體的移動之間,生活的現實與演出的虛構一再被打破重組,兩廂互相滲透,持續彼此定義。


_有時(瀞劇場提供)


之二:我到底「看」見了甚麼

瀞劇場的臉書專頁以「舞蹈、戲劇、肢體探索、現場演奏及行為藝術之間的辯證與交錯」來定義這場演出。但我到底「看」見了甚麼?

首先是郭孟昕的《翻譯詩與春之推遲》。他穿著一身素白的雪紡紗睡衣,公主風那種,戴著口罩拿著蠟燭,從外面推門走了進來,在黑暗裡摸索路徑,地上散落枝葉,成堆拋棄式雨衣下壓著麻繩。她撿了一件雨衣穿上,吃力地拉出麻繩,在一旁的枯枝瓶周圍繞上一圈,然後以類似舞踏的身體扭動在圓圈裡掙扎,最後匍匐破圈,她滿身大汗來到音響旁,拿起麥克風說了一句「I would like to…」, 低頻電音躁動起來,她就著音樂朗誦起一首似乎是關於宇宙生滅的形上詩歌。

再來是林子寧與黃晴怡的《家的片斷》。一個人拿著小提琴,變奏演出耳熟能詳兒歌〈甜蜜的家庭〉,一個儀式化動作在地上用貼布黏出跳房子圖案。音樂持續變奏至陰沉無法辨識,跳房子也變成了交纏身體的束縛。燈滅燈再亮,兩人移到了陽台前方,拉開窗簾與落地窗,燈光直射在一只旅行箱上,兩人齊力將行李箱移置屋內,打開,拿出竹片睡墊,一個睡在上面,把玩著睡墊弄成各種形狀,一個將小提琴撥弦樂器般彈奏,搭配著另一個的節奏。接著是一段很長的抒情獨白,關於自我與他人,時間與空間,記憶與濕度,還有觸覺與味覺,最後是關於家的存在與不存在,分離與移動的故事。


_有時(瀞劇場提供)

最後是梁俊文的《若即若離2022》(公寓重製版)。他從工作人員瞬間化身表演者,開始打亮全場燈光,然後到陽台上拿著水桶拖把,刷洗地板起來。他唱起英語搖籃曲「Row, row, row your boat, gently down the stream. Merrily, merrily, merrily, life is but a dream. 」歌聲宏亮,迴盪亮晃晃公寓,接著觀眾被引導到六樓屋頂觀賞接續表演。他在一片雜亂的頂樓置物空間,以現成物安排了一些裝置。首先爬上一個鐵架,將綁著單顆燈泡的繩子繫好,接著清掃地板,然後到搖搖馬處點燃一個蠟燭,放置在中間的水灘處,他爬上鐵架,咬著燈線,嬰兒一般捲曲在鐵架上,然後緩緩落地,綁著燈的線一直咬在嘴裡。落到地面後,隨著極簡的鋼琴彈奏,他持續匍匐蠕動,撞倒了地上的鐵橋,滾過水灘,最後爬上夾層置物空間,隱沒入空間深處後,他才放掉緊咬的線,留下孤零零的燈泡在空盪盪的頂樓來回擺盪不止。

之三:我覺得,我到底「看」見了甚麼

對以上描述的細節,我們可以進行各種符碼意義的詮釋與解讀。生之痛苦與死的妄想,生命循環與時間起落,家的在場與缺席之於自我的意義等等。但這些符碼詮釋對我而言都不是重點,而是每一個表演者的一舉一動,都銘刻著誠實面對生命現況與身體感受的痕跡。小劇場學校的網頁寫著,「當表演成為藝術且日益精緻的今天, 我們沒有忘記它作為勞動工人的精神面向。」


_有時(瀞劇場提供)

勞動工人不是成為工地裡的建築工,或是工廠裡的作業員,相反地,是拒絕讓身體的勞作成為餵養資本主義機器的能源與數據,而是讓表演過程中的每一個艱難動作都朝向自我精神追求的目標,不管是用身體寫詩,或是以身體尋家,或是實驗身體與母體之間的掙扎拔河,那都是將表演作為生命實踐的方法,表演與生活相互成就,持續完成。我更想知道的是每一個如此年輕的表演者,各自的日常生活修持,與場上表演之間的辯證關聯。

是夜,在台南的夜風裡我想起二十年前,曾經有那麼一刻我似乎如此靠近這樣的身心狀態,在趕著夜車返回高雄日常的路上,想著每日未竟的繁瑣工作,竟有那麼一點無身可棲的蒼涼感。

《_有時》

演出|瀞劇場
時間|2022/03/05 19:00
地點|瀞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