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給我一杯!《忘情水》
9月
08
2017
忘情水(秀琴歌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915次瀏覽
林立雄(專案評論人)

通常,秀琴歌劇團的作品只要標榜著「鐵三角」張秀琴、莊金梅、米雪同臺演出,就會引來非常多的觀眾前來觀賞。特別在南部,秀琴歌劇團的演出資訊一出,即造成搶票,或者是觀眾個個提著摺疊椅,爭相為見「南霸天」而大排長龍。堅強的唱、念、作、表,是秀琴歌劇團贏得許多關注的重要原因。2011年,秀琴歌劇團推出《安平追想曲》後,作品中新編曲調的比例在近年漸漸增多,主題也越趨多元。從八年前的佛教作品《阿育王》(2009)、《蘇乞兒》(2016),直至今年推出的新編大戲《忘情水》,雖看見了秀琴歌劇團的努力嘗試突破,卻也看見了侷限。

關於《忘情水》,首先必須從文本談起。究竟這部戲演的是什麼故事?誰的故事?哪裡的故事?在觀劇後,我一直反覆思考這些問題。且看文宣上的宣傳文字:

「幽冥地府忘川河畔,她是永恆的等待

月落日出,花開花謝,他是癡心的不願遺忘

一段無止盡迴還轉生的愛情故事

人間男女,如果是你/妳

會選擇喝下那一盅忘情水嗎?」【1】

從文宣中,能夠得知這是關於「生死」、「愛情」、「輪迴」的一部戲,除此之外還能夠知道「孟婆湯」,也就是「忘情水」,應是劇中相當重要的象徵,與串聯整部戲的關鍵。然而,在觀賞完這部戲後,我的理解確實與文宣上獲得的差不多,不過卻僅止於此。就文本來說,本劇必須再思考的問題總括有三個。一是劇情鋪排的問題。情節破碎,段落與段落之間無法被順暢的連接。在劇情鋪排中,看似有轉世姻緣的牽連,但劇情描寫得模糊,導致觀眾無法順暢地理解劇情發展。劇中所描述之輪迴轉世,無法被清楚區分。如孟心茹死後,卻又接著孟心茹被強娶,然後又再死……每段劇情看似是不同的,卻又被貫串全劇的兩個名字「孟心茹」與「胡無輝」給弄得糊塗。

再者,演員們究竟扮演什麼角色?無法在破碎的劇情中被清楚理解。第一幕〈前世怨〉的開場,張秀琴與莊金梅演唱了【哭墓】與【新編:忘魂調】之後即接進劇情發展。然而,曲詞主要功能在抒情,並無傳達出太多的資訊。莊金梅究竟飾演的是孟婆?還是孟心茹?胡無輝由張秀琴,還是張心怡飾演?劇情接續著發展,人物、劇情卻更加模糊。筆者也發現,不只有我感到一頭霧水,坐在我後方的觀眾們同樣疑問地說:「孟心茹不是死了嗎?怎麼又活起來?」

三則是,曲多於白,曲又多在抒情。在《忘情水》這部戲裡,能夠傳達資訊的念白可以說是非常少,大多由曲子串接,光筆者在筆記本記下的曲子就多達五十曲,且大多在抒情,儘管有所指涉,也不夠明確。如貫穿全劇的主題曲:「我不飲忘情水,忘川河內苦亦甜。寒風刺骨蛇竄脾,千年萬年也要等你。立下誓言,受盡折磨也要等你。」這首曲子在劇中至少出現兩次之多,曲詞所帶有的情感相當豐沛、真摯。然而,曲詞中的我「等」的究竟是等誰?人物又如何受盡折磨、等待有情人?雖能感受到曲詞真摯的情感,卻有不知此情為誰之嘆。

另外,談到跨界結合,舞蹈在《忘情水》中也是相當重要的部分。宣傳上,《忘情水》亦主打與雞屎藤新民族舞團的合作。不過,舞蹈的安排卻是須再行斟酌的。如第一幕〈前世怨〉中,胡無輝在痛失孟心茹悲傷時演唱曲子,舞者即在演唱時,顛顛倒倒走進舞臺模擬酒醉、痛苦等樣態。但,曲文具有強烈的情感,身體所能表達之情感,又是強烈的,即顯得舞蹈的出現有些突兀。除此之外,技術在這一場次,也出現相當多的問題,如crew在燈光還未完全收光即搬運舞臺佈景、懸吊的繩索不受控地與布幕碰撞著等等。

對於《忘情水》,筆者的期待很深。當然,秀琴歌劇團的主要演員們,在唱腔、身段的表現是相當值得讚許的。這也是在每一次觀賞他們的演出時,必不讓人失望的部分。除此之外,秀琴歌劇團的編曲風格如同今日的臺語流行歌,質樸卻深刻的曲詞感染著舞臺下的觀眾,也因此培養出一批死忠的粉絲。然而,戲劇的結構與情節的合理,顯然還是重要的。儘管曲文如何動人,觀眾無法藉由人物、劇情找到投射與共鳴,我想,即便舞臺上的演員們多賣力的演唱、舞蹈,一切也可能只是徒勞。

《忘情水》的主題事實上是有趣且值得期待的,然而,回頭從文本找回基礎,確立結構、立體人物,待一切都豐滿後再談突破,或許都未必太遲。

註釋

1、取自「秀琴歌劇團」臉書粉絲專頁。

《忘情水》

演出|秀琴歌劇團
時間|2017/09/01 19:30
地點|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暗夜花香來》以懸疑推理作為核心,結合歌仔戲傳統,表述了對現代社會的關懷視角,儘管命題論述未臻完善,但戲劇語彙成熟、演員表現亮眼,實不失為一齣出色的歌仔戲懸疑小品。
3月
26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
當一齣家庭倫理悲喜劇的抒情段落,唱唸少了情感力度,重在身段執行、場面調度,而培訓藝生與資深演員同台對戲之際又顯生澀;不免令人有些疑惑:青年演員們的角色刻畫思路是什麼?他們如何理解自身演出角色以及整體劇情的關係?
3月
25
2025
此次劇本的整編以剪裁整合為主,稍欠細密的針線彌縫。期盼未來復興整編老戲時,能在保留表演精華的同時,於劇本修編上更臻細緻,打造出專屬於復興的獨特版本。
3月
13
2025
在角色眾多、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為戲曲觀眾所熟悉的水滸戲中,筆者看見的是新世紀京劇人才培育的成果,卻也不禁反思,好漢齊聚、老幹新枝的背後,「復興」京劇團是否能夠繼往開來?重現「復興」風華?
3月
13
2025
全劇以莫上塵復仇為主線,串聯起愛情、親情、權謀、宮鬥等元素。兩個外貌、能力、性格都幾近完美的皇子與公主,卻因陰謀與鬥爭,陷入相愛相殺的困境,充分彰顯出近年古裝偶像劇特別流行的「美、強、慘」悲劇美學。
3月
13
2025
春美歌劇團在一方簡易舞台中發揮戲劇效果,充分擴展了框架的限制,舞台的熱鬧易於吸引觀眾目光,劇情行至水漫金山寺時,觀眾或站或坐、目不轉睛地盯著舞台。
3月
12
2025
光興閣確實藉《多重宇宙》與《前傳》兩部作品碰撞布袋戲在現代劇場的適應方式,並且一定程度地借取金光戲本有的內涵,加以改造成現代觀眾可以接受的型態。不過,除有精進與精緻化的空間,光興閣或許可再回頭思考的是:為什麼需要複製金光戲?
3月
11
2025
從2017年開創至今的「國光微劇場」,運用折子戲的演出形態,除了保存老戲劇目外,更重要的是訓練新生代演員能藉由聚焦人物的表演空間中,琢磨角色內心,淬鍊自身表演能量。
3月
0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