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無忝.故人心──善刀而藏之的《薄倖錦衣郎》
Jun
26
2024
薄倖錦衣郎(陳麗香歌仔戲團提供/攝影梁宏達)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04次瀏覽

文 林鎰生(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二年級)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1】

《薄倖錦衣郎》一劇劇名取自納蘭性德的〈木蘭花令〉,該詩以一個女子的口吻,抒寫了被丈夫拋棄的幽怨之情,正符合了劇中女子陳月娥(歐慧君飾)被丈夫丁有義(詹巧雲飾)背棄甚至剚刃的悲哀,劇名的設定巧思令人尋味,在紅幕升起前便能引起觀眾一番想像搜索。坊間已經有太多類似於《薄倖錦衣郎》的劇情,明華園天字團《郎心狼心》、秀琴歌劇團《施公案》皆有所定本,民戲版本更是淵遠流長、博大精深,要在舊瓶當中裝入新酒,好比在汪洋當中搜尋浮木,要花費許多精力,以免進入「影響的焦慮」。賞畢,筆者以「樸實」、「無忝」、「故人心」作為註解,以下分為幾點分析:

首先,從主旨結構的角度出發,這種來自於《施公案》公案小說的戲目,看似難以走出屬於自己的天地,但陳麗香歌仔戲團著實譜出了專屬自己的樂章,捨棄花裡胡哨的綴飾,踏上樸實的道路。全劇採用順敘法,共分七場,符合傳統元曲的起承轉合,從施世綸(張閔鈞飾)奉旨剿寨的武打戲切入,足足十五分鐘的武戲身段,演員將傳統戲曲的花槍、大刀耍得淋漓盡致,使得觀眾熱血沸騰,鼓掌難停,再以丁家兄弟丁有財(張益綜飾)半路救駕的橋段承接,後轉以丁有義離鄉背井、求訪功名、貪戀權勢、移情別戀、攀附郡主、殺妻刺母的情節,刻劃了人性扭曲的過程,最後由施世綸升堂,了結此案,判以大辟收尾。走向看似八股,卻能勝過諸多劇團的版本,陳麗香團隊刪減了尾聲太后的戲分,太后本應情勒施公,為郡馬開脫,上演一段搶人情節,而該團直接採用「象徵」的方式,請出「龍頭御拐」使情節不言而喻,將傳統戲的元素運用得爐火純青;該團也刪減了冤魂入殿的橋段,陳月娥的冤魂欲進入施公坐鎮的順天府時,應受到「門神」或「桌上的硃砂筆」所阻擋,鋪墊一段波折,但該團在冤魂出場時直接讓其手持「火籤」,免去觀眾原有疑慮,又順勢交代劇情,著實令人讚嘆。整部戲的流暢,皆源自於小巧思的設定與掌握,在如今求新求變、創新口號當道的環境,能依循舊章、安分守己,走出樸素的「道路」,功底頗深。


薄倖錦衣郎(陳麗香歌仔戲團提供/攝影梁宏達)

再者,從呈現方式的角度切入,全劇皆以傳統曲調串聯,無忝於「歌仔戲」的招牌。運用大量的都馬調、七字調、雜唸仔,將觀眾帶回早年的內台風貌,譜寫的唱詞給人一種抒情唯美的濾鏡,善用意象與典故,雖有奪胎換骨與點鐵成金的野心,卻又不同於詰屈聱牙的經卷感、書卷氣,是那種不看字幕也能聽懂的文雅況味。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場,是丁有義追殺陳月娥之時的場景,二人從佳偶轉怨偶,尤其將女主角的心境轉折透過曲調編排刻劃得入木三分,從重逢的喜悅到頓成棄婦的悲哀再到心有不甘的憤恨,用都馬轉七字再轉快七字,節奏的旁敲側擊烘托了全劇的氣氛,令人入勝,一句「早知如此悔當初」傾訴了多少悲情。燈光部分,大量使用聚光燈,有時一盞有時三盞,在於強調角色獨白或場次尾聲,看似單薄卻豐富了舞台,沒有雷射光及五光十色的機關變景,僅用單純的白熾燈與明暗變化,賦予一種陽春麵的哲學,看似簡單卻深富內涵。至於身段的部分,在劇情的進展當中,偶爾會捕捉到演員「喊介」的小動作,不知是導演所強調抑或是劇團習慣,但這種較外台的表現方式在內台屬實少見,全劇的身段大多聚焦在歐慧君身上,其水袖功夫亮眼,無論平轉、側轉、下腰轉,或是邊跪地用膝蓋走路邊轉,任考不倒,彷彿讓水袖活了起來,賦予靈活的生命力,尾聲的幽魂鬼步更是精彩,在白長裙底下的雙腳碎步且快步地移動,搭配身體上下的起伏,呈現幽魂縹緲的身姿,配合表情的收放,凸顯了氣憤的處境,後接一首福祿陰調,將情緒濃縮再釋放,嚇到觀眾阿嬤的同時也讚嘆了我。單純而不過多雕偽,沒有欲蓋彌彰地想藉由外部鞏固內部的小聰明,只有不愧對於傳統招牌的初心。

最後,細節決定成敗,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兩個,其一是丁有義由善轉惡的眉毛象徵,由劍眉轉為奸眉,演員在眉頭撇上一筆,這是傳統戲曲的經典套路,達成一種不言即曉的效果,不失小節,依循正統,甚好;其次是在丁有義刺妻殺母之時,利刃抹脖的瞬間後方投影配合血跡的噴濺,著實吸睛,效果絕倫,比坊間一些主打效果的表現上乘頗多。接著是筆者的幾個建議:其一,上下半場的切割凸顯了先慢後快的步調不一致性;其二,關於幕與幕之間的轉換,單純使用鑼鼓聲過渡,感覺有些呆板,若能再加入幾首歌過脈,當作承上啟下的全知敘述,或許能順利地填補空缺。


薄倖錦衣郎(陳麗香歌仔戲團提供/攝影梁宏達)

善刀而藏之,是對於專精者的肯定,正所謂厚積而薄發。能如此大膽地不使用調味料呈現一道爽口菜餚,想必幕後積累不少。外調演員張閔鈞是新生代中表現傑出的演員之一,無論在眼神的專注與變化、唱唸的真假音轉換或鑼鼓點的收放空間都表現得恰如其分,為本次表演增添許多光彩。有別於其他團隊的呈現,此次展演彷彿將主軸更偏向「小旦」一些,真正的呼應了劇名《薄倖錦衣郎》中女子的悲涼處境,觀賞完畢除了縱橫大仇得報的快感,也默默興起一股「秋扇見捐」的哀戚。全劇節奏緊湊、人物鮮明、象徵豐富,是一部懂得去蕪存菁的優質「古路戲」,回味無窮。


注解:

1、〔清〕納蘭性德,〈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柬友〉。

《薄倖錦衣郎》

演出|陳麗香歌仔戲團
時間|2024/06/09 14:30
地點|高雄左營中山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新穎劇團如何走向當代?如何打造獨樹一幟風格?沉浸於民戲的演出形式進入高度美學化的現代劇場該如何拿捏?都是該團必須面對之挑戰。因此《湘江夢》作為該團進入現代劇場第二齣劇作,企圖嘗試回應疑問,展現潛力,開創特色。
Oct
21
2024
一個十八分鐘的故事,經過四次輪迴,劇情的順序被打亂,又長出了更多的參差,在觀眾情緒隨劇情熟練的反覆之下,表現形式得到發揮。
Oct
18
2024
需要解方的「瘟疫」則可被解讀為五〇年代與九〇年代藝文工作者共同面對的「死亡威脅」——戲劇透過瘟疫的隱喻,向觀眾提出了一個系譜學式的問題:五〇年代「改良」歌仔戲、九〇年代(小)劇場,以及今日所面對的「瘟疫」分別是什麼?
Oct
18
2024
既無語言,又是簡單「英雄救美」奇俠劇情,《源.緣》除了舞台空間調度精彩,最核心的表演內涵是什麼?與《巧遇姻緣》相同,就在掌上功夫——操偶技藝。
Oct
17
2024
光影變化不但營造出撲朔迷離的陰間之路,為兩尊戲偶射出前方路徑以及沿路遭遇的瞬息萬面,也隨著光束並無形體的介質特性,讓戲偶不受實體空間之框架所限。如此一來,既解放戲偶,使其在空間中享有更大自由,同時又始終有所支撐與憑藉。
Oct
16
2024
戲文在歌仔戲既有套路中擴大結構,修改原本上而下、男性主體的固定秩序,將其退為遠景,聚焦在劇中角色如何追尋愛情,將角色歷程融入傳統橋段,歌仔戲的世界觀因而擴張,擁有個人存在之地。選擇風花雪月為題不等於馴服,而是召喚共鳴的策略,以此呼應常民美感經驗。
Oct
16
2024
劇情仍回到以生旦相戀為核心的框架中,玫瑰少年的議題似乎僅成為這段奇情戀中的一抹點綴色,不免覺得有些可惜。
Oct
15
2024
《西遊問佛》想做的,或許是想用哲理反思的主題製作偶戲,卻在實驗為前提的狀態下,尚未思考這樣的劇本應用在偶戲上可能需要有更大的調整與配合,否則就算是透過字幕機如實地掃過劇本內容,觀眾也無心欣賞演出。
Oct
11
2024
整體而言,《憑什麼管偶》做為親子劇無論是主題,或是物件意象與聲音媒材的實驗上,都是成功的,不僅用活潑的方式帶出社會觀察的教育意義
Oct
1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