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瘋歌仔新體驗《補天・女媧潘朵拉》
8月
04
2023
補天・女媧潘朵拉(尚和歌仔戲劇團提供/攝影陳慧見)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993次瀏覽

文 賴玉萍 (馬來西亞電子企業品管部經理)

尚和歌仔戲劇團在今年創立了田和越茶席劇場,第一檔新戲《田薩曲・戲神田都YA》已於今年6月推出。此次筆者觀賞的是第二檔新戲《補天・女媧潘朵拉》,這是筆者第一次嘗試在可以享食、品茶的環境底下賞戲。田和越茶席劇場是屬於尚和自家擁有的小劇場,舞臺和觀衆的距離很近(接近零距離),感覺演員在舞臺上的每一個動作,無論是亮相、對打,或一動一轉、一招一閃,抑或揮一揮衣袖,感覺都會「掃」到臺下觀衆。筆者的座位是屬于最靠近前面舞臺的搖滾區,賞戲之餘還是難免會覺得心驚膽跳,這次絕對是筆者遠赴台灣賞戲多年不曾經歷過的初體驗。

整齣戲大概是兩個小時包含上餐、演出和互動時間。基本上,舞臺上只有五個演員(梁越玲、張麗春、黃雅蓉、劉冠良、張燕玲)演出,分別飾演不同的角色把劇情串聯起來。編劇梁越玲團長發揮非凡想像力,把充滿神秘色彩的東方上古傳説女媧補天、造人和著名歷史故事封神榜中的商周相爭的橋段串聯一起,再結合西方的潘朵拉寶盒來貫穿全場,打造一齣令觀衆打開新視野的戲劇。

《補天・女媧潘朵拉》開場是以水、火兩神(劉冠良和張燕玲飾)和地女神(張麗春飾)一起協助女媧(梁越玲飾)補天。自從女媧煉石補天後,四季交替變化,孤單的女媧開始捏出了第一個泥人姜子牙(黃雅蓉飾),接下來又繼續捏出其它四個泥人,分別是申公豹(劉冠良分飾),九尾狐(張麗春分飾)和帝辛/紂王(張燕玲分飾)。四個泥人一開始需要女媧用線絲來操控,此次的表演是用類似扯線玩偶的形式來呈現,值得讚許。後來四個泥人慢慢形成人的意識,終於可以脫離女媧的掌控自行行走。後來四人趁女媧不在打開潘朵拉寶盒,結果放出了帝辛/紂王的「自大」、申公豹的「傲慢」、九尾狐的「虛僞」,還有親手打開寶盒的姜子牙的「自私自利」。

隨著故事發展,帝辛逃下凡成爲了商朝的大王,他在女媧廟提淫詩褻瀆女媧神靈,從而惹怒女媧娘娘派九尾狐下凡去懲罰他。虛僞的九尾狐表面是奉女媧之命下凡,其實内心也沾沾自喜可以出來遊戲人間。九尾狐途中遇到妲己(劉冠良分飾),身材高大的劉冠良老師要扮演嬌滴滴的旦角,實在讓筆者有點出戲。後續,九尾狐化身妲己迷惑紂王,紂王越發殘暴不能、荒淫無道。接下來的故事就是文王(梁越玲分飾)拖車聘請姜子牙相助,起義討伐紂王。而申公豹因爲嫉恨姜子牙,毅然相助紂王對抗姜子牙。最後在一陣「千軍萬馬」的商周大戰(其實舞臺上就是只有五個演員),一切塵埃落定。結尾,女媧出現又給他們四人重新選擇的機會。四人又回到了當初打開潘朵拉寶盒的時候,此時他們放出的不再是邪惡的欲望,而是向往美好的幸福滿足和快樂,一切完美結局。

整體而言,整部戲的流程還算順暢,只有在女媧捏泥人那段,筆者覺得這段處理有點冗長,但還不至於沉悶。團長梁越玲的女媧造型很有時尚感、鮮明獨特。飾演九尾狐的張麗春是資深歌仔戲演員,曾經遠赴新馬地區演出、轟動一時,這也是吸引筆者來賞戲的其中一個因素。

總結,田和越茶席劇場舞臺雖小,但是道具準備一點也不馬虎。現場並沒有文武場,音樂是預先錄製好的,演員隨著配樂現場演唱,整體呈現還是令人滿意的。筆者因爲地緣關係,甚少有機會來台灣賞戲。此次第一次接觸類似的劇場,不只可以近距離欣賞好戲,還可以一面享餐、品茶,感受台灣歌仔戲的迷人魅力。

《補天・女媧潘朵拉》

演出|尚和歌仔戲劇團
時間|2023/07/16 18:00
地點|田和越茶席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由此部作品劇本發想來看,《補天・女媧潘朵拉》亦屬帶有實驗性質的作品,只是缺乏較大幅度的跨越。
8月
04
2023
《崑崙盜兵書》在史料罅隙間大開腦洞,透過「轉世」銜接神話與歷史,即便史實比例並不高,但依然可以與《穆天子傳》、《史記》等古籍記載相互呼應,充分展現編劇對史料∕戲劇、歷史∕虛構的掌握與轉化能力,堪稱近年來古冊戲的新編典範。
7月
29
2025
聖淵戲曲藝術坊《孫武子下山》巧妙平衡戲段冷熱,將老生文武做表融入情節轉折,展現出演員從行當技藝出發,嘗試混合兩種行當屬性共構一角的個人化再詮釋。
7月
28
2025
《文武天香》在這次的版本裡,因為角色關係的變調,在演員表現上產生了新的逸趣,劇作核心從情愛流轉衍生出新的流變——逃逸美學。愛與自由從創作命題的理想問題,轉化為辯證關係
7月
23
2025
真正獨特之處,是此作依循古典歌仔戲結構形式,卻深入核心思維以求突破,以自由意志挑戰既有體制。自此,作為創作者不畏權勢、自由表述的「身分責任」,取代倫常階級的封建定義。所謂「守本分」,不再是臣服於體制,而是忠於信念的堅持。
7月
23
2025
《尋》結合過往被劃分於不同領域的影音實踐,直球對決編導提出的布袋戲傳承問題:如何在不同技術元素間進行有效調節,使各種力量的消長既相容、又能共構出表演的敘事張力。
7月
21
2025
《雙身》自序幕起,即大量使用意象破除既有的性別框架,也挑戰傳統歌仔戲大多是「忠君愛國」的母題,展現青世代對時代議題的關注與對傳統技藝的創新。
7月
20
2025
整體上,《絃斷鹿台》在音樂設計、舞台特效、服裝配置、還有演員的演技、身段、唱腔等方面都非常完整,整體劇情架構也不錯。除了細節略有不足,人物設計缺乏情感變化外,作者仍給予極高的評價。
7月
20
2025
劇本語言風格的不統一,這個問題在上半場較為明顯,唱詞使用較為文言、甚至有些晦澀的詞,說白則帶有心靈雞湯似的現代語言,唱詞和說白本身也呈現一種「雙身」的狀態。
7月
1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