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街頭太陽花回到劇場《給摩莎》
5月
07
2014
給摩莎(演摩莎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33次瀏覽
白斐嵐(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在轟轟烈烈的太陽花學運史無前例地佔領立法院過後的一個月,覺醒的公民意識隨之「出關播種」,在這段期間沉潛深化,將沸騰激昂的群眾熱情,轉化為力量更為持續的思想啟蒙。春雨過後,我們看見更多文化評論人、社運實踐者、學者、甚至庶民大眾,紛紛提出不同觀點,在各種想像下解讀社會現況、台灣認同、運動路線、更重新評價了太陽花學運本身。無論是太陽花、或是其衍生的「周邊商品」大腸花,都成了張小虹、郭亮廷等藝術評論人所關注的焦點,以「藝術/美學/行動/身體/行為/表演/場域/空間」等後現代理論毫不陌生的語彙,從學院與殿堂拉到庶民生活,與街頭運動作連結。於是,太陽花與大腸花再度史無前例地以超越社會運動的社會運動,占領了本屆台新藝術獎第一季提名名單。

藝評郭亮廷在其《幹譙讓我們同在一起──從「太陽花」到「大腸花」》一文,曾引述埃及劇評人阿爾-哈迪卜(Mohamed Samir El-Khatib)在二○一三年七月號《國際劇場研究》(Theatre Research International)所發表的文章〈作為演出的解放廣場:關於地方、身體與權力的初步論述(Tahrir Square as spectacle: some exploratory remarks on place, body and power)〉,文中提到「茉莉花革命、埃及一二五革命所掀起的阿拉伯之春,不只應該按照政治的標準計算它的成敗,還需要從表演的角度,看到空間占領是人民在展現創造性,在實踐想像力,是人民在公共場所的身體即興。」當我離開街頭、走回劇場,看著一群劇場人們帶著街頭運動的能量,將其轉換成舞台上給台灣的情書《給摩莎For Mosa》時,腦海中最先浮現的,正是這段話。當街頭上演的「身體即興」,是如此奔放有力量時,在這豢養著藝術創作者與觀眾的劇場殿堂(儘管是個比「大劇場」更具自由度的黑盒子小劇場)中,我們究竟還能創造什麼更令人感到驚奇的想像嗎?

美麗之島福爾摩沙「Formosa」在演摩莎劇團的巧妙拆解下,成了「For Mosa」五段「給摩莎」的獨角戲,由五位演員(陳佳穗、黃婕菲、陳雪甄、鄭尹真、王珂瑤 )分別搭配五位導演共同創作。其中三位導演是長年居住在台灣的外籍導演(荷蘭籍的羅斌Robin Ruizendaal、美國籍的馬龍John Maloney和馬來西亞籍的高俊耀),另兩位則是曾離鄉背井的台籍導演(顏良珮與洪佩菁)。獨角戲的形式本就難以掌握,這五位演員卻各自都有著一身「說得好故事」的絕妙本領,藉由懷舊、嘲諷、超現實等手法,將近年來充斥新聞版面(與庶民生活)的經濟、食安、就業、外交、兩岸等議題,重現於劇場空間中,以詼諧辛辣卻不說教、也不濫情的姿態,輕描淡寫地點出「身為台灣人」淡淡的無奈。

若是這齣戲演出於太陽花/大腸花之前,我或許會心滿意足於《給摩莎》以暢銷精選集的型式,成功地為台灣複習了一次你我早已麻痺的社會議題。但就在整個社會一個多月來憑著源源不絕的創意,和天天推陳出新的龐大國家機器,不眠不休地打了無數場游擊戰之後,公民與社會好像已經走了好遠,遠遠超過了我們在劇場空間中所能召喚的想像。在此之後,反而讓我覺得《給摩莎》說得不夠了。

在走進劇場前,每位觀眾被要求八選一,抽一張「什麼才是台灣人」的小卡。答案五花八門,如「要看中國怎麼說」、「在台灣出生」、「歷史背景」、「語言」等,天馬行空地要觀眾在開演前就挑戰了自己的既有認知。第一段由陳佳穗演出的〈大島〉,則是我最喜歡的段落:要是有一天Google map上的台灣變大了,領土橫跨了整個太平洋,對於我們的處境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輕鬆又超現實的議題點出了「網路」如何決定我們對於「現實」的理解。種種不可能的設想,更讓面對政治現況時感無力的台灣人,能以一種阿Q式的精神會心一笑。在隨後〈神掉了張悠遊卡〉或是〈有春阿嬤啟示錄〉等段落,在演員精湛且飽滿的身體語彙中,更讓超現實與現實不著痕跡地交融,乘載了一個又一個的現世寓言。

不過,寓言的力量在於它點亮了那未被看見的事物,以魔幻又出乎意料的方式,讓我們得以察覺那曾經視而不見的。在這樣的認知下,《給摩莎》總讓我覺得少了些什麼,好像有什麼地方卡住了。台上的題材或角色塑造,早已是近十年來在文化藝術創作中最常用來「再現台灣」的手法。黃婕菲在〈安奈ê尋味人生〉的表現固然惹人愛,情節卻逃脫不了《總鋪師》式懷舊台灣味的框架;〈有春阿嬤啟示錄〉以五代iPhone比喻台灣的五大族群,儘管得到了不少觀眾認同,但這解嚴後作為主流的台灣主體論述早已在大眾通俗電視劇中一用再用(例如王小棣的多部電視劇作品);在劇中更多的時刻,每當論到台灣主體時,總是將焦點放在中台關係上,彷彿台灣的主權是由「排中」所確立的。

不可諱言的,上述這些論述與認知也曾根植於我腦海多年。但就在「遍地開花」後,所有對於「台灣/台灣人/身為台灣人」的想像,也隨之鬆動。我忽然期待著《給摩莎》的五段故事能夠說得更多,能夠像那群街頭上匿名的群眾一樣,說出一些我們沒有聽過的過去、我們沒有想像過的未來:也許是台灣在Formosa時期與某個歐洲不知名小國之間的關係、也許是自由貿易與加工食品與土地與農業與食安之間的關係、也許是台灣身分之外於族群血統的認定、也許是一些對於流動國界的想像、也許是一些被埋葬的歷史與現況之間的呼應…而不只是卡在「台灣與中國」或者「海峽兩岸」之間的關係,卡在「本土化」與「去中國化」彼此牽絆的界定。當劇團大膽地以「Formosa/For Mosa」為題,帶著我們回到了大航海時代,從歐亞大陸另一側遠行而來的船隻讚嘆這不知名島嶼謎樣的美麗時,總會讓我惋惜著為何不能讓「摩莎」有著更令人難以捉摸的神祕氣息?為何不能把她放入地球的一隅,而要死守著中國的隔壁?可惜的是,我只能在劇中串場的四通「打給摩莎」但沒人接聽的電話中,才得以捕捉些「摩莎還可以是什麼」的可能性。

從「實踐想像力」的空間占領,我們回到了「訴諸想像力」的劇場。在過去許多時刻,演員、藝術家、詩人們以敏銳的現實感受力,挑戰了社會大眾所不敢想望的,成為驅動社會前進的動力。但在太陽花/大腸花之後,大眾不斷建立新的想望,卻又在下一秒推翻先前所勾勒的圖像,讓我們還來不及消化,就要跟上新一幅場景。我們究竟該如何挑戰過去不敢想像的,以另一種認知、另一種姿態,重新占領劇場,與遍地開花的街頭相呼應呢?

《給摩莎》

演出|演摩莎劇團
時間|2014/05/03 19: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手法的呈現上,五個導演的作品都帶有某種荒謬、誇張的喜劇性──誇張的肢體、緊湊的節奏、失序的狀況以及情節的翻轉──但同時也安插了力道深刻、尖銳但溫和的詢問。(劉崴瑒)
5月
07
2014
鄭尹真精湛的演技,讓我在舞台上完全看不見原本那個纖瘦、具有靈光的女子;一位邋遢肥胖醜陋的遊民奪走眾人目光。這樣的反差,一再地給予我驚喜,遊民笑得愈大聲,我哭得愈是用力。(郝妮爾)
5月
05
2014
《給摩莎》給出截然不同的台灣意識:對國際處境邊緣化的憂心、西進經濟政策的無奈、食安反映的國家管理失能、社會正義的流失、自我認同的混亂──這其中沒有自我安慰,沒有淚花遮眼,卻有對自我誠實的深深渴望。(林乃文)
5月
05
2014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