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開英雄面具下的真實自我《Roseman玫瑰俠》
7月
31
2014
Roseman玫瑰俠(奇巧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221次瀏覽
王妍方(社會人士)

奇巧劇團將經典胡撇仔歌仔戲劇碼《怪盜玫瑰賊》,以平行時空移植,並改編為現代化劇情的《Roseman玫瑰俠》。人物在設定上其實變動不大,金長文由富家公子變成四星科技公司總裁,長文的徒弟菜埔則變成了跟在金長文身旁的司機小弟,白玫瑰也移轉為俏佳人園藝董事長白茉莉,而金長文的表妹秦美麗則改名為郝美麗,並變成養女成為金長文的祕書。

《Roseman玫瑰俠》前十分鐘的劇情略顯空泛,僅明顯的舖陳出玫瑰俠與金長文間「可能」的關聯,以及牽起玫瑰俠(小弟)、金長文與白茉莉三人之間的依賴三角關係。編導利用「賴」之舞與「妒」之舞對照兩位旦角(白茉莉與秦美莉間因金長文的對待而產生的情緒落差);「賴」之舞融入了現代科技的Line通訊程式,將金長文追求白茉莉的對話,以Line的貼圖及熊大跟兔兔的布偶舞蹈來做對應呈現;小弟潛入NSB(國家安全局),勇闖紅外線機關並偽裝成金髮美女誘惑防守人員,與人對打時還得撥放台語歌曲《追追追》才能打得帶勁,混搭跳TONE的手法象徵胡撇仔戲多變且反應現況的精神;編劇巧思連連,總是會在不經意之處埋藏著一些驚喜,讓現場觀眾大多皆能會心一笑,加上該團主打由歌仔戲、豫劇、黃梅調等戲曲特色,利用唱腔轉換、及身段功法的融合,舞台劇的手法及搖滾樂的結合,既創立了專屬於自己在舞台上的主調性,不易被定位為任何一個劇種或類型,是該劇團亮眼的特點之一。

該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來掀開英雄面具下的真實,編導用盡全力於劇情架構上添加多重歡樂笑點與刺激情節,卻反以輕淺的一刀,卸下戴在英雄臉上的面具,顯露出屬於英雄的真實面貌,將英雄平凡的那一面呈現於世人面前;卻不對金長文、白茉莉、小弟三人之間的依附及對應關係做更深入的探討,金長文與小弟之間的恩情與道義,白茉莉與小弟間的情愫波動,或許是因應胡撇仔戲的調性因素,本劇並未表露更多。劇情到最後以另一個新掘起的俠盜傳說作結,究竟小弟是否再以白色茉莉為代表物,繼續他劫富濟貧的人生?還是金長文以白色茉莉為名而製造出來的新俠盜傳說?亦或許有更多更多的可能,編劇巧妙的不多做解釋,將餘韻留與觀戲者自我品味。

最後的二十分鐘歌舞秀,開場由群戲演員熱舞,接著再由主要演員群一人高歌一曲,就聲勢上而言,演員人數雖不若寶塚眾多,卻在歌舞裡透出寶塚的本質,透出其意卻隱其實形,最後小弟(劉建幗飾)翻唱張學友的《怎能捨得你》(粵語版,原唱張學友),或許也是為了代替在劇中不擅言詞的司機小弟表露屬於他對女主角白茉莉的那份真心吧。

《Roseman玫瑰俠》對世俗的英雄形象做出了另一番的觀點解讀,利用主要角色的置換,身份地位的外在條件,重新檢視世人對於英雄人物的看法,挖掘出潛藏於英雄人物內心裡真摯的情感,雖然包裝在無厘頭的歡笑情節裡,也實質的以反諷手法展現出屬於英雄真實面貌下,不被所愛看見的悲哀與傷痛。

《Roseman玫瑰俠》

演出|奇巧劇團
時間|2014/07/20 14:30
地點|高雄岡山文化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為了操作這組槓桿,被犧牲的不只是傳統的功夫基底與日新又新,對基進變革的嚮往也隨之被遺忘,只剩下個人主義的小革命。於是,越是解構英雄的生產機制,毫不弔詭地,其界定的所謂「革命」就越是形似而神非。
9月
16
2025
《嘉慶君夢遊臺灣》確實觸碰到有趣的問題意識:為什麼臺灣人一再重演皇帝遊臺的故事?電視的重播如何塑造我們的文化記憶?但在具體舞台表現上,卻陷入形式上的重複與單調。當跨界的結果是壓抑了歌仔戲的能量、模糊了劇場的敘事力,那麼夢工場所期待的「讓戲曲被看見」就未必能真正實現。
9月
16
2025
儘管演員們馬不停蹄宛如極限運動般忙碌演繹,就已經累到全身濕透,但身為觀眾還是忍不住期待,是否能看見這個故事主軸更深層的驚喜?
9月
16
2025
《英雄製造》展現了數條量產革命、複製英雄的生產線,卻沒把任何一個產品端到觀眾面前。如同齊義興身負多重命運,每個版本卻都沒有結局,齊義興卡在魔王城門口,無人識得其心境如何,僅見背影蕭颯。
9月
12
2025
此齣戲偶的份量雖然較輕,但是以整體的表演美學來看,人與偶的位置是和諧且自然的,南管的吟唱、能樂的伴奏適切地烘托了整體聽覺感受,原文中一盞雙頭牡丹燈也被擴大意象,建構了舞台整體美感
9月
10
2025
作品本體打破情感、記憶和認知慣性之後,代以B級片形式變造內容的遊戲。在我眼裡,群眾欲望背後承載的身份認同辯證無處延展,漫長的重複似乎說了些什麼,又好像什麼也沒說。恍如一場集體失聲的夢。
9月
10
2025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以戲曲展演歷史,不僅是承繼族群記憶,也結合客語、亂彈聲腔、武戲身段,展現「英雄史詩」與「庶民敘事」的雙重結構,是文化記憶的身體化展演。
9月
08
2025
不符史實、觀點錯亂、定位尷尬,都無法阻止《嘉慶君遊臺灣》成為臺灣大眾娛樂史上的經典一頁,更大膽的說,它根本就是臺灣史上第一個成功的「原創IP」。《嘉慶君夢遊臺灣》用擰轉時空的敘事證成了這點,無人識得的君王在偏僻的島嶼留下足跡,最終長成了島嶼自身刻進血脈的故事。
9月
05
2025
正明龍歌劇團的劇本,一向皆非平鋪直敘式的展演,編劇家慣用倒敘的手法演繹故事,每予人有思考、回味的空間,是其長處,像這齣戲自韓信年少出身,演至殞命宮闈,全劇劇情的鋪陳,不妨從其演出的場次分析,即可見出該戲敘事輾轉、恣意,倒敘中有倒敘,可謂每一段落(場景)皆有可看性。
9月
0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