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未出生的孩子說話《想像的孩子》
9月
29
2015
想像的孩子(動見体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156次瀏覽
曾大衡(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碩士班)

當父母不再是一男一女,當伴侶不再代表著媒妁婚姻,當家的組成不再是血濃於水,「家庭」會有多少的可能性?

動見体王靖惇編導家庭三部曲的最終章《想像的孩子》,看似與前二部曲《屋簷下》與《台北詩人》沒有什麼關聯性,但卻都在探究我們對於「家庭」的思辨。透過不同的時代背景、社會的變遷來為時代性對「家庭」的定義做註解。

擁有舞台劇大腕姚坤君、朱宏章,金曲獎、金馬獎最佳配樂王希文,金鐘獎最佳美術李育昇這樣的黃金卡司。跳脫前兩部曲含蓄、禁錮壓抑的時代背景,第三部曲《想像的孩子》大膽挑戰禁忌,突破傳統倫理道德的框架,以後多元成家為時代背景的假想, 描述登記成家人,並想把失去孩子生回來卻離婚的中年夫妻可襄、適存;以及想擁有雙方血緣孩子的結婚同志伴侶台生、哲翔;和在法律上不能人工受孕接受捐精,卻想生下孩子,中年丈夫的單身女律師妹妹吳芳,如何在過程中去得到他們所想像的孩子,並在人性情感掙扎的價值中取得平衡,找到皆大歡喜的美妙藍圖。

三面舞台的開放視角,似乎也象徵著對於期望擁有孩子的三方觀點,他們不知道未來的轉變,執著於自我幻象,能為未來的自己帶來不同的陪伴,並且感受家的溫暖、安全和滿足。然而家與陪伴,真的只有想像的孩子能夠實現嗎?當孩子如他們所冀望、期盼、規劃的誕生,但尚未出生的孩子又是怎麼看待自己的呢?究竟下一代對於他們的意義是什麼?

眾人潛意識想像孩子的具象化,以成人形象來回穿梭,時而是中年夫妻失去的幼子,時而是中年妻子幻想再生下來的孩子是婚姻諮詢專家,時而是同志伴侶想像叫著大爸小爸的攝影師孩子,又時而是單身女律師愛彈吉他唱歌的浪漫孩子。這樣虛實複雜錯綜的時空層次跳耀,記憶與潛意識的幻想交織,不僅讓演員在這荒謬瘋狂的劇本上能極端奔放,遊走在精神崩潰的釋放呈現,也在舞台劇的表現平台上,創造出有如電影蒙太奇般的拼貼剪輯。但稍嫌簡陋的舞台設計與光影變化,可惜沒能為這精采豐富的劇本與演員表演再錦上添花,如果能再加上多媒體的影像,搭配音樂的情緒渲染,相信能讓觀眾更快速的跟著劇中人物進入想像,正確來說應該是進入思考,思考如果我有一個孩子,思考我有一個伴侶,思考我要有一個家,我會如何。有了思考才會有行動,有了行動了才會在過程中明白許多道理。身為數學教授的中年丈夫,數字是為他真理的思維,明白如果不跳脫,也就難以理解感性情緒的妻子;哲翔與台生明白愛他們的孩子,不需要同時擁有兩人的血緣才能證明;吳芳也明白生孩子不只是養兒防老有人陪伴,而是要有愛、責任與傳承。最終他們所有人都沒有得到想像的孩子,但他們卻得到了在想像孩子過後所明白對於「家」的意義。

《想像的孩子》

演出|動見体劇團
時間|2015/09/24 19: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劇中最理想化的角色正是台生,但也因此讓他和其餘劇中人產生強烈對比,反而能清晰表達全劇的宗旨:跨越以繁衍為目的的生殖,「純粹的愛」才是人類親緣應該擁有的樣貌。(高梅)
10月
26
2015
問題的根源似乎只能轉向自我,自我的想望、愧疚、寂寞,然而,這些由個人萌生的情感困境與時代之間的對話若有似無,迫切性小,衝突感少,種種狀況易發易解,略顯無事生非,急於步入浪漫和平的理想國裡。(吳政翰)
10月
13
2015
導演巧妙透過象徵物的遞嬗讓現實與幻想,現在與過去的時空完美交融,在與孩子的應對中,也慢慢揭露每個人心中真正想要孩子的理由。(賴妍延)
10月
02
2015
劇情走向誇張荒謬的片段,正如「生一個有我們每一個人基因的孩子」般極致的瘋狂。彷彿只有在這超乎尋常的荒謬舉動與荒謬意圖中,才能在那太不真實的表象之下,突顯那更真實、更殘酷的真相。(白斐嵐)
10月
01
2015
導演一開始成立本戲虛/實,內/外的對話,這位從未出生的孩子,遊走在這群大人間,有時老成,有時天真,上半場較為緊湊完整,然似乎故事結局至中場休息時已然可以預期,因此下半場一再反覆的眼淚與擁抱,幾乎淹沒了敘事。(陳元棠)
9月
30
2015
加冕禮成,除了至上的冠冕,馬克白又以垂落的破鑼為假面,不露真容地竊佔所有明日。但白大鉉告訴我們不必絕望——表演雖一度弄假成真,但舞台與演出早已設下時限,冠冕由塑膠所製、銅鑼既不能重圓,權力者當然不能永恆在位。
11月
19
2025
全劇的短景皆以相對輕薄的篇幅展演,可見演員不斷於不同角色之間轉換的功力,篇幅的短促卻使人難以得到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較難深入理解角色內心,以寫實表演為基底的處理手法,似乎難以讓這些現象的荒謬性成為真正的奇觀。
11月
17
2025
《寶島一村》不僅是一部關於眷村的戲,更是一場關於「如何再現歷史」的劇場體驗。它讓觀眾在回味與疑惑之間,重新經驗歷史作為一種活的行動——可被身體感知、也可被再度想像。
11月
14
2025
《了解了》有以表演者本身精湛實力收服觀眾的讚嘆,也有在觀眾佈下的陷阱裡努力存活下來後的拍手叫好,段子《ABC》結束得無厘傻氣,觀眾仍報以客氣禮貌的笑聲作為回應。
11月
1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