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夢似真的前衛之作《妄想》
3月
13
2012
妄想(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49次瀏覽
邱(女益)淳

2012年3月3日,夜晚微冷的氣溫夾雜著細雨,在國家音樂廳原本矗立著管風琴的舞台上擺放著各式的屏幕,閃耀著漩渦般的光芒彷彿是來自另一個時空的召喚。一場由蘿瑞.安德森帶來名為《妄想》的音樂劇場作品,就在鼎沸人聲靜止後,由合成器聲響伴隨帶點民族性音調的吟唱揭開序幕,並且在安德森充滿磁性的嗓音帶領下進入幻境一般的故事中...

在近代的演出中,表演主題的型態往往不是被具體呈現的,尤其是在堪稱以「音樂」為主體的作品中。畢竟音樂屬於抽象的藝術,如果要像標題音樂一樣硬给它安個框架,彷彿是局限了聽者的想像空間。全場的音樂除了使用表演者著名代表的磁弓小提琴演奏具象音符外,其他皆是充滿科技感的節奏與聲響,這樣氛圍的音樂好似被放在至高的位置,偶爾現形、偶爾隱身地呼應著整個作品。

然而在這部作品上,表演者對於主要議題的處理,並不完全丟給音樂來發揮,不知是否由於表演者對於文字具有相當的敏銳度,《妄想》選擇詩意濃厚的文字敘述作為貫穿全場的鋪陳主幹。對於生命、妄想甚至牽扯到信仰與儀式,許多前衛作品會選擇使用非文字的方式來呈現,反觀蘿瑞.安德森這樣的處理,使得這部作品應用到史詩劇場中教育性的概念,不假修飾地藉由文字直接點出意念,隨著音樂營造出的冥想氛圍帶領觀眾進入省思的空間裡。

再者,除了將故事架構與文字的設計作為整場演出較為鮮明的主要角色,在敘述中以變聲效果的處理,表演者將兩種變化音調定位出不同立場的角色。這樣的做法不只讓專注力更緊扣著文字的意象,甚至在兩兩相互交融結合下,跳脫現代音樂中較為人所知的唸白手法。在大家耳熟能詳的《小星星》一曲中,高低雙聲的交疊藉由音高的操作,從不和諧和聲漸進至和諧的處理手法,似乎呈現性別、社會、環境甚至生死議題等各式對立的立場,在走到了生命盡頭一切化為同一的意念做了最佳的演繹註解。

因此,在這場演出中能夠看到表演者在對於音樂元素的處理與應用上,對於「樂器」的使用給了新的一層定義。不同於許多被冠上「前衛」二字的音樂作品,非調和聲以及噪音聲響被當作節奏以及背景音效來處理運用,其融合搖滾的音樂風格不僅跨越了音樂裡頭實驗聲響的藩籬,其孕育出的迷幻色彩也為演出蒙上了一層看似神秘的紗,填補了陽春白雪與大眾間的鴻溝。

一般來說,鮮少能夠在屬於音樂的舞台上看到如此搶眼懾人的視覺展現,舞台設計以放置於背景的偌大屏幕和三個以不同形狀的屏幕投射影像為基準,加上小燈的擺設營造出祭壇的氛圍。令人為之驚艷的影像設計,與情節鋪陳緊緊相連,靈活的部分不僅是屏幕的外型,就連影像也隨著各個段落以不同的觀看角度出現在四個屏幕上。如同表演者蘿瑞.安德森秉持的中心思想,作品裡元素融為一體互相呼應。不知和整個作品的設計源頭單一有無關係(無論是音樂、影像還是文字皆出自於蘿瑞之手),相較於現代許多堪稱為多媒體影像音樂的跨界表演,此作各元素皆以自身特色敘述著對於《妄想》所要呈現的意念。若將其各自分離並不會偏離主題,但將他們組合起來,更是在相輔相成之下衝擊出更美的火花。一如段落轉述角度從第三人稱轉自第二人稱時,鏡頭也隨之轉換,甚至在第一人稱時使用即時影像的處理;當然,聲音、文字更甚音樂也不例外。可惜的是鏡框式表演舞台,不免還是讓觀眾疏離並理性的作為觀賞者,若這樣的一個作品被放置在黑盒子中加上互動效果,那麼催眠的效果勢必更大。

在作品中心意念的傳達上,無論影像或音樂的設計還是情節邏輯的安排,皆成功地試著用各種角度引領觀眾進入省思;而在表演呈現上,其所運用的各式元素,皆有他們在定位各種角色的詮釋上具有無法被取代的意義。或許在作品的類別劃分上,我們已經無法確切的提出這是怎麼樣的一種跨界演出,甚至它不能夠被稱為「跨界」,而是已形成一種創新的表演作品,因此若要以音樂劇場來做為此類作品的分類似乎是有點牽強。如此融合視覺、戲劇與音樂的創作,在精湛的表演呈現以及精密的科技媒材與程式運用下,已經無法確切分離出主配角。在這個提倡跨界作品的表演環境中,這樣的演出似乎是達到了最終的境界,抹煞人們為各種藝術類別定義出的界線,幻夢似真地讓人在步出表演場地時迷失方向,剎那間忘了其實是身處於音樂廳。

《妄想》

演出|蘿瑞.安德森
時間|2012/03/03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