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聽眾的話:NTSO《給女兒的話》
4月
08
2024
授權公版圖片 / 王景銘設計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50次瀏覽

文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歌劇是表演藝術中最繁瑣的一門,二十一世紀的劇院經理人都在設法為這門藝術「瘦身」,尋找一種方便攜帶的方式,讓歌劇可以降低演出成本,並且反覆被演出,但瘦身後的作品卻極少有效果不打折扣的案例,而如布列頓(Benjamin Britten)《碧廬冤孽》等以室內樂為基底的歌劇,原來由百人分擔的演出效果,則全部集中回台上與樂池中的少數人。陳士惠的《給女兒的話》運用了五位樂手(加預錄音效),樂手也需分擔台詞,並僅用一位歌者詮釋所有角色,在沒有指揮的情形下演出無調性音樂,並且所有全部元素能順利拼接在一起,已是相當不容易。創作者【1】將自己所遭遇的場景與心境化為歌詞取代了現成的劇本,讓劇中人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替創作者說話。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創作者使歌者一人呈現母女二角,搭配預錄的音效成為一個歌者與自己的重唱,說著親子相互不了解的矛盾,對筆者而言是全本作品中最感人的片段,用不同的英文字交替、反覆出現,也將語言的力量有所呈現。筆者以觀眾角度而言,創作者用直白的方式表達,並舉自身經驗,放入與女兒的對話,應是不難理解其想要表達的價值,然而就呈現上,作曲家所呈現的是自身參加五年祭典儀式與街頭抗議遊行的感受/哲思,轉化成給女兒(觀眾)的話,以歌者的獨白來呈現。在這樣的敘述方式下,筆者可以明白創作者想要表達的為何,也可以試圖理解作曲家的思考脈絡,但筆者在台下也有多數時刻,其實如同劇中那位不領情的女兒,難與劇中作曲家同步共情,劇情裡所呈現的母女對話,女兒因生長背景的不同,無法體會母親因離鄉背井、不同人生經歷而產生的感嘆,對於母親滿腹的想法,「只用幾句話就使母親住口」【2】,女兒在劇中對母親直言「我不是你」。

然而觀眾也不是創作者,當筆者撰寫本篇評論,回憶這部作品時,對於作曲家的女兒反而產生了相當程度的投射,筆者能理解創作者想表達的立場,但難有一模一樣的感受,正如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撞牆對話,作為非當事人,我們可以嘗試理解發言者的態度,但能否完全感同身受,或是與對方抱有一樣的熱情,完全是基於彼此的人生經驗,甚或說的更玄乎一點:我們又是否投緣?

對於一部歌劇(音樂劇場或許更為精確),《給女兒的話》是以極度寫實的方式,以第一人稱呈現創作者的自畫像,舞台上有非常清晰的畫面,來呈現與創作者所經歷的相同場景(現場也說明多媒體投影的祭典與示威遊行畫面,皆為創作者的親自拍攝)。筆者甚少在劇場作品中看到創作者完全的第一人稱視角,如果創作者最想對觀眾呈現的核心價值,就是劇中作曲家的獨白,與寫給女兒的信中內容──分化與聯合(Or/And),並義無反顧地選擇聯合。那筆者其實與劇中女兒一樣,可以嘗試理解,或許也部分認同,並不能夠完全感同身受,同樣的議題可能以一部經典名著、甚或是一齣連續劇呈現更有效果。但創作者在劇中末段一句台詞「我是一位作曲家」,讓作為「一位觀眾」的筆者更多思考的,是關於每一部作品、每一個創作者都應思考的核心: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想說的話,該如何說?每種效果又會如何呢?

這部作品的英文的標題《Or/And》雖然與中文標題《給女兒的話》有完全不同的意思,也藉由英文標題直接破題給女兒的信中寫了些什麼,但對筆者而言,「給女兒的話」作為標題,或許更有歸屬感,並且更點出筆者作為觀眾的直觀感受。


注解

1、本文「創作者」皆指本劇作曲陳士惠,「作曲家」則指劇中的母親角色。

2、引用自劇中台詞

《給女兒的話》

演出|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時間|2024/03/24 19:30
地點|誠品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