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的貝多芬《維也納交響樂團》
4月
04
2024
授權公版圖片 / 王景銘設計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7次瀏覽

文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每年的聖誕節與復活節前夕,是歐洲交響樂團巡迴演出的熱季,維也納交響樂團與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台北愛樂合唱團的演出,應是今年春天這一波最浩大的組合。本次維也納交響樂團的亞洲巡迴包括了日本、韓國、台灣,維也納作為音樂重鎮,雖然該團名氣不及最負盛名的維也納愛樂,但過去常駐的指揮家,除了眾多音樂大師之外,前任音樂總監路易西(Fabio Luisi)、約丹(Philippe Jordan)、奧羅斯科–埃斯特拉達(Andrés Orozco-Estrada )也都是當今歐美樂壇的一方霸主,本次未能邀請到即將上任的新任總監波佩卡(Petr Popelka)隨團,而由指揮家威爾伯(Omer Meir Wellber)代替,讓台灣樂迷無法見識維也納樂壇最新的品味,應是美中不足。而樂團帶來台灣演出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除了是配合慶祝台南建城四百年的系列活動之外,也是維也納交響樂團於本樂季跨年演出的曲目。

音樂會上半場,由華格納的《唐懷瑟序曲》開場,在聖詠過後,便以偏快的速度,展現音樂的熱情與緊湊,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樂團的銅管表現,將華格納設計的血脈噴張氛圍,一層一層往上堆高,特別是低音銅管的渾厚音色,讓樂團有很堅固的基底,而當中由中提琴帶頭的維納斯堡動機,維也納交響樂團的弦樂聲部,也讓我們見識到了歐洲職業樂團該有的演奏水準。筆者是第一次聆聽威爾伯的指揮演出,也許是其長期歌劇院的經驗,讓音樂處理相當流暢密集,樂句之間幾乎沒有縫隙,樂團也跟得相當緊,讓筆者覺得台上演出,比起音樂廳的舞台,更像是芭蕾舞劇的樂池。

音樂會下半場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雖然許多人心中可能已經成為古典樂的濫觴,但是作曲家在曲子中為演奏者留下的許多考驗,依然是檢驗指揮家與樂團能力的明確指標,第一樂章的開場的混沌,樂團呈現了相當清晰的演奏,音樂有稜有角,維也納交響樂團的木管,雖然未能展現如柏林愛樂一般的「超人技巧」,但也都演奏到位沒有失分,而第二樂章的速度則是相當流暢也偏快,緊湊之下就算是反覆樂段也並未讓人感到乏味無趣,反倒是交替在其中的長音令筆者感到沒有好好被拿來對比利用,小小可惜。而樂團的低音管、雙簧管、法國號在速度之下,也都精準達陣。第三樂章的慢板,相較於筆者心中的經典,威爾伯與維也納交響樂團的詮釋,少了些歌場性,雖然明確可以聽出樂手們皆有優秀的演奏能力,但缺乏足夠的堆疊與擴張,筆者覺得略為可惜,而維也納交響樂團遵循傳統,以維也納號代替法國號,雖然樂器比法國號多了一圈,但第三樂章的獨奏仍然精彩,輕鬆而有彈性,是平時在本地樂團幾乎無法聽到的演奏水準。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本場演出的獨唱家也是現今樂壇的翹楚,男低音史諾德(Erwin Schrott)開場的音準略微飄忽,男高音夏德(Michael Schade)的表現也比筆者於歐洲聆聽的印象略少一些自信的亮光,但四位獨唱與合唱團在本場音樂會的表現也皆算是水準之上。而威爾伯也將全曲以熱情洋溢的結尾,為音樂會當晚放了一齣燦爛的煙火。

在台灣歐美樂團的音樂會,就算是以天團價碼票價開售,如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可謂是最安全的票房保證,雖然貝多芬是最能代表維也納的作曲家之一,但這也稍微這也稍微侷限了我們對一流樂團的能力想像,筆者希望就算身處台灣,樂迷仍然能有機會聽見這些樂團的多種風貌。

《維也納交響樂團》

演出|指揮:歐瑪.邁爾.威爾伯、女高音:希拉.巴吉歐、次女高音:史黛芬妮.伊蘭妮、男高音:麥克.夏德、男低音:爾文.史若德、合唱總監:湯瑪斯.朗、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台北愛樂合唱團
時間|2024/03/22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