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的貝多芬《維也納交響樂團》
4月
04
2024
授權公版圖片 / 王景銘設計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60次瀏覽

文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每年的聖誕節與復活節前夕,是歐洲交響樂團巡迴演出的熱季,維也納交響樂團與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台北愛樂合唱團的演出,應是今年春天這一波最浩大的組合。本次維也納交響樂團的亞洲巡迴包括了日本、韓國、台灣,維也納作為音樂重鎮,雖然該團名氣不及最負盛名的維也納愛樂,但過去常駐的指揮家,除了眾多音樂大師之外,前任音樂總監路易西(Fabio Luisi)、約丹(Philippe Jordan)、奧羅斯科–埃斯特拉達(Andrés Orozco-Estrada )也都是當今歐美樂壇的一方霸主,本次未能邀請到即將上任的新任總監波佩卡(Petr Popelka)隨團,而由指揮家威爾伯(Omer Meir Wellber)代替,讓台灣樂迷無法見識維也納樂壇最新的品味,應是美中不足。而樂團帶來台灣演出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除了是配合慶祝台南建城四百年的系列活動之外,也是維也納交響樂團於本樂季跨年演出的曲目。

音樂會上半場,由華格納的《唐懷瑟序曲》開場,在聖詠過後,便以偏快的速度,展現音樂的熱情與緊湊,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樂團的銅管表現,將華格納設計的血脈噴張氛圍,一層一層往上堆高,特別是低音銅管的渾厚音色,讓樂團有很堅固的基底,而當中由中提琴帶頭的維納斯堡動機,維也納交響樂團的弦樂聲部,也讓我們見識到了歐洲職業樂團該有的演奏水準。筆者是第一次聆聽威爾伯的指揮演出,也許是其長期歌劇院的經驗,讓音樂處理相當流暢密集,樂句之間幾乎沒有縫隙,樂團也跟得相當緊,讓筆者覺得台上演出,比起音樂廳的舞台,更像是芭蕾舞劇的樂池。

音樂會下半場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雖然許多人心中可能已經成為古典樂的濫觴,但是作曲家在曲子中為演奏者留下的許多考驗,依然是檢驗指揮家與樂團能力的明確指標,第一樂章的開場的混沌,樂團呈現了相當清晰的演奏,音樂有稜有角,維也納交響樂團的木管,雖然未能展現如柏林愛樂一般的「超人技巧」,但也都演奏到位沒有失分,而第二樂章的速度則是相當流暢也偏快,緊湊之下就算是反覆樂段也並未讓人感到乏味無趣,反倒是交替在其中的長音令筆者感到沒有好好被拿來對比利用,小小可惜。而樂團的低音管、雙簧管、法國號在速度之下,也都精準達陣。第三樂章的慢板,相較於筆者心中的經典,威爾伯與維也納交響樂團的詮釋,少了些歌場性,雖然明確可以聽出樂手們皆有優秀的演奏能力,但缺乏足夠的堆疊與擴張,筆者覺得略為可惜,而維也納交響樂團遵循傳統,以維也納號代替法國號,雖然樂器比法國號多了一圈,但第三樂章的獨奏仍然精彩,輕鬆而有彈性,是平時在本地樂團幾乎無法聽到的演奏水準。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本場演出的獨唱家也是現今樂壇的翹楚,男低音史諾德(Erwin Schrott)開場的音準略微飄忽,男高音夏德(Michael Schade)的表現也比筆者於歐洲聆聽的印象略少一些自信的亮光,但四位獨唱與合唱團在本場音樂會的表現也皆算是水準之上。而威爾伯也將全曲以熱情洋溢的結尾,為音樂會當晚放了一齣燦爛的煙火。

在台灣歐美樂團的音樂會,就算是以天團價碼票價開售,如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可謂是最安全的票房保證,雖然貝多芬是最能代表維也納的作曲家之一,但這也稍微這也稍微侷限了我們對一流樂團的能力想像,筆者希望就算身處台灣,樂迷仍然能有機會聽見這些樂團的多種風貌。

《維也納交響樂團》

演出|指揮:歐瑪.邁爾.威爾伯、女高音:希拉.巴吉歐、次女高音:史黛芬妮.伊蘭妮、男高音:麥克.夏德、男低音:爾文.史若德、合唱總監:湯瑪斯.朗、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台北愛樂合唱團
時間|2024/03/22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而這整場的舒曼藝術歌曲,在葛哈爾的歌聲與胡伯的琴聲中,聽眾好似跟著畫家弗里德利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那畫中的漂泊者,一起登上了山巔,凝視那洶湧翻騰的雲海,啜一口「致青春」的那種渴望(Sehnsucht)和傷痛(Wehmut)。
3月
28
2025
這些曲目固然經典,卻絕不傳統;它奠基於我們熟悉的結構或框架,卻又能讓演奏者如曾增譯專注於各種即興變化、藉此更有創意地重塑風格。作為爵士樂歷史、文化與創新精神的載體,經典曲目不但充滿魅力,更是樂迷們進入即興世界的關鍵。
3月
25
2025
《群體動物》的內容是有機且開放的,透過彈性且多元的設計,音樂家每一次的「演奏」,參與者每一次的「演出」,彼此互動時所作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如此不同。
3月
25
2025
以地方民間樂團發展,南投民族管絃樂團已經是有一定水準,若要挑剔,則必須再將整體實力提升。隨說專業演奏者也並非毫無失誤,但學生的經驗則更顯不足,雖然有許多專業老師們撐場,樂曲並無太大狀況,但回歸到學生獨奏,則不免有破綻。此外,室內音樂會使用擴音容易聲部失衡,在演奏聲響上尚須斟酌。
3月
21
2025
歌劇男高音泰特曼在整場音樂會中,運用其嘹亮的嗓音和深厚的美聲技巧,為台下觀眾精彩地展現了歌劇世界中,男高音的力與美。從這次來台的演出,可以預測在未來,他絕對是一個值得長期關注,且令人期待的世界級男高音。
3月
21
2025
微光古樂集這次邀請了比利時無盡古樂團(Ensemble InAlto)來台共同演出,進行了一場台灣與比利時的古樂交流。這次的音樂會節目設計,微光古樂集秉持著一貫嚴謹、用心的水準,為與會觀眾帶來了深度與廣度俱足的古樂饗宴。
3月
17
2025
他深情柔軟的音色,利用半聲弱音的演唱技巧,漸進式地將情緒推進並深入角色之中,尤其是在長樂句的詮釋中顯得十分動人。這也讓我們見證到:一個成功且努力修練的聲樂家,能用運用其卓越的美聲技術,在舞台上戰勝疾病的侵襲與干擾。
3月
15
2025
其共通之處在於,他們都肯定、並順從了當前的文本規範力量(即「作品概念」),先是遵循作品的完整性與權威性,再進行不同層面(內、外、間)的開掘。
3月
15
2025
蘇郁涵嘗試運用多層次的和聲色彩,打造稜角分明、緊湊且張力十足的音樂質感。她的音樂在近乎失控的邊緣,依然維持一定的控制力,展現獨特的個人風格。
3月
0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