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的貝多芬《維也納交響樂團》
4月
04
2024
授權公版圖片 / 王景銘設計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27次瀏覽

文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每年的聖誕節與復活節前夕,是歐洲交響樂團巡迴演出的熱季,維也納交響樂團與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台北愛樂合唱團的演出,應是今年春天這一波最浩大的組合。本次維也納交響樂團的亞洲巡迴包括了日本、韓國、台灣,維也納作為音樂重鎮,雖然該團名氣不及最負盛名的維也納愛樂,但過去常駐的指揮家,除了眾多音樂大師之外,前任音樂總監路易西(Fabio Luisi)、約丹(Philippe Jordan)、奧羅斯科–埃斯特拉達(Andrés Orozco-Estrada )也都是當今歐美樂壇的一方霸主,本次未能邀請到即將上任的新任總監波佩卡(Petr Popelka)隨團,而由指揮家威爾伯(Omer Meir Wellber)代替,讓台灣樂迷無法見識維也納樂壇最新的品味,應是美中不足。而樂團帶來台灣演出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除了是配合慶祝台南建城四百年的系列活動之外,也是維也納交響樂團於本樂季跨年演出的曲目。

音樂會上半場,由華格納的《唐懷瑟序曲》開場,在聖詠過後,便以偏快的速度,展現音樂的熱情與緊湊,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樂團的銅管表現,將華格納設計的血脈噴張氛圍,一層一層往上堆高,特別是低音銅管的渾厚音色,讓樂團有很堅固的基底,而當中由中提琴帶頭的維納斯堡動機,維也納交響樂團的弦樂聲部,也讓我們見識到了歐洲職業樂團該有的演奏水準。筆者是第一次聆聽威爾伯的指揮演出,也許是其長期歌劇院的經驗,讓音樂處理相當流暢密集,樂句之間幾乎沒有縫隙,樂團也跟得相當緊,讓筆者覺得台上演出,比起音樂廳的舞台,更像是芭蕾舞劇的樂池。

音樂會下半場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雖然許多人心中可能已經成為古典樂的濫觴,但是作曲家在曲子中為演奏者留下的許多考驗,依然是檢驗指揮家與樂團能力的明確指標,第一樂章的開場的混沌,樂團呈現了相當清晰的演奏,音樂有稜有角,維也納交響樂團的木管,雖然未能展現如柏林愛樂一般的「超人技巧」,但也都演奏到位沒有失分,而第二樂章的速度則是相當流暢也偏快,緊湊之下就算是反覆樂段也並未讓人感到乏味無趣,反倒是交替在其中的長音令筆者感到沒有好好被拿來對比利用,小小可惜。而樂團的低音管、雙簧管、法國號在速度之下,也都精準達陣。第三樂章的慢板,相較於筆者心中的經典,威爾伯與維也納交響樂團的詮釋,少了些歌場性,雖然明確可以聽出樂手們皆有優秀的演奏能力,但缺乏足夠的堆疊與擴張,筆者覺得略為可惜,而維也納交響樂團遵循傳統,以維也納號代替法國號,雖然樂器比法國號多了一圈,但第三樂章的獨奏仍然精彩,輕鬆而有彈性,是平時在本地樂團幾乎無法聽到的演奏水準。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本場演出的獨唱家也是現今樂壇的翹楚,男低音史諾德(Erwin Schrott)開場的音準略微飄忽,男高音夏德(Michael Schade)的表現也比筆者於歐洲聆聽的印象略少一些自信的亮光,但四位獨唱與合唱團在本場音樂會的表現也皆算是水準之上。而威爾伯也將全曲以熱情洋溢的結尾,為音樂會當晚放了一齣燦爛的煙火。

在台灣歐美樂團的音樂會,就算是以天團價碼票價開售,如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可謂是最安全的票房保證,雖然貝多芬是最能代表維也納的作曲家之一,但這也稍微這也稍微侷限了我們對一流樂團的能力想像,筆者希望就算身處台灣,樂迷仍然能有機會聽見這些樂團的多種風貌。

《維也納交響樂團》

演出|指揮:歐瑪.邁爾.威爾伯、女高音:希拉.巴吉歐、次女高音:史黛芬妮.伊蘭妮、男高音:麥克.夏德、男低音:爾文.史若德、合唱總監:湯瑪斯.朗、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合唱團、台北愛樂合唱團
時間|2024/03/22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他用他男低音特有的音色來詮釋,更能感受到旋律中所埋藏的詩意,對生命、對記憶的那種深刻的呼喊,也為今天的這些音樂中的兒女情長和生離死別,做了最好的註解。
10月
04
2024
樂興之時和導演鴻鴻的勇敢實驗精神,似乎為台下眾多樂興之時的樂迷,提供了一個有趣的夜晚。然而在激情過後,在解構了普契尼的歌劇之後,我們還是得思考一下:普契尼音樂中純粹的藝術性崩解後,就像時興的分子料理一樣,巧思之後究竟還剩下什麼?
10月
04
2024
《織男.彼赫巫》作為一齣主打泰雅族的原創歌舞劇,但觀點卻與一般的戲劇無異,訴說應該尊重多元性別的差異,卻並未著重在泰雅族身上的異同進行延伸;講述了織布對於泰雅族而言無可取代的獨特與意義,卻也未就此解釋男性不可織布的緣由。
10月
01
2024
透過效果器,吉他不再是吉他,如同黑膠唱盤也不再是黑膠唱盤,這些「樂器」不但是打造實驗之聲的管道(channel),更進一步促成了全新的聲音景觀(soundscape)。
9月
25
2024
當代箏樂的異域風潮的形成,卻是始自於中國作曲家們企圖以未受到西化影響、純粹的民族音樂作為素材,發展出具有東亞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
9月
25
2024
在這個製作版本中最成功的,莫過於舞台場景的設計與呈現。這種呈現方式讓觀眾隨著四幕劇情的發展,在視覺上彷彿參與了一場藝術史上的名畫饗宴。
9月
25
2024
原本僅僅是被動操控的樂器/物件,變成了能即時運算、回饋、甚至主宰聲響的能動者(agent)。音樂演奏從「演奏者→物」的單一關係,變成了「演奏者→物→演奏者→⋯⋯」的無盡雙向對話。
9月
20
2024
迪里拜爾將美聲技巧的藝術,精準地呈現在她演唱之中,做了最佳的示範。她的演出彰顯出的,是美聲藝術的精隨不在於音量大小,而是在於絕佳的氣息與聲線的控制。這些歌曲在她堅定的母音與氣息的搭配之下,呈現出豐富多彩又溫暖抒情的音色,讓她得以將音樂性發揮到極至,透過她的聲音昇華至更高的藝術層次。
9月
18
2024
因為爵士樂的本質就是融合,而以創作的角度來看,「融合爵士樂」可以發揮的範疇是很廣的,甚至「世界音樂」都可以當成是「融合爵士樂」的一部分。這或許也解釋了「天際線」為何要改編客家、福佬、原住民音樂,借用這些音樂的元素,轉化成即興演奏的一部份。
9月
18
2024